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肉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双汇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9回复:213喜欢:470
先说一个题外话,是关于A股市场和其它市场的总体估值水平对比的问题。由于长期自下而上做投资,这方面我缺乏研究,刚才看到@ETF拯救世界 的一个帖子,说是A股贵得离谱,然而前不久看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引用的一个资料,结论却大相径庭:




从这里的数据看上证和深圳主板的PE和欧美市场相比都不高。
另外还看到过@零趋势 的一个资料,用Shiller PE来看(我个人认为如果要用PE来估值的话,用Shiller PE要可靠得多),A股又比美日等市场便宜很多:

感谢三位雪友,也希望他们有空能探讨一下这中间的差别。让我们进一步得到学习。
接下来讲一下我个人对自己熟悉的$双汇发展(SZ000895)$ 的理解,这里面也涉及到与美国的同行$荷美尔食品(HRL)$ 的估值对比问题,或许也可以从微观上看一下A股和美股的估值对比问题,算是投桃报李吧[笑]
首先,目前国内对于肉制品行业,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这个行业已经遇到了瓶颈,不可能再有多大的增长,因此即便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比如双汇发展 ,也只能给予比较低的估值。


上图是美国的大型肉制品企业HRL1990年以来的股价走势。实际上在1990年的时候,美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就已经相当于中国目前的1.3倍左右,但依然没有停止增长,目前大约相当于中国的2.5倍。尽管,这个增速缓慢,但优点是稳定,而HRL这样的优势企业的股东们,自然受益匪浅--很多时候,在一个缓慢增长的消费品行业中,取得了品牌优势的企业,长期来看反而远比那些处于爆发增长的行业中的著名公司赚得多。


这是过去十年双汇和HRL的股价走势(复权)对比,比较巧合的是,在这十年中,尽管上涨的历程差异很大,但二者的最终涨幅却相当接近。
那么在这十年里二者的经营情况对比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两组主要的数据对比:
1.营收:HRL从十年前的54.13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93.16亿美元,增幅75.34%,双汇从十年前的134.59亿人民币增长到去年的456.9亿人民币,增幅239.47%
2.净利润:HRL从十年前的2.53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6.03亿美元,增幅138.34%,双汇从十年前的3.71亿人民币增长到去年的40.39亿人民币,增幅988.67%
从这两组数据来看,过去十年里双汇的涨幅和HRL一致是比较令人意外的。这里面有一种解释是A股当年估值太高,现在正在和国际接轨,所以估值水平降下来了。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双汇和HRL当前的估值对比:
HRL市值1092亿(汇率按1:6.34计算)人民币,去年净利润38.23亿人民币,市盈率28.56倍。今年每股合计派息1美元,目前股价65.42美元,息率1.53%
双汇市值600.72亿人民币,去年净利润40.39亿人民币,市盈率14.87倍。今年预计每股派息(这个不一定准确)人民币0.9元,目前股价18.2元,息率4.95%
从这种对比来看,双汇的估值似乎比HRL低很多?
当然,市场上只要是存在的东西,总是能找到很多理由,比如美国的生猪价格处于下降周期,所以HRL今年的利润会上升,而中国正相反,所以双汇的利润会下降。再比如美国的经济会复苏,中国的经济会崩溃,美国的股市牛长熊短,还远远没涨够,中国的股市牛短熊长,还远远没跌够,中国公司缺乏诚信,HRL更值得信赖,美国的猪肉消费有更大的增长前景,美国市场的总体市盈率更低,更值得投资,中国市场的总体市盈率更高,所以要远离...总之,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找理由解释。就象有段时间要解释A股市场上的$暴风科技(SZ300431)$ 为什么市值比美股市场上的$优酷土豆(YOKU)$ 高一样,理由总是有的。
不过,如果我们抛开一些短期的问题,应该可以看出,肉制品这个行业在中国或许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夕阳。HRL是个大家公认好公司。而双汇,我个人认为也不错。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明显下滑的今天,这种优势显得尤其明显。原因在于,受过去十几年的长期地产泡沫影响,不受其诱惑的企业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即便是一些非常有才华的著名企业家,也都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将资源往地产上倾斜--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然而,双汇的万隆却正是那极少数人之一,按他自己的说法是:“有很多人劝我做地产,我也看到做地产很赚钱,但我坚决不做,因为我就是一个杀猪的。”
多年前,在国内的肉制品企业中,$雨润食品(01068)$ 曾经比双汇更强。由于双汇的产品结构调整相对雨润晚了一步,低端,老化,大而不强。更有前景的市场,比如家庭厨房,星级酒店,主要被雨润占领(雨润一度在星级酒店中的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2010年雨润以两百多亿的营收,利润却达到有300多亿营收的双汇的两倍。但是,祝义才过度醉心于地产--10年我和雨润旗下某公司的财务老总交流,他对祝力图复制万达成功模式的思路忧心忡忡,我非常赞成他的看法--有很多成功都是无法复制的,大家都想复制的成功模式,往往是最大的陷阱。很不幸,雨润集团和很多企业一样,最终掉进了这个陷阱。
就在雨润错失良机的时候,沉迷于地产业的时候。双汇却在励精图治,收购了Smithfield,以图借外力在高端产品上赶超对手。过去,双汇的产品是这样的:

