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优秀的创新药企业

荣昌生物是一家纯正的创新药企业

荣昌生物一直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 性抗体药物领域拥有first-in-class的 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 (APRIL)双靶点的创新融合蛋白产品泰它西普,以及中国首款自主 研发的 ADC 创新药、目前唯一一款获得美国 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的中国 ADC 产品维迪西妥单抗(RC48)

泰它西普是一款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目前针对的适应症只有对标准治疗反应不佳的中度至重度 SLE,其他的如IgA肾病还在临床实验;维迪西妥单抗的靶点是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用于治疗比较严重的乳腺癌

科普一条——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主要基于免疫组化检测的ER、PR和HER2三个指标。ER指的是肿瘤细胞表面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状态,PR指孕激素受体表达状态。ER和PR通常一起表达,统称为激素受体,简称HR。如果HR为阳性,那么这一类乳腺癌就依赖体内激素生长。在这其中,H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比例较大,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NCCN)数据,HR阳性乳腺癌比例约为65%-70%,HER2阳性的比例约为8.5%-15%。

但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病情更重,也有更高的癌细胞复发和转移风险,生存率大大降低,HER2解决的痛点更高,患者购买的可能性极大。(RC48 用于治疗胃癌于 2018 年 7 月获得美国 FDA 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分别获得美国 FDA 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与快速通道资格,并获得国家药监局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恒瑞的马来酸吡咯替尼片也是针对HER2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但是已经纳入医保,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了,当下恒瑞的注射用SHR-A1811也是针对HER2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已经进入三期临床实验了。这款新药与维迪西妥单抗同为生物制剂,未来可能是竞争的关系。

除此之外,荣昌生物还有多条研发管线正在一期临床实验或者在为临床实验做申请,在这里面,RC28(有(first-inclass)潜力的 VEGF/FGF 双靶点的创新融合蛋白产品)与维迪西妥单抗、泰它西普都是核心产品

两大核心药物原理及优势:

1、泰它西普(RC18)《已经在2022年纳入国家医保》

泰它西普是一种 TACI-Fc 融合蛋白,通过靶向 BLyS 及 APRIL(与 B 细胞 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的两个重要细胞信号分子)来治疗包括系统性红斑狼 疮(简称 SLE)等在内的多种 B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构上,泰它西普是将 BLyS 受体 TACI(一种跨膜蛋白,属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超家族成员,配体为 APRIL 和 BLyS)的胞外特定的可溶性部分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G1(IgG1)的 Fc(一种只包括抗体重链恒定区的蛋白质片段) 部分构建成的融合蛋白,具体如下:

作用机制上,泰它西普可基于 TACI 受体对 BLyS 和 APRIL 两种配体的高 亲和力,阻止 BLyS 和 APRIL 与它们的细胞膜受体(TACI,BCMA,BAFF-R) 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 BLyS 和 APRIL 对 B 淋巴细胞增生和 T 淋巴细胞成 熟的促进作用,达到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就是用受体和那两个靶点结合,不如那两个基因起作用,这也B细胞、T细胞就不会不受控制的分裂增值)

相比 BAFF-R 和 BCMA 受体,TACI 受体对于 BLyS 和 APRIL 具备更高亲 和力,BLyS 和 APRIL 对于三种不同 B 细胞表面受体的亲和力的比较如下:

优势:

《1》较好的稳定性和延 长的半衰期,截取的人类 IgG1 的 Fc 片段作为 RC18 的 组成之一,可以有效提高 RC18 的稳定性及半衰期

《2》双靶点相对于单靶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泰它西普研究结果显示,泰它西普可显著降低 IgM 及 IgG 在食蟹 猴体内的浓度水平;而根据公开研究数据,贝利尤单抗(一种 BLyS 单靶点单 克隆抗体)对猴子的 IgM 和 IgG 浓度水平降低幅度更小(非头对头试验)。

《3》更低的免疫原性——接近全人源化的 TACI 片段和全部人源化的 IgG Fc 片段也可以 有效降低 RC18 潜在的免疫原性、提高产品安全性

泰它西普已经完成阶段性临床实验的适应症:

在治疗 SLE 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 IIa 期临床试验中,低剂量的泰它西普治疗组相比安慰剂组并未显示出统计学显著的病情好转,随后的 IIb 期注册性临床试验中增加了泰它西普的给药剂量和频率,改 为每周一次接受 80mg、160mg 或 240mg 的泰它西普治疗,才显示出了良好疗效,这次实验量(80mg、160mg、240mg)治疗组达到 SRI-4 应答的患者比例分 别高达 72.9%、69.6%和 79.2%,而安慰剂组仅为 32.0%(SRI-4 是一种对 SLE 疾病活动程度和药物应答情况的综合计量指标)可以看到泰它西普剂量依赖性不高。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下图可以看到B细胞随使用时间而减少,安慰剂基本不会这样。

