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疫情后全球经济走向分析(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原文链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过去80年间20多次跨国界的重大疫情,60%发生在本世纪,8次集中在最近10年且爆发频率升高。

有研究指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甚至超过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

全球经济未来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主要由三个不确定因素导致的。

-- 第一,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的最终规模与影响难以确定。

-- 第二,人类何时能够开发出应对病毒的疫苗或特效药不确定。

-- 第三,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程度不确定。

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是否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全球经济“停摆”将持续多长时间与产生多大影响等不确定。从目前情况看,流动性短缺问题得到缓解,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短期看仍较低。

全球供应链的形成是过去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的角色至关重要。美国一些药品原材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包括阿奇霉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尽管印度也是世界最大药品出口国之一,但其7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在关键的抗生素、退烧药等方面,印度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程度将近100%。显然,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凸显的情况下,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不可避免。

在中美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美国出现对华“三派”合流的现象,即贸易鹰派、安全鹰派、人权鹰派都要求对华采取强硬政策。当前,一些美国声音更提出将向愿意迁回美国本土或迁至其他国家的企业提供补贴。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有可能形成两条平行的国际供应链,一个以美国为中心,一个以中国为中心。

$天士力(SH600535)$

全部讨论

向好的生活2020-04-26 17:35

郑永年:
越来越多经验证据指向这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甚至远超1930年代的大萧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局部的金融和经济领域危机,但这次危机是全方位的,是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治理危机和国际秩序危机的“综合症”。
中国政府拯救经济的决心可能比任何政府更强大,同时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中国也更具有能力来拯救经济。问题在于中国不缺钱,缺的是思想,即如何用钱。
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客观上已经要求人们超越旧的GDP主义,而须要一种新的思维和思路。这个新思维可以被称之为“软基建”,意在通过社会制度建设来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保卫社会,在底层脱贫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中产阶层,再在此基础之上追求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原文: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