现在双汇的新产品:







现在,当双汇的销售人员为了挣更多的奖金全力推广这些新产品时,雨润的销售人员,却正在公司讨薪。太多公司偏离主业,过度加杠杆涉房涉矿,以为可以凭借资产价格的上涨一举暴富,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在宏观上陷入某种程度的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困境的暴露,并不是坏事,甚至,反而是很好的投资时机。

精彩讨论

疯狂_de_石头2015-10-11 07:38

虽然我也一直跟踪并持有少量双汇,但您的分析有很多误导的地方。

首先荷美尔的利润大头是调味品,而双汇是高温肉制品,荷美尔对应的第二大利润来源才是高温肉制品,而双汇目前大力发展的屠宰和低温肉制品荷美尔一样挣不到什么钱。而调味品的估值全球都不低,特别是中国。

第二,荷美尔10年前可以说和双汇比较像,但是他是去发展高利润高附加值产品了,而双汇则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这使我对他的盈利能力非常怀疑,也是迟迟不肯加仓的原因。

第三,荷美尔过去的高额回报是建立在之前估值非常低估的情况下,也就是一个缓慢双击的过程,实际其利润增速年化在个位数。

张平原2015-10-11 01:22

双汇的业绩重新回到原来的增长区间恐怕还需时日。本人观察本地的新产品销售十分不理想。
本人重仓持有双汇。

非主流投资2015-10-11 01:07

Research Affiliates的Shiller PE数据中国区样本是MSCI China,其成分股绝大部分是H股,不是A股。

物胜于心2015-10-11 01:17

我记得以前@亿利达 曾经发过一篇比较详实的文章,全面比较A股各行业估值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比较,地址在这网页链接
文章发于本轮牛市之前,宁静兄可以参考一下
$双汇发展(SZ000895)$

宁静的冬日M2015-10-22 23:57

我记得自己14年没有在雪球上讲过有关双汇的话题吧?我应该很少提到这个公司。上一次在雪球讲到这个公司,是2013年六月的事了,当时因为收购smithfield的事很轰动,王冉说那是因为双汇估值太高而smithfield估值太低--他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和美国上市公司比起来一定是估值太高。我就用简单的数据说了一下:其实剔除周期波动来看smithfield的估值比双汇还高。尽管当时双汇也不便宜--那时的静态市盈率大约30倍--重要的还不是市盈率,而是当时雨润在高端依然强劲,金锣在低端步步紧逼,后起之秀宝迪也来势凶猛。而双汇却面临传统产品转型以及大规模收购的财务风险这两大难题。而现在,祝义才高杠杆赌房价上涨失败,毕国祥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债务官司缠身,金锣今年一月份出了病猪肉事件,三月出了细菌超标事件,八月出了瘦肉精事件...估计在未来很多年里,行业内很难出现能够和双汇匹敌的竞争对手,从这一点来看,$双汇发展(SZ000895)$ 面临的情况其实比九十年代初的$荷美尔食品(HRL)$ 更有优势。尽管,九十年代初的HRL就和现在的双汇一样面临很多质疑:比如肉制品是夕阳产业,美国人的人均肉制品消费量已经很高--比中国现在的人均消费量还高得多,加上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会更加重视健康,减少肉制品消费量(就像五十年前大家就认识到吸烟的危害,认为烟草是夕阳产业一样--结果是菲莫集团--也就是$奥驰亚(MO)$ 成了这几十年里标普500当中回报最高的公司--据说是用股息不停再投资的话可以赚八千多倍),尤其是HRL主打的是猪肉制品,就更不健康。同时HRL又在连续多年增长之后出现了一些产品结构方面的问题,93年陷入亏损,导致股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落后于指数,从上半年的二十五美元左右跌倒年底的二十美元左右。然而,正因为如此,持有HRL的投资者从93年底到现在获利二十几倍(如果用股利再投资的话)--尽管比起菲莫来还是差一些,估计是因为在大家心里吃肉总还是比抽烟喝酒危害小吧,所以回报就差点,但大幅跑赢了指数。您提到的对电动车和新能源的理解,我认为自己远远谈不上深刻,只是很感兴趣,喜欢聊这方面的话题。这方面@坐下再说@刘荣华 给了很多指点,要向他们表示感谢。至于中国宝安,它的估值并不只是和电动车行业有关,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以前我提到过,您可以仔细分析一下。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