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最高壁垒”领域——肉毒素赛道分析

上周五,爱美客收购韩国一家肉毒素公司25.4%股权的消息,引爆市场情绪,医美板块集体大涨。爱美客当天创下历史新高,收盘涨9.04%,华熙生物涨7.45%,昊海生科涨8.75%。

我在上一篇文章简单介绍了一下肉毒素市场规模和格局,今天再来详谈一下肉毒素赛道,这个审核最严、壁垒最高的医美赛道。

本文较长,提前说明一下讲述内容,方便查看:

1、爱美客收购韩国一家肉毒素公司25.4%股权,意味着什么?

2、肉毒素市场有多大?整个行业有哪些优劣?

3、肉毒素概念股主要有哪些?如何分析和估值?

01

第一个问题,爱美客收购韩国一家肉毒素公司25.4%股权,意味着什么?

先简单说一下这次收购——爱美客使用部分超额募集资金8.86亿元,收购韩国Huons Bio 25.4%股权。

Huons Bio 是由Huons Global 分拆出来的,做的是A型肉毒素业务,其在韩国的市占率并不高。

2020年Huons Bio 营收1.20亿元人民币,净利2804万元人民币,净利率23.3%,今年一季度营收3448万元人民币、净利858万元人民币,净利率24.9%。

也就是说,爱美客是按照124倍PE收购的,这在韩国市场算是天价了,但对比爱美客300PE的天价估值,还是很便宜了。

其实爱美客和Huons Global 早有渊源。

在2018年9月,爱美客就与Huons Global签下了其在中国10年独家代理权,并开始临床试验申请。

可你要知道,肉毒素审批非常严格,一般至少6-8年,也就是说爱美客代理的Huons肉毒素产品在国内上市还得等几年。

因此这次收购,虽然对于爱美客旗下肉毒素产品营收放量,没什么帮助,毕竟中国药监局要没过审,在中国卖不了;而在韩国,肉毒素市场早成红海竞争了,也别指望这个收购能在中国药监局审核通过之前,带来多大的利润。

但这次收购还是有战略意义在的,因为可以锁定与Huons肉毒素未来长期合作。

不然你想想10年独家代理,结果一大半时间都在走审批流程,好不容易产品能够上市销售了,也得先一两年的市场推广、教育期吧?熬到产品开始放量了,好家伙,独家代理期限到了,万一有个幺蛾子人家不给续签,10年心血不就白费了嘛?

这次收购股份,成了股东,那就是一家人了,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后合作都有保障了。

再往远了想,如果之后爱美客自研产品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收购已经全球布局的Huons Bio ,也是很有帮助的。

02

第二个问题,肉毒素市场有多大?投资肉毒素细分领域哪些利好和利空?

先看正规市场的话,根据Frost&Sullivan研究,2019年中国肉毒素市场规模已达36亿元,2015-2019年4年年均增速31.2%。Frost&Sulliva预计合规肉毒素市场规模,将在2020-2024年保持年均17.5%的增长,那么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增至80亿元。

再看非正规市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水货假货市场大约为正规市场3-4倍以上。

这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肉毒素合规与不合规市场,加起来已经到达了百亿规模,并且会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那么,投资肉毒素细分领域有哪些利好和利空?

先说说好的方面。

第一,高景气、高增长。前面的数据已有提到,就不赘述了。

第二,壁垒最高的轻医美。

由于带有毒素,国家审批严格,通常肉毒素通过审批要6-8年。想吃这碗饭,最少得提前6年端碗,那么先发企业就会很有优势。

更难得可贵的是,目前通过审批的公司很少,竞争格局清晰。

2024年之前,国内肉毒素竞争就是艾尔建、兰州衡力、英国吉适、韩国乐提葆(四环医药代理),以及最早将在2022年国内上市的韩国绿毒;而华东医药爱美客复星医药的代理肉毒素品牌,都是最早2024年在国内上市。

第三,想象空间大,尤其相较于玻尿酸而言。

全球市场来看,肉毒素市占率是大于玻尿酸的,而在中国市场,玻尿酸的市占率却是两倍于肉毒素。

有券商分析师就说,这是因为肉毒市场的合规供给产品数量远小于玻尿酸,之后随着肉毒素玩家的增加,规模会有望扩大至国内玻尿酸两倍。

按照这个推想,肉毒素的增速将大幅高于玻尿酸,竞争情况又比玻尿酸好很多,那轻医美注射类应该重点投资哪个细分方向,就不言而喻了。

第四,监管出手有利于肃清黑市,释放更多合规空间。

上一篇文章《医美大跌珍惜机会,轻医美如何投资?》,我就有写到,监管最近对医美行业的出手,其实是对合规产品的大利好。

更令人期待的是,这个监管其实主要针对的就是肉毒素品类。

根据四环医药的电话会议,其发现黑市肉毒素主要通过快递流通,因此向监管提议,要从快递下手查。所以这次的监管通知中,国家邮政局也在列。而在2017年八部委联合发文加强医美监管函中,可没有邮政局。

