舞弊罗生门:同济堂、振东制药、华北制药,到底谁在说谎?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9

8月1日晚间,虎视财研发表了一篇名为《同济堂财报中的五颗雷》的文章,对同济堂的一些财务数据进行了质疑。

8月3日,同济堂发布了一篇澄清公告(公告编号2019-051),对我们的质疑进行了回应。同济堂的澄清并没有打消我们的疑虑,尤其是同济堂与振东制药披露的2012年购销数据存在重大差异问题。

虎视财研经过进一步复核和研究,又发现同济堂华北制药2014年的购销数据存在重大差异,所以下面我们对同济堂、振东制药及华北制药相关财务数据一起进行公开质疑。

01

同济堂PK振东制药

2016年,同济堂借壳新疆上市公司啤酒花登陆A股,当年1月8号,啤酒花发布了借壳草案,即《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报告书的第262页披露了同济堂2012年至201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明细,其中2012年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啤酒花借壳草案)

同济堂2012年的第一大供应商山西振东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振东制药的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为60%,纳入振东制药合并报表范围。

(资料来源:振东制药2012年财报第28页)

既然同济堂振东制药的控股子公司采购了2.74亿(不含税)产品,那么在合并报表里,同济堂自然就是振东制药的大客户了。

基于此,虎视财研追踪至振东制药2012年的财报,振东制药也正好披露了当年的前五大客户数据:

(资料来源:振东制药2012年财报第151页)

振东制药披露的客户数据,与同济堂披露的采购数据,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

振东制药当年第一大客户东弛速达是振东制药的关联方,销售的不含税金额也不过是5463.29万元,而其他四家也跟同济堂没有任何股权关系,销售金额在3000万左右,其中第五大客户浙江来益医药有限公司,销售金额仅2656.77万元。

这就见了鬼了!同济堂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2012年对振东制药控股子公司振东医药物流公司的采购金额高达2.74亿,可是振东制药也是白纸黑字披露的清清楚楚,它的前五大客户里根本没有同济堂!并且振东制药当年第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只有2656.77万元,按照这个逻辑,振东制药2012年向同济堂销售的金额不会超过2656.77万元。

也就是说,双方披露的购销数据差异,至少在2.47亿以上!

为了不冤枉两家上市公司,我们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论证:这个金额至少在2.47亿以上的差异,会不会是时间性差异?也就是说,会不会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同济堂在2012年收到货并确认为采购成本,但是振东制药在2011年底或者2012年底发货,它是提前在2011年或者推迟在2013年确认为收入,从而双方产生了时间差?

于是虎哥继续对振东制药的财务数据进行追踪。根据同济堂的澄清说明,振东制药是在2012年和2013年给它开的增值税发票,一共2843张,含税金额31,860.10万元。

那么,我们首先看振东制药2013年财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

我们查阅了这五家公司的工商信息,没有任何一家跟同济堂存在股权关系,所以,2013年振东制药的前五大客户中,依然没有同济堂。而其第五大客户当年的不含税销售金额不足3000万。

所以即使同济堂振东制药的客户,振东制药2013年确认的销售金额也不会超过3000万,这无法解释2012年超过2.47亿的巨额差异。

下面我们再追踪振东制药2011年的财报数据,当期前五大客户如下:

(资料来源:振东制药2011年财报第94页)

2011年,振东制药并没有披露前五大客户具体名单,不过没有关系,虎哥能证明第一大客户不是同济堂,而是振东制药的关联方山西东弛速达物流有限公司医药分公司。

(资料来源:振东制药2011年财报101页)

振东制药2011年财报数据显示,其第一大客户就是关联方山西东弛速达物流有限公司医药分公司,当年对该客户的销售金额为1.5亿元。

那么即使同济堂振东制药2011年第二大客户,销售金额也只有4012.18万元,这也无法解释双方2012年超过2.47亿的购销金额差异。

综合以上所有分析和论述,我们认为同济堂和振东制药披露的2012年购销数据差异至少在2.47亿以上,并且这种差异不是因为双方记账时间不同产生的差异,而是一种严重的的财务舞弊。

那么到底是同济堂的数据有问题,还是振东制药的数据有问题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

02

同济堂的质疑逻辑

面对这种差异,我们首先倾向于认为同济堂的财务数据有问题,分析逻辑是这样的:

第一,同济堂是采购方,振东制药是销售方,从舞弊的压力和动机来看,同济堂更强烈。因为振东制药作为销售方,它没有压力和动机来隐瞒自己的营业收入,而彼时同济堂正处于借壳上市期,有“刷”业绩的压力和动机。

第二,同济堂不仅仅是采购数据异常,销售数据亦然。我们来看这家公司2012年的前五大客户:

(资料来源:啤酒花借壳草案)

2012年第一大客户华北制药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金额高达5.14亿。这家公司2013年更名为华药国际医院有限公司,同济堂对其销售额急剧下降至1.37亿,2014年则彻底退出同济堂前五大客户之列。

这种异常的变化我们认为也是非常可疑的,因为2012年之后,同济堂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再也没有出现销售金额在2亿以上的大客户,其2016年至2018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不含税)总计分别为2.6亿、3.44亿和3.03亿,五大客户加起来都远不及2012年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金额。

