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细读一遍,学到投资配置的思路,谢!~
今天我就以二级债基为例,跟大家聊聊这类基金是如何进行资产配置的。
二级债基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在债券的基础上,增配一定的转债、权益等资产,但是权益配置比例通常不超过20%。
80%的债券打底,作用是为了扮演好组合“安全垫”的角色,20%的权益资产,则是为了增强收益进攻性,每一只二级债基的背后,都是一部资产配置宝典。
当然股+债的大致配置比例框定后,也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动态的调整各类资产比例及策略,这里面也大有学问。
说到底,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是对各类子资产的“限时性”排兵布阵,这其中既需要投资经理对各类资产的脾气属性了然于心,又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派出合适的队员上场。
回顾2016年以来二级债基的股债配置比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债基大的仓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股票资产随A股市场走势也呈现出动态调整的特点。
对于二级债基的投资目标而言,第一性是控制波动性、回撤,第二性才是追求收益。二级债归根结底它还是一只“债基”,稳健的性格特点不能丢,先求稳再求赢。
从2018年到2022年,这期间,各类资产基本都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18年底全市场开放式二级债基的数量为231只,到2022年底,产品数量上升到448只,5年时间里,想要每年获得正收益其实并不容易。我统计了下,全市场仅有24只二级债基年年都实现了正收益,我们暂且称之为“优秀的二级债基”。
这些“优秀的二级债基”近5年年化波动率平均水平为2.4%(二级债基指数为4.58%);近5年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4.08%(二级债基指数为4.29%)。可见,对于二级债基而言,回撤控制比追求收益更重要。(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21231)
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如果能长期获得这样的一个持有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以小博大,性价比极高。
所以我也常常跟大家开玩笑的说,在投资这场马拉松中,二级债基考验的是耐力跟持久力,跟大起大落的股基相比,是殊途同归,又是行稳致远。资产配置的艺术在二级债基中尤为凸显,“小胜”终成“大胜”。
回到投顾组合中,我们也会精选全市场优秀的二级债基纳入其中,比如我们【$稳健派滚雪球(TIAA054003)$ 】组合中优秀二级债基投资经理俞晓斌,其管理的产品也刚刚斩获2023晨星评奖中的“积极债券型”大奖,在这里也要再次恭喜我的同事。平时跟晓斌沟通的比较多,其产品风格也恰如其人,稳健踏实。
最后借用一句他的金句,“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是舒适的,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的二级债基如是,我们的稳健派亦如是。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及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富国基金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