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基本面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格林美成立于2001年,最初以矿物开采为主业,后逐步涉足新能源材料领域。公司在深圳设立,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22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股本为51.36亿股,净资产达184.84亿元,年产值超过3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0,000人。

格林美的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近年来主要收入贡献来自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但在2021年后恢复正常经营后,公司实现了较大幅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动力电池材料成为主要营业收入和毛利来源,公司在该领域保持较高水平的毛利率。同时,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逐年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根据公司年报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预计到2026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将达到1726GWh,年复合增长率为35.4%;而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则预计达到710.4GWh,年复合增长率为24.6%。这一市场扩张势头将有助于提振三元前驱体的需求。三元前驱体作为电池产业链中的关键中间产品,在动力电池市场扩张的推动下,其需求逐年增加。全球和中国的三元前驱体产量和规模都在迅速发展,2022年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达到100.6万吨,同比增长35.9%,而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产量为86.1万吨,同比增长38.9%,占全球总产量的85.5%。在市场上,三元前驱体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公司如格林美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及中国第二。2022年,公司以三元前驱体产量为指标,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前四,市场集中度达到67%。

格林美在三元前驱体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其高镍产品出货量不断增加,2022年公司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达到15.23万吨,其中高镍产品占比超过75%。公司还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成功实现新一代材料产品的量产化,包括高镍核壳三元前驱体和高电压四元前驱体等。此外,公司在全球市场的销售也处于领先地位,其出口比重在20%-60%之间,并在全球主要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格林美还在四氧化三钴领域拥有领先制造技术,该材料是制造钴酸锂电池的重要前驱体材料,在3C电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钴酸锂产量持续增长,其中中国市占率为91.7%,显示出该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领先竞争优势,通过与车厂和电池厂的紧密合作,保证了电池废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已经在中国、韩国和印尼建成了7个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中心,并计划进一步扩展欧洲动力电池回收项目。到2022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量达到2.1GWh,同比增长98.11%,营业收入达到6.2亿元。公司计划2023年动力电池回收数量将达到3.5万吨以上,销售规模超过20亿元,而到2026年,预计动力电池回收规模将达到30万吨以上,销售规模超过100亿元。

2022年,公司的报废汽车综合利用业务规模已达到21.80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415.9%,进入了规模化阶段。公司计划到2026年,报废汽车回收处理数量将达到50万辆/年以上,预计2022-2026年报废汽车回收处理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62%,该业务将继续发力。

在循环再生价值链方面,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业因减污降碳政策而景气,回收价值不断提高。据统计,世界电子废弃物量正逐年累积,预计2030年全球一年将产生7470万吨电子废弃物,但只有少量得到正规回收处理,这将会导致大量碳排放。在减污降碳政策的利好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前景愈发光明。公司作为电子废弃物行业的领先者,已形成了完整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废塑料再生和金属再生的循环再生价值链。其综合利用业务规模逐步扩大,2022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已达21.31亿元,同比增长23.85%。公司将继续提升技术水平,加大投资力度,预计到2026年,废塑料再生量将达到30万吨/年以上,贵金属回收将达到10吨/年以上。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中国汽车报废率逐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20%。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报废汽车回收业务的发展。公司建成完整的报废汽车资源化产业链模式,报废汽车综合利用量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回收成为新增长点。在电子废弃物回收方面,政策利好推动了行业景气,公司已形成循环再生价值链,业务规模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