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压力理论篇:支撑线和压力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一篇笔记《支撑压力理论:趋势分析篇》重点讲了下“趋势线”在“撑压分析”里的预示作用,本篇笔记再接着聊聊另一组撑压技术分析工具——支撑线和压力线,也是我们本期支撑压力理论篇的主角。图还是多,流量慎入。

基本概念和特征

支撑线支撑线就是K线图上由一系列连续的低点连接而成的直线或者曲线,也叫支撑位,股价或者指数跌倒这个位置时,可能会出现短期买方力量占据主导的局面,从而拖住指数和股价,阻止下跌。

支撑线如果被有效突破,很可能就意味着上涨或者反弹行情的结束,下跌趋势会逐渐明显,算是一个空头预警信号。

压力线:压力线则是由一系列连续的高点连接形成的直线或曲线,也叫压力位,股价或者指数上升接近这个位置时,可能会遭到空房力量的打压,股价和指数上涨受阻。

压力线如果被有效突破,代表多方力量大幅超过空方,市场可能会进入到一个新的上升阶段。

同样,压力位和支撑位也是在动态变换的,前期的压力位被有效突破后,可能就会成为后期下跌的支撑位。相反,前期的支撑位被有效突破后,这个支撑位可能就会成为后期上涨的压力位。

在一些特定周期里,价格均线也扮演了支撑线和压力线的角色:

支撑线和压力线,受趋势变化影响,会不断调整修正:

理论依据

支撑线与压力线之所以能够发挥支撑与压力作用,主要受市场情绪或者说是心理因素影响。

简单来看,市场里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三类:看涨的多头、看跌的空头以及观望者,其中观望者又可细分为持有股票的潜在买家和持有现金的潜在卖家。

假设股价在经历一段位于支撑区域的时间后开始上涨,那些在此区域买入股票的多头会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还会因为没有加大买入力度而感到懊悔。同时,在此支撑位卖出股票的空头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也会拍大腿,然后期待股价再次回落至原先的卖出区域时,能有机会回购之前抛售的股票。

对于旁观者而言,持股者的心态与多头相似,渴望股价上涨,而持币者则与空头心态相通,期待更低的买入机会。因此,当股价自支撑区域抬升后,无论是上述参与者中的哪一类,都可能产生积极买入并转为多头的意愿。

正是由于这几类市场参与者计划在下一次机会出现时买入,使得股价一旦出现回调,便会迅速引起关注。他们或早或晚地加入买入行列,这样一来,股价往往还没来得及跌回到原来的支撑水平,就已经被这几伙新增的买入力量推高。支撑区域内的交易越活跃,意味着越多的投资者在此区域有着切实的利益关联,从而使得这个支撑区域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同样的逻辑分析同样适用于压力线,只是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

===分割线===

支撑压力理论篇:支撑线和压力线(之前写于公号,搬运下)

#支撑与压力# #支撑压力判断# #上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