不良反应:

在 80mg 至 240mg 剂量组中, 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2.9%至 15.9%,接近安慰剂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16.1%(说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在 80mg 至 240mg 剂量组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90.3%至 93.5%,与 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82.3%之间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实就是有副作用,它嘴硬非要说没有副作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意思就是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是没有副作用的,但是实际上来说它就是有副作用的

只能说严重副作用比例不大,普通的副作用一定是有的。(治疗自身免疫病肯定有副作用,她们都会定期去检查肾脏、眼睛,就是怕副作用扩大)

2、维迪西妥单抗(RC48)

ADC 药物是由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细胞毒素)偶联而成,其结构包 括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素三大部分,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单克隆抗体的靶向作 用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然后利用细胞本身具备的内吞作用使化学药物进入肿瘤细胞体内发生药力,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由于杀伤力 强大的小分子药物进入肿瘤细胞体内才开始释放,因而不仅显著提高了药物的 安全性,大幅降低了副作用,且极大地增强了有效性,疗效优于靶向同靶标的 普通单克隆抗体,成为近年来抗体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之一。

维迪西妥单抗的抗体部分为靶向 HER2 的人源化 IgG1 单克隆抗体,连接子 部分为 Mc-VC-PAB(一种可被组织蛋白酶剪切的连接子),荷载的细胞毒素为 MMAE(一种毒性较强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其半最大抑制浓度(IC50)在亚纳 摩尔级别)

很有意思的是ADC药物是杀死癌细胞的很好的手段,以前用的化药不仅会杀死癌细胞,还会杀死很多快速生长的细胞,比如造血干细胞。而PD1单抗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癌细胞逃避免疫细胞的靶点,让免疫细胞清理它,很多时候需要配合其他化学药物或者放疗清除癌细胞(比如恒瑞的PD1与吡格替尼联合用药治疗乳腺癌)。ADC是自己带有杀死癌细胞的小分子药物,直接杀死癌细胞。,我个人认为ADC药物比CAR-T更有商业价值,因为它可以规模化生产

维迪西妥单抗的主要作用机理为将抗癌剂 MMAE 选择性地输送至 HER2 表 达的肿瘤细胞,从而杀灭肿瘤,主要过程包括:①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并介导 内吞:维迪西妥单抗的 HER2 抗体部分以高亲和力结合至肿瘤细胞表面的 HER2 胞外结构域,随后维迪西妥单抗分子被细胞内吞并转运至溶酶体;②酶 切并释放毒素: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下,活化的溶酶体酶对维迪西妥单抗的连 接子进行专一酶切,释放出与之共价连接的细胞毒五肽小分子 - 微管蛋白解聚 剂 MMAE;③毒素介导肿瘤细胞凋亡:在细胞内释放的 MMAE 结合至微管或 微管蛋白,破坏细胞内微管网络,导致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停止和细胞的凋亡。 维迪西妥单抗作用机制如下:

维迪西妥单抗对比曲妥珠单抗有更好的吸收率

根据体内试验结果,维迪西妥单抗显示出相比其他已上市的 HER2 靶向疗 法(包括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及 T-DM1)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更容易找到癌细胞)

当下荣昌生物主要靠注射用泰它西普和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实现盈利,从20年仅300多万的营收飞跃到当下6-7个亿(2021年14亿的营收是因为对Seagen进行维迪西妥单抗的全球授权许可,获得了2亿美元),荣昌生物研发费用高达4-7亿,以后肯定还会增长。

当下荣昌生物还不能自己造血,营业收入仅够抵消掉销售成本,研发投入不能中断,现在26亿的货币资金只够企业维持三年。如果后续没法继续再融资,恐怕会很难,除非,维迪西妥单抗和泰它西普销量大幅上升,后者概率并不是太大,我更倾向于它会再次融资。

荣昌生物百济神州属于同一类企业,在投融资环境好时享有高估值溢价,但不具备估值基础。

#今日话题#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荣昌生物(SH688331)$ $恒瑞医药(SH600276)$ $百济神州(BGNE)$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6

全部评论

认知饕餮01-17 17:11

这种企业看市盈率没有意义,不如盯着他的研发管线

精一观点01-17 15:50

ADC创新药,药效更好

海外东01-17 15:21

市盈率昌荣!

认知饕餮01-17 14:41

倒也不完全是,毕竟21年卖授权还是赚了14亿

广寿仙01-17 14:18

就是不赚钱,只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