所以我们认为同济堂2012年的第一大客户华北制药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异常,与第一大供应商数据异常相匹配。

另外,华北制药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华北制药的全资子公司,不过可惜的是,华北制药没有披露2012年的前五大供应商数据,没法进一步指证。

再加上我们发现同济堂的毛利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预付款异常等现象,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同济堂数据出问题的概率更大。

03

同济堂PK华北制药

搞笑的是,虎哥在数据追踪过程中,又特么发现同济堂和华北制药披露的2014年的购销数据严重不一致:

先看华北制药披露的2014年前五大供应商数据,同济堂赫然在列,金额高达5.9亿。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华北制药2017年公开发行债券募集说明书)

但是同济堂披露的2014年客户金额是这样的:

(资料来源:啤酒花借壳草案)

看到吗?同济堂2014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只有7695.89万,但是采购金额5.9亿的华北制药竟然没有出现在同济堂2014年的前五大客户名单里,这让虎哥相当蛋疼,这些货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啊?你们医药流通圈要不要这么乱?

你说这又是同济堂造假了,还是华北制药造假了呢?这回可是同济堂是销售方,华北制药是采购方啊。虎哥都被他们搞崩溃了。

04

对振东制药的质疑

虎哥一开始并没有怀疑振东制药,因为从舞弊压力和动机来看,振东制药作为销售方,没有隐瞒营收的动机和压力。不过一通研究下来,发现这个振东制药也不是没有可疑之处。

在追踪同济堂和振东制药2012年购销数据差异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振东制药2010年至2012年的第一大客户山西东驰速达物流有限公司医药分公司比较可疑。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5日,成立当年立即成为了振东制药第一大客户,当年贡献营收1.4亿,且这1.4亿营收是集中在2010年下半年完成的。

2011年和2012年则分别贡献1.5亿、5463.29万元,都是振东制药当年第一大客户。自2013年开始,这家公司消失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更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2010年不是振东制药的关联方,而2011年4月之后,成了振东制药的关联方。振东制药披露的理由如下:

奇怪的是,根据工商管理登记信息,这个山西东驰速达物流有限公司医药分公司自设立以来并没有发生任何股权变更,包括其总公司山西东驰速达物流有限公司,也没有股权变更记录,所以该公司原受耿志友控制,股权变更后受“公司某职工”控制的说法不可信。

虎哥认为这家公司很可能一开始就是振东制药的关联企业。

首先,这家公司注册的时间,跟振东制药控股子公司山西振东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很接近,东驰医药2010年2月5日注册,振东医药物流公司是2010年4月16日注册。

其次,振东医药物流公司的二股东是耿志友,持股比例29.39%。从工商信息来看,这个耿志友从来不曾是东驰医药及东弛物流的股东,那么振东制药披露的耿志友曾经控制东驰医药又是怎么回事?虎哥大胆猜测一下,这个东弛医药会不会跟振东医药物流公司其实就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也就是说,它们其实就是同一家公司?

为什么虎哥这样推测呢?因为跟同济堂发生交易的是振东医药物流公司,但是同济堂又没有出现在振东制药五大客户名单里,反而是这个东弛医药成为振东制药2010年至2012年第一大客户。如果振东医药物流跟东弛医药实际上就是同一家公司的话,同济堂和振东制药之间的交易就能衔接上了,虽然金额上仍有很大出入。

也就是说,同济堂从振东医药物流公司采购药品,实际上就是从东弛医药采购药品,对于同济堂而言,东弛医药就是振东医药物流公司,所以同济堂才敢言之凿凿说它的确从振东制药采购了3.2亿(含税)药品,且振东医药物流向其开具了2843张发票。

但是对于振东制药而言,东弛医药在明面上是不受其控制的公司,所以它敢大大方方的把东弛医药列为其第一大“客户”。而实际上,东弛医药可能是它“调节利润”的工具。而2010年,正是振东制药IPO期间。

05

发票问题

(资料来源:同济堂8月3日媒体报道澄清公告)

根据同济堂8月3号的媒体澄清公告,同济堂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收到振东制药控股子公司振东医药物流公司2843张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31,860.1万元。

我们对这2843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实性也存在疑虑。因为前不久就爆出同济堂收假发票的问题:

当然,如果同济堂这2843张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真的,且确实是振东制药旗下的振东医药物流公司开具的,那么振东制药2012年及2013年的财务数据就有重大舞弊嫌疑了。

结语

以上种种,迷雾重重。但是有两点铁证如山:

一是,同济堂与振东制药2012年购销数据存在重大差异;

二是,同济堂与华北制药2014年的购销数据存在重大差异。

这种差异都不是因期末收发货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跨期差异,而是至少有一方甚至多方进行了财务舞弊行为。

我们请求监管部门对上述情况进行核实并查证,也希望同济堂、振东制药及华北制药主动澄清,以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原创内容,欢迎转发

若需转载,请申请授权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Pharmacist-Y2023-11-29 20:58

谢谢你,分析很细致

运气sigh2019-08-09 16:32

不发利空,你们这些小散会割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