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抗的是哪门子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问你个问题,

什么是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

不可抗力指的是

那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举些栗子吧,

例如——

这些自然灾害、战争以及严重社会动乱等都是独立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之外而发生的。

我们把不可抗力三要素分开来解释:

   /1/ 不能预见    

强调事件发生的偶然性、低概率。

就比如,理智正常的普通人根本预测不了某个事件的发生;如果是属于某专业领域的事件,那么这个领域里正常专业水平的人也没有办法事先预见。

能预见的就不是不可抗力,

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在某干旱地区,

所以,即使是异常情况,经提早周知预告,则属于能够被预见的,就不算不可抗力。

  /2/  不可避免   

“预警”也是相对的……

这种预警对于避免灾害的发生收效甚微。

所以,这就属于——

  /3/  不能克服   

即没有能力阻止事件的发生。

换言之,没有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该事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

试想,若面对一场战争或者突如其来的瘟疫,普通人能力何为?

当符合不可抗力的灾害性事件一旦发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将被打乱,甚至基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也受到威胁,

例如——

面对失序的状况,如何界定责任、减少损失?

这种情况下,一看合同约定,二看适用法律。

对于因政府为防治疫情而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较多法院认定疫情对合同的履行构成不可抗力。

当然,不可抗力情形下,并不意味着所有当事方都可以必然减免责任。

例如,还需要看不可抗力事件与合同不能履行之间是否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等等。

另外,责任免除也是有一定附随义务的,例如无法履约的一方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总之,不可抗力本身的界定还是有蛮多相对性和视情况判定的,

没关系,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啦~

我们最后回顾下不可抗力三要素

另外,中国首部民法典来了,

请大家关注本号,

我们留着以后慢慢讲。

本期法条依据:

《民法典》:

180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590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

二、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人民法院审理涉疫情民事案件,要准确适用不可抗力的具体规定,严格把握适用条件。对于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影响而产生的民事纠纷,符合不可抗力法定要件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和第一百一十八条等规定妥善处理;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当事人主张适用不可抗力部分或者全部免责的,应当就不可抗力直接导致民事义务部分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