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谢谢🙏
首先,大跌因传闻而起。“M国商务部预计周四将有20多家中国企业被列入该实体名单,其中包括一些生物技术企业”,市场解读为M国要制裁生物医药公司,推测目前国际化比较好的主要就是药明系。受此影响午后药明康德下跌直至跌停,并带动A股和港股CXO相关企业及其他医药股的下跌。
从综合实力来看,药明康德已经跻身前10了,而凯莱英也跻身CDMO前10了。中国CXO企业实力不可小觑。
退一步来讲,如果真的要把生物技术公司纳入实体名单,CXO公司应该不是第一批,因为这些公司没有所谓的jun方或者zf背景。况且在美国,药品的审核监督权在FDA,该机构为独立的审核机构,药品临床申请能否通过,能否上市等不受美国其他政府部门的影响,更不存在贸易纷争。
其次,CXO行业的本质是为了集中优势资源,缩短研发时间,减少研发费用,提升全球创新药的效率,而且CXO的商业模式也是正常的市场经济模式,与M国一贯纳入实体制裁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而且M国的企业也乐意与亚太地区尤其中国的CXO企业合作,《凯莱英再接27.2亿元大订单》后,《博腾股份又收订单》。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利益,既然中国的企业能够提供更强大的研发实力,能够节省研发费用,能够让某新冠特效药量产,从合作的角度来讲肯定选择这样的合作伙伴了。
第三,客观理性看待下跌的同时,也要清楚当前的估值并不便宜。多数CRO企业基本上都透支了未来2-3年的业绩,估值偏贵,尤其是cro多个企业港股上市之后与A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估值差。如果借此机会能够出现像样的回调,岂不是好事吗?更何况投资的过程一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估值太贵而又面临股价调整的时候,这段话多看看,多想想:如果你持有的公司,年均复合增长50%,而某段时间,这家公司的市场报价升高了50%,那么,请你一定记住,额外的50%是“市场先生”暂时寄在你的账户里,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它们取回。想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坦然面对价格波动,市值回吐。 @今日话题
我相信近期对中药肯定是利好,没有政策风险,还有政策鼓励。可是我不信中药啊,那就是门玄学,你怎么说这药好还是不好?没有经过药物从发现到临床试验,没有客观数据支持。你说有用就有用,你说没用就没用。认识一个中医,干脆说治得好治不好看缘分?!我还是看好C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