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诺和——仿制药CRO龙头

阳光诺和是一家只做国内生意的CRO企业,按照业务划分为药学研究和临床实验及生物分析。药学研究的毛利率最高,62.75%,生物分析需要采购生物科学试剂(科学试剂的毛利很高,对于采购的人来说意味着成本很高,所以生物分析业务的毛利就低了)。阳光诺和与其他CXO企业不同的是,它的CRO以仿制药为主,以创新药为辅。(仿制药开发业务的收入占比为 70%左右,仿 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收入占比为 20%左右,创新药开发的收入占比为 8%左右。)

根据20年的订单看,主要还是以药学研究、生物等效性研究业务为主,药学研究周期较长,有3-5年。并且多数药学研究服务可免增值税, 如合同执行过程中不发生终止情况,合同金额可全部转化为收入;生物等效性试验服务、Ⅰ -Ⅳ期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服务按 6%征收增值税。(康龙化成一年增值税也只有几百万,这是对生物医药行业的税收优惠)

公司成本直接材料占比8.08%,人工成本占比36.22%,制造费用占比55.7%。直接材料主要包括原 辅料及实验试剂、参 比制剂及对照品、色 谱柱等;人工成本主要是招人带来的;制造费用对应临床试验服 务所委托医院等外部 机构的费用,及药学 研究服务部分环节的 委外费用

药学研究覆盖IND前端,临床研究覆盖IND后端,阳光诺和的业务范围覆盖药物从研发到上市整个流程(只是覆盖,不是全产业链)

药学研究是药物研发的重要内容,是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基础。公司的药学研究工作包括原料药制备工艺及 结构确证、剂型选择、处方组成、制剂工艺、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订、稳定 性研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选择研究等,还包含配合客户完成药品注册申报等服务。药学研究服务主要针对仿制药开发和一致性评价,由阳光诺和、诺和晟泰和弘生医药从事相关业务。

弘生医药——从事儿童药及罕见病药物的药学研究服务业务,是公司在特殊 制剂方面的拓展。

诺和晟泰——主要从事多肽药物、复杂注射剂及新药等的研发服务业务,

临床试验研究指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 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规律,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试验研究主要包括 I-IV 期 临床试验研究服务、生物等效性(BE)试验服务等。I 期为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 安全性评价试验,Ⅱ期为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Ⅲ期为治疗作用确证阶段,IV 期为上市后再评价阶段。

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主要针对仿制药,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 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临床实验的门槛要高一些,因为还要招募招患者、和医院合作、制定好临床实验方案。

生物分析是指利用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配体结合法等技术对生物基 质或生物样本中的目标物进行定量分析。生物基质或生物样本通常包括血清、血 浆、皮肤、尿液等。目标物包括生物基质或生物样本中的药物、代谢产物、蛋白质、多肽等大小分子。子公司阳光德美专注于生物分析服务业务,可开展涵盖大、小分子创新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药效学及生物标志物等相关研究,并可提供临床 前及临床样本生物分析服务,以满足客户从早期药物发现到申报各个阶段的研发 需求。

阳光德美——主要从事生物分析服务业务,提供的药学研究服务属于药物开发的不同环节。

药物发现是创新药研发的初始阶段,通过早期研究,选择与证实目标疾病的基因功能和靶标,筛选先导化合物和优化先导化合物,并进行早期安全性筛选、 药物改性等成药性研究,以获得具备成药性的候选化合物。

其实把上述业务都理解一遍你会发现阳光诺和除开药物发现,它的所有业务都是为了仿制药服务的,它是纯正的仿制药CXO企业,未来主要受益于仿制药行业的增长而不是创新药行业的增长,这是它和其他CXO最大的不一样。

根据 IQVIA 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 年至 2018 年的 10 年间,美国仿制药在全部处方量中的占比从 75%提升到了 90%,全 部处方中有仿制药可选的比例从 80%上升至 92%,而中国 2018 年仿制药在全部 处方量占比仅为 65.8%,在华跨国外资药企 2019 年过专利期原研药的销售额 占比仍然高达 89%。仿制药在中国处方量的提升上仍然有较大空间。

具体的仿制药CRO的市场规模是多少好像没人去统计,但是天花板确实还远没碰到。

阳光诺和应收账款占收入比22%,销售费用占收入比3.4%,管理费用占收入比13.88%,研发费用占收入比9.62%。这些指标与药明康德的指标差不多,经营没有什么大问题。

阳光诺和不需要自己扩产,其临床服务是外包委托给医院的,而不是自己建立医院,订单增加只需要和更多医院、医疗机构签订合同。收入增速、存货增速、利润增速都很可观,但是它现金流很不乐观,今年三季度销售额4.9亿,却只收到了3.59亿的现金,公司给的理由是客户回款期慢,如果年报中现金流不到1亿需要非常小心,现金流链条可能出现了问题。

#今日话题#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阳光诺和(SH688621)$ $药明康德(SH603259)$ $泰格医药(SZ300347)$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2

全部评论

认知饕餮01-31 09:30

嗷嗷,我明白你意思了,谢谢指证

路飞33301-31 08:44

实收踢出的有很多

路飞33301-31 08:44

实收和营收不能直接划等号

认知饕餮01-31 08:43

医药研发行业增值税很低的,特别是创新药的临床研究业务是没有增值税的,阳光诺和这种仿制药CRO的税率只有6%,它子公司诺和恒光医药的增值税率只有1%,几乎忽略不计。兄弟,可能我有点没明白你这句话想说啥,你是想说订单收入不能直接转化为营业收入还是啥呢?

路飞33301-31 08:37

营业收入是不含税的,现金流是含税的,你要把营业收入转换成带税的。中间差了13%的增值税。然后营业收入还要加上期初期末应收账款和票据的差额(依然含税)、预收、合同负债(不含税)、再减去计提坏账、还有折旧。再看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