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06回复:74喜欢:30
请教智慧的方丈一个问题,我记得您好像说过相对于散户来说,专业的从业者(如基金经理)会更有优势一些。但是横向比较专业投资者的话,各个从业人员的投资回报情况个体区别又非常大,我想问是哪些因素阻碍了这些从业者成为像巴菲特,大卫史文森这样的伟大投资人呢?似乎大部分的职业从业者在智商(很多都能考上清北),勤奋,知识(互联网时代都取之不尽)方面都没有太明显的短板。

精彩讨论

米卢大叔2021-05-22 22:26

记得很多年前我们家对面同时开了2家水果店,一开始规模、买的东西、价格、服务也看不出什么差别。慢慢的就看出不同了。有一家旺季的时候,比如春节、圣诞节前什么的,就会进很多高档水果,车厘子啊、草莓啊这些,价格也很公道,销售就特别好,其他的水果走的也快,没什么积压;另一家就还是老三样,东西买的不好,就会剩下不新鲜的继续卖,一来二去生意就更不好。再比如夏天,那家好的就会进很多西瓜,因为量大进价就比较便宜,质量也好,价格卖的还便宜,销售的特别好,因为货多,经常都堆到店外,一家人晚上就轮流值守。那家做的差的每天晚上不到9点就关门,后来居然在分量上做手脚,被发现了几次,再也没人关顾,很快就关门了。很多时候你就观察身边的这种小生意是怎么做的就可以琢磨出很多味道。

茅台赶紧给我腰斩鸭2021-05-23 11:18

最近跟一些基金经理交流过,其实机构的巨大优势在于中短期的信息跟踪,比如一些白酒的出货数据,苹果耳机的出货情况,乃至最近兴业银行的融资必然也是有一大堆机构先知先觉。如果散户是基于这些中短期信息来做投资的话,那必然会被无情碾压,这背后的原因自然是机构有更多机会接触上市公司高管以及进行渠道调研,还有各种软件和报告的辅助。但是,对于标的的研究深度,长期逻辑,思考的角度,机构的优势则没有我们想象的大。之前跟某个上年一季度买了某基建公司然后二季度又卖掉的基金经理聊过,他的逻辑就是市场对基建宏观投资的增速一季度时候是两位数二季度后发现只能一位数,然后卖了。
我当时就惊讶于这么粗暴的逻辑居然就可以用来做投资决策而且买到前十重仓。
还有一次参加某知名公募的交流会,基金经理分享了一大堆关于白酒的看法,其实总结起来就那句话,商业模式牛逼行业躺赚。然后我问了下如何看待茅台终端可能囤货的行为以及在估值上的反映,基金经理就说我搞不清楚囤货的情况只知道这部分钱最终一定是企业赚到的。结合他们选股模式的构建我估计他们就靠着单一的长逻辑来作为持有要素。
然后这个基金经理以及他的小伙伴就在上海机场上栽了个大跟斗了,这段时间我估计在美团上也载惨了。
所以,机构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厉害。他们在中短期信息上具备优势,但是长期逻辑的判断上甚至比散户还散户。
毕竟,真要说对企业的洞察,并不是单靠那些中短期的数据跟踪,就可以做到,或者说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变成一个季度夹头。
更关键的地方,是对于一些更加本质和关键的正负面商业长逻辑进行判断。

优秀公司的长期股东2021-05-23 09:39

谈到对商业的认识,我举个例子。深圳白石洲还没有拆的时候,里面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我有一次买了一对50多岁客家人炒的炒米粉,就喜欢上了。以后宵夜想吃炒米粉的时候,只要他出来摆摊,都是去他的摊位买。他的米粉只卖三种:加蛋卖8元,加肉卖10元,鸡蛋和肉一起卖12元。

隔壁有对30多岁的潮汕小夫妻也是卖炒米粉的。但是人家弄得很花哨。摊位上摆了十几种食物供选择:鸡蛋、鸡肉、牛肉、猪肉、腊肠、午餐肉、火腿肠、虾仁、生蚝仔、香菇等。每加一样菜,就加2元。也就是说理论上,他可以将一碟米粉卖到近30元。所以你不得不佩服潮汕人民的生意头脑。

但是,50多岁客家大叔的摊位经常络绎不绝,30多岁的潮汕小伙子摊位有人,但是不多。

我问客家大叔,你为什么不学隔壁人家小伙子,多备点配料,由客人去选的话,一碟米粉可能从你现在最高12元卖到30元?他说学不来,配料太复杂后,掌握不了火候,炒不出来,吃炒米粉,吃的是米香味。

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这么多年,我没有被潮汕小伙子吸引,他有配料,但是缺了“味道”。而味道,是炒米粉的灵魂。也是炒米粉这门生意的经营成功之道。
$格力电器(SZ000651)$ $中国平安(SH601318)$ $招商银行(SH600036)$

不明真相的群众2021-05-23 11:27

这个其实主要不是短期长期的问题,主要是我说的第二点:如何看待市场的问题。
如果认为二级市场股价能准确反映公司短期的经营波动,那么他们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但问题是这个看法可能根本上是错的,又犯了跟猪摔跤的错。

快乐的金条小营销师2021-05-23 02:01

投资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1.会计知识匮乏 2.金融知识匮乏 3.喜欢做超出自己能力的判断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