如果这次邮政局加入,真能大幅肃清肉毒素黑市,就有可能将这规模数倍于合规市场的黑市,给释放出来,合规市场规模增速就能超预期增长。

再来说说潜在利空的点。

第一,国内肉毒素市场规模,或许不会像某些激进分析师预测的那样,大幅超过玻尿酸的市场规模。

国内肉毒素市场规模只有玻尿酸一半,原因不是合规产品规模的问题。毕竟,早期肉毒素玩家,艾尔建和兰州衡力,产能很足,都畅销国内外了。造成这种现象,可能就是由于国内用户就是更偏好玻尿酸。

其实我在研究的时候,也很好奇,为什么肉毒素标的公司,一直在强调肉毒素对于Z时代的吸引能力,而玻尿酸标的公司宣传稿件,却没有重点说这一点?

直到我打开了小红书,才发现这“针对Z时代用户”的画外音。

小红书很多医美kol关于肉毒素的建议,第一句就是“30岁以上不建议打肉毒素”,因为打肉毒素容易出现面部松弛、长法令纹之类的问题。

然而,肉毒素95%都是用于面部的瘦脸、除皱。如果说真的不适合30岁以上用户,那且不是想象空间一下子小了很多嘛?

此外,还有一大原因,是肉毒素相较于玻尿酸,不属于高利润项目,常搭配为套餐组合销售。肉毒素一般终端加价1到2倍,但是玻尿酸最高可达5倍。所以终端营销,自然也就更推玻尿酸了。

目前市场的肉毒素大部分都来自于拓客或者“捆绑销售”,如果监管要求取消捆绑销售,销售或许会大幅下跌。

第二,短期不内卷,长期来看也是“向卷而生”

现在市场就4个玩家,但是2024年就会变成8个玩家,那再往后推呢?

不过也有可能像韩国一样,肉毒素玩家充分竞争之后,最后形成“两超多强”的市场格局。关键还是选对标的。

所以总体来看,肉毒素这个行业还是很值得投资的,尤其对于3-5年的投资周期来说,但选对标的很重要。

03 

那下面,就来谈谈肉毒素相关标的。

前面也说到了,目前国内市场获批也就4个玩家:艾尔建、兰州衡力(唯一国产,公司未上市)、英国吉适(2020年4月获批,目前正在渠道铺量)、韩国乐提葆(2020年10月获批,四环医药独家代理)。

目前正在等待审核的,如下图所示,共有6款产品在申报临床或正在临床试验中。

所以,在已经国内获批的肉毒素概念股,只有四环医药;在审批中的肉毒素,涉及的概念股有复星医药、四环医药、华熙生物爱美客华东医药

但是复星医药华熙生物爱美客、华东医药代理的肉毒素都要等几年才上市。到时候肉毒素市场竞争激烈,后发制于人,就算经过几年血拼后能占据20%以上市场份额,贡献几亿的利润,可是折现下来,对当前估值贡献也不高,毕竟这几家估值超千亿(除华东医药800亿),它们的主战场其实并不在肉毒素,之后有时间再分析这几家。

也就是说,其实市场最纯正的肉毒素概念股,目前也就一家,四环医药,今天就来重点分析一下。

四环医药,成立于2006年,曾是国内最大的心脑血管药物供应商。但以仿制药为主,近年来受到两票制、带量采购、国家药品重点监控目录等政策的影响,营收规模有所下滑。

尤其是在2019年,占比公司营收70%的几种仿制药,被国家列为重点监管用药。

这些重点监管用药的营收从2019年的20亿元狂降至2020年的6.6亿元,公司也因此在2019年计提了39.7 亿元的减值亏损,导致2019年利润大降。

但好在未列入重点监管用药的那部分仿制药,在管理层的努力下,营收从2019年的8.6亿元增至2020年的18亿元,避免了总营收大幅下滑。

四环医药可能早就觉得,不能仅靠仿制药发展。所以在2008年,就收购轩竹医药60%的股权,开始对创新药有所布局,后又进一步收购股份;又在2014年高瞻远瞩对医美开始规划布局,于韩国hugel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并开始申请临床试验,才能成为现在国内第4家过审的肉毒素代理商。

总结就是,四环医药现在是“三驾马车”并驱:仿制药、创新药、医美。那么分别如何估值呢?

