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被没收了。但是用户心中的信用,品牌,公司的冒险精神,服务精神,没收不了。
优秀的生意人都是真正热爱和平的弱势群体。弱势但顽强,就像野草,任何一块石头都能把它压弯了腰,但只要品牌,服务精神,这些根还在,有一丝缝隙它就能再生长起来,就能分红。
尽管世界并不完美,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很难改变。但不是无法改变~例如最难改变的科举,和一百五十年前比,实际上也在改善。
一百五十年前的人是否应该对中国有信心?
一个英国人说有信心,投资了几十万英镑来中国做生意,其间经历了萧条,战乱,资产被没收。。。到今天一年的分红就有几十亿港币。
信心来自于看事情的角度~无数想赚钱的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创造,累积起来,会让一百五十年前的不完美,慢慢进步到今天的更好。未来同样不完美,但会越来越好。。。
人性本身也不完美,不能低估各种顽固,焦虑,以及仇恨的负面力量。但更不能低估人们想要赚钱过更好生活的正面力量~因为这种力量带来的价值创造,对所有人都有好处,所以终究会是最长久的力量。//@夹头博士DrChuck:回复@宁静的冬日M:宁静对中国的未来持悲观还是乐观态度,短期和长期?
标准化科举应试的好处是,给了人们一种用公平而确定的方式,解决不确定人生问题的指望,或者说幻觉。
坏处是,从小多年训练出来的,为达个人目的无限竞争的计划能力,执行能力,忍耐力越强,越容易背离以下两种商业文明:
1.商业成就是为别人服务,创造社会价值的结果,不是凌驾于人的结果...
资产被没收了。但是用户心中的信用,品牌,公司的冒险精神,服务精神,没收不了。
优秀的生意人都是真正热爱和平的弱势群体。弱势但顽强,就像野草,任何一块石头都能把它压弯了腰,但只要品牌,服务精神,这些根还在,有一丝缝隙它就能再生长起来,就能分红。
举个例子,有一家欧洲跨国企业,一直到2017年都还在为朝鲜用户提供服务,也能通过为朝鲜人创造价值赚钱(之后被迫停止,只是受美国法律限制)。
我觉得这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优秀在它不是老把心思放在竞争对手上,也不是老抱怨自己无法解决的社会环境缺陷。而是专注于如何为更多用户提供更独特的服务,在这方面充满了创意~如果有很多国家的用户还没得到很好的服务,那不是需求很大吗?如果能为他们创造价值,不是有助于他们变得更好吗?如果邻居们过得更好了,不是对我们更有利吗(朝鲜的政客和美国的政客是不是很蠢不要紧,自己不要跟他们一样蠢就行)?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不值得报以信心的国家和用户,只有自己没能力提供的服务。
不能跟坏人做成好生意。更不能按地域歧视,国别歧视的标准,把人定义成坏人。
按这种标准一百五十年前满清的中国人都是坏人。然而昨天我才举了一个跟这些坏人做生意的例子~结果是生意做成了好生意,我们这些坏人也在慢慢变好。
巴菲特应该不是这样定义坏人的,如果是,那也就是他搞错了而已。
滥用巴菲特语录作为标准答案来曲解问题,导致的投资灾难太多了,数都数不清。这不能怪巴菲特。只能怪,指望学到一个标准答案就能解决问题的坏习惯。
人不是神,一定会说过很多包含错误,前后矛盾的话,巴菲特也不可能例外。所以有意思的,不是能背诵智慧的巴菲特说过的每句话,而是能看出他的哪些话体现了智慧,体现了什么样的智慧。
变化需要的时间往往远比一生还要长,更不要说半生。。。
所以指望靠环境变化带来好处是指望不上的,只能指望自己多赚钱~自己赚到钱了,说明直接或间接为别人创造了价值,也就多多少少为社会未来往好的方向变化,累积了一丝贡献。。。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至于说这个客观事实对我们普通人有没有意义,愿意为之而悲观还是乐观,那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不会像标准化考试那样,有所谓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