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对猪的影响已经不可能有18年那波那么大了,这几年各大猪企都已经将非瘟当作普通传染性疫病,跟蓝耳病口蹄疫那些病一块预防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猪企都大涨,但是猪瘟的影响应该不会大。

另外我突然想到一个东西,那就是牧原的扩张路径,牧原是先将生猪养殖做大做强,再精加工饲料,然后布局屠宰端,动保端,逐渐渗透到整个养猪产业链,如果从行业并购规律来看,这个路径是无可挑剔的,因为我国生猪养殖的业务规模最大,其次是屠宰和饲料。

与牧原扩张路径吻合的猪企应该是没有的(中粮家佳康新五丰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扩张的),大多数猪企是做饲料出身的,特别是水产饲料,然后中途布局猪饲料,再收购猪企,进军生猪养殖。温氏比较特别,它是养鸡出身,摸索出温氏的公司+农户模式后,再把这个模式套在养猪上,只是温氏的重心始终在养鸡上,当下养猪规模甚至还没回到18年的规模,养猪业务进展太慢了(作为曾经的养猪龙头来说)

我有个猜想,这种扩张路径会对成本造成一定影响,也就是当下牧原的成本领先优势有一部分是因为它扩张路径很正确。我会有这个猜想是因为我发现乳制品行业有类似的情况,蒙牛伊利这些先从乳制品加工扩张,再不断收购上游牧场的企业的液态奶毛利率比很多小乳企高很多(我不是说伊利蒙牛没有上游牧场的业务,只是它们商品扩张速度要大于收购牧场的速度),很多地方小乳企,比如燕塘,虽然产品很有特色,很受当地人喜爱,但它液态奶毛利率只有可怜的10%左右,最离谱的是它居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布局(奶牛饲料、动保、乳制品加工、甚至还有销售终端)

当下和小乳企相同扩张路径的猪企是天康,我个人觉得如果天康能够不考虑屠宰和饲料,先把养殖规模搞起来,估值会高很多,但是天康求稳,它不太可能这样搞。

哎,有人看到牧原当下成本领先行业平均3元/kg,认为这个优势已经很大,未来提升空间并不是很大,可是他们忽略了这轮生猪养殖革命的核心——数据。牧原的数据量真的可以让其他猪企望尘莫及,不要小看每天上亿的数据量差距,两年之后,这些数据很有可能构成牧原竞争优势的最核心要素之一。

如果你拿牧原的近期走势和去年10月份以来的这轮反弹行情做对比,你会觉得牧原这垃圾玩意儿怎么不早点退市,我估计你会恨不得马上卖掉牧原,去买贵州茅台去(因为贵州茅台涨到1900的时候我真的是这么想的,当初为啥不买茅台去)。

但是既然是价值投资,那就得按价值投资的理念来,企业经营没毛病,投资逻辑没毛病,那就持有呗,持有到心中的那个合理的位置。短期涨跌不是不重要,只是对于要持有到期的人来说,没有收益上的影响。

不知不觉已经持有牧原快半年多,时间过的真的挺快,我还以为刚买牧原不久。

《牧原——未来的万亿猪王》《关于牧原的一些零碎认知》

《巨星农牧——小规模高成长》

《天康生物——小而全的新疆猪企》

《关于温氏的零碎认知》

《关于新希望的零碎认知》
《傲农债务有点危险》

《正邦为何会被淘汰?》

《大北农——转基因为主,养猪为辅》

《东瑞股份——高猪价成就优秀的业绩》

《金新农——养殖成本太高,资产负债还好》

《唐人神——债务没问题,成本比较迷》

《华统股份——暂时没有债务危机》

《天邦——瘦身又增发,窟窿有点大》

《正虹科技——没有任何优势的小猪企》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牧原股份(SZ002714)$ $巨星农牧(SH603477)$ $温氏股份(SZ300498)$ 

雪球转发:1回复:24喜欢:15

全部评论

淡水无香1803-16 21:26

你知道这话的出处吧

珍贵的快乐03-16 18:52

鬼畜逻辑

伟大的等待03-15 08:29

道理说的 非常清楚了,剩下就是如何磨练心性,对抗人性弱点了,所以经常说投资最后靠信仰,即优秀企业价值必然回归,无论过程怎么出乎意料

飘飘的老公03-15 00:00

我也亏损中

发财力哥03-14 21:01

天康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