仿制药方面,2020年营收25亿元,净利润5.2亿元,按照之前的估值中位数15倍PE,大约估值为78亿元。

但是公司被重点监控的药品核心产品克林澳新适应症获批,有望通过循证医学重新回归医保,营收有望回升,再加上公司目前还有53个具有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正在研发,如果能回到15亿元利润的均值水平,那么这部分估值有望达到225亿元。

创新药方面,主要有轩竹生物、康明百奥、惠升生物,涵盖肿瘤、代谢、感染、糖尿病等多领域,产品都在临床,还未对收入有所贡献。

其中,轩竹生物在2020 年 8 月,引入国投招商资本等基金等投资机构完成首轮股权融资,投后估值达 45亿人民币,四环医药持有72.99%,即持有轩竹生物市值32.84亿元的股份。

康明百奥、惠升生物未有其他融资,产品也在临床未销售,估值不好估。但二级市场一般对创新药估值较高,经常能给到60-80倍PE,四环医药也有计划让创新药板块分拆上市,享受更多估值。

创新药整体估值,个人认为目前能值60亿元,未来如果好好发展,有望达到200亿元,甚至更高。

医美方面,目前代理的肉毒素已经获批上市,正在铺货中。上一篇文章也说到,四环医药代理的乐提葆,在韩国如此激烈的市场还能排名第一,占据30%+的市场份额,品质是有所验证的。

回顾国内2020年以及之前的肉毒素“双雄争霸”的市场,可以发现艾尔建这几年由于品质好,市场份额从42%逐步增加到62%,而主打便宜的兰州衡力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这说明产品的品质很重要。

而临床试验证明,四环医药代理的肉毒素,品质与艾尔建产品相似,但是价格只有后者的7折。

那你说,如果有个产品与艾尔建一样好,却便宜一些,会不会卖的好?而且,四环医药还从艾尔建挖了营销团队,再加上自身多年医药行业打拼,医药渠道销售能力还是蛮强的,这是不是很有想象力?

所以券商普遍在给四环医药医美板块估值的时候,是按照2023年能够占据国内肉毒素市场份额30%来估算的。

按照肉毒素合规市场的增幅,加上黑市打击力度增加,合规市场有望赢得更多增量空间。假设2023年肉毒素国内合规市场规模能达到100亿,四环医药若能占据30%的市场份额,那么就是30亿收入,20%利润率估算就是6亿。

最大的问题是,给多少估值合适呢?爱美客满打满算2023年PE都到了100倍,但四环医药能这么估算嘛?要知道2024年之后,肉毒素可能就从4个玩家至少翻倍到8个玩家了。

因为今年下半年还是铺货、培训阶段,真正开始放量或许也得明年,而前期营销费用花销大,利润承压,所以我直接按2023年可能的利润算估值,再折算到现在。

如果给四环医药医美板块2023年50倍PE估值,那么就是300亿,按15%要求收益率折算到现在就是197亿。如果给2023年30倍PE,那么折算下来就是118亿。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按照四环医药2023年能够占据肉毒素30%市场计算的,如若不能达到30%、或者在2023年之后才能达到,那么估值水平都得打折扣。好的方面是,四环医药也有在推进童颜针、少女针等其他医美,这一块的想象空间也很大。

综合来看,保守估计的话,仿制药78亿+创新药60亿+医美118亿=256亿元,折合308亿港币。

如果四环医药的三驾马车都能跑起来:1、仿制药触底回升;2、创新药受到市场追捧;3、肉毒素能持续占据市场30%左右市场,并且童颜针、少女针也收到市场欢迎。那么千亿港币市值,也是可以期待的。

对比现在330亿港币的估值,个人认为是“下有保底,上不封底”,值得关注。

下一篇写我最看好的轻医美细分领域,个人认为那才是爱美客华东医药的主战场,有兴趣点个关注,到时候一起探讨探讨~

 @今日话题    $爱美客(SZ300896)$   $四环医药(00460)$   $华东医药(SZ000963)$  

雪球转发:17回复:14喜欢:57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成长股研究社2021-10-26 18:16

“肉毒素是仅次于玻尿酸的市场,今年上市的韩国某肉毒素上半年销量 20 万只,其实是压货给了国药。”来源是网页链接

看来最近的一篇文章的猜测没有错,果然四环医药上半年肉毒素销量是靠“赊销”。文章链接为网页链接

结合现在四环医药代理的肉毒素,2024年到期,现在和康桥资本打官司,撕破脸之后不一定还能拿到后续的代理权。

再结合四环医药把打官司的消息延后披露。9月10日就起诉康桥,9月16日发财报啥都不说,而且还连发多天利好,到月底才有消息放出来。

对于四环医药这样的公司,需要更多一份谨慎。

Juanitawang2021-06-30 15:56

估值300亿 现在已经达到300亿了 是不是说没有上升空间了?

天叔2021-06-30 02:55

四环纯正的你,看好未来。

蓮花982021-06-29 23:05

$四环医药(00460)$ 打卡

Rosie66252021-06-29 22:47

关注了想看你对华东的文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