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3回复:145喜欢:15
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 市场是有效的,但从不以“价格反映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这种方式有效。只是以,它定的价可以交易,其它再自大的人定的价也不能交易,这样一种方式有效。
要在定价上胜过市场,永远做不到。要利用市场定价买到能创造价值的资产,一定程度可行。
我们配置的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市场给它的定价,最终决定了我们的长期回报~一家近半个世纪市场都只给13倍平均市盈率的公司,红利再投后累积回报高达6600倍,而同期市场给17倍平均市盈率的标普500,累积回报只有87倍。。。//@不明真相的群众:回复@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不是又要祭出这篇老贴了?
引用:
2018-10-10 23:31
今年,腾讯股价跌得比较多,从最高点有40%的跌幅,从年初至今有18%的跌幅。
于是我们分析基本面,找问题,找出了不少问题:1、头条系的竞争。2、游戏商业化碰上审批问题。3、腾讯的组织架构问题。于是我们认为找到了股票跌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稍微移开一点呢,我们来看看阿里,...

精彩讨论

宁静的冬日M2022-07-16 09:35

要点还是买能长期创造价值的公司。

能创造价值才是基本前提。分红只是自己用于再投。不分红,管理人帮你再投,如果有效也一样是在累积财富。例如$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不分红,但过去四十年净资产累计增长了1000倍。

当然,鉴于投资总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分红既是一种及时验证,也是一种对极端风险的分散。

同样是投资公司,相对而言有一家亚州公司的做法就比伯克希尔更均衡,它一直保持了大比例再投小比例分红~过去四十年净资产累计增长了4000倍,同时分红总额也达到初始净资产的140倍。


@不明真相的群众 有一个选择基金的十二字秘诀:1.长期业绩。2.业绩归因。3.人格认知。

实际上它对选择任何生意都适用,只不过我个人觉得把次序交换一下会更好:1.生意特质。2.长期业绩。3.企业文化。

因为我们的理性并不完美,先看业绩再归因,很容易导致先入为主的选择性偏差。

最好是先看清楚,生意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有什么重大缺陷?然后再用实际业绩来验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样才能避免掉进,自己的期盼挖出来的陷阱。毕竟,过去十年业绩好,有可能是累积出了别人难以竞争的生意优势,也可能就是加杠杆赌对了某种资产价格。。。后者很难持续。但先看业绩我们有可能会先形成期盼~带着这种期盼去归因,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在前两年把恒大融创当成世界上“最值得投资”的公司。。。

先从生意特质去看,先看未来创造价值的潜力,不要先看过去的业绩和分红。更有助于我们从理解出发去投资,而不是从期盼出发去投资。

静盛资产2022-07-15 21:57

最大的问题就是创造价值能力的确定性,影响因素太多了,而且还有一张A4把你创造价值的能力毁掉的风险

头铁放长线2022-07-16 09:55

学习了。确实是应该先看生意特质,好生意更能出现好公司和长期业绩,也更利于长线持股。但分红再投这块还是持保留意见。第一:公司如果利润再投复制本来的模式,那和我们分红再投公司是差不多的。但问题是大多公司的利润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投入了相对不那么好的生意。那相当于拿我们的钱买入了相对不那么看好的资产。这样也就牵扯出了第二点:如果我们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投资,那应该我们去处置利润得来的现金流(分红),这也是为什么$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不分红也有很好的收益。他们不分红再投好公司,和我们用分红再投好公司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话又说回去,大多公司并不能像巴菲特一样利润再投好资产。

头铁放长线2022-07-16 06:28

所以,不管定价上有效无效,只要买高股息的稳定公司,就能获利。有效股价上涨,无效分红再投,不知道怎么熟输

宁静的冬日M2022-07-15 22:01

是的,在这五十年里确实是这样。
这说明五十年前市场给它的定价,相对于它这几十年给股东创造的价值是无效的。
但是相对于市场说了算这一点,是有效的~可以让它的市盈率低一年,也可以让它低十年,二十年。。。就像市场也完全可以让郁金香,比特币的价格高十年,二十年一样。

全部讨论

简约之2022-07-16 15:02

转发要点:我们配置的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市场给它的定价,最终决定了我们的长期回报。$华能水电(SH600025)$ $邮储银行(SH601658)$

时间的力量1232022-07-16 12:38

这话说的很深刻啊。

方而不割2022-07-16 11:04

公司名?

行空天马2022-07-16 10:40

巿场是有效的,是以它定的价格能够交易这样的方式有效。

头铁放长线2022-07-16 09:55

学习了。确实是应该先看生意特质,好生意更能出现好公司和长期业绩,也更利于长线持股。但分红再投这块还是持保留意见。第一:公司如果利润再投复制本来的模式,那和我们分红再投公司是差不多的。但问题是大多公司的利润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投入了相对不那么好的生意。那相当于拿我们的钱买入了相对不那么看好的资产。这样也就牵扯出了第二点:如果我们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投资,那应该我们去处置利润得来的现金流(分红),这也是为什么$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不分红也有很好的收益。他们不分红再投好公司,和我们用分红再投好公司本质上是一样的。但话又说回去,大多公司并不能像巴菲特一样利润再投好资产。

宁静的冬日M2022-07-16 09:35

要点还是买能长期创造价值的公司。

能创造价值才是基本前提。分红只是自己用于再投。不分红,管理人帮你再投,如果有效也一样是在累积财富。例如$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不分红,但过去四十年净资产累计增长了1000倍。

当然,鉴于投资总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分红既是一种及时验证,也是一种对极端风险的分散。

同样是投资公司,相对而言有一家亚州公司的做法就比伯克希尔更均衡,它一直保持了大比例再投小比例分红~过去四十年净资产累计增长了4000倍,同时分红总额也达到初始净资产的140倍。


@不明真相的群众 有一个选择基金的十二字秘诀:1.长期业绩。2.业绩归因。3.人格认知。

实际上它对选择任何生意都适用,只不过我个人觉得把次序交换一下会更好:1.生意特质。2.长期业绩。3.企业文化。

因为我们的理性并不完美,先看业绩再归因,很容易导致先入为主的选择性偏差。

最好是先看清楚,生意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有什么重大缺陷?然后再用实际业绩来验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样才能避免掉进,自己的期盼挖出来的陷阱。毕竟,过去十年业绩好,有可能是累积出了别人难以竞争的生意优势,也可能就是加杠杆赌对了某种资产价格。。。后者很难持续。但先看业绩我们有可能会先形成期盼~带着这种期盼去归因,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在前两年把恒大融创当成世界上“最值得投资”的公司。。。

先从生意特质去看,先看未来创造价值的潜力,不要先看过去的业绩和分红。更有助于我们从理解出发去投资,而不是从期盼出发去投资。

蝉z0c2022-07-16 09:30

长期跑赢通胀的高手不多啊,能在国内跑赢通胀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巴斯克维尔的猫2022-07-16 09:13

谢谢指点。

宁静的冬日M2022-07-16 09:00

不是该不该的问题。就股价而言,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只能听市场的。

如果我们一边假设自己在定价上比市场更高明,能买入未来现金流被市场“无效低估”的股票,一边又相信市场接下来一定会“有效”~好让我们可以高价把它卖掉,再去搞下一个。。。

那是我们自己的逻辑有问题。

但是我们的长期回报,不需要听市场的。只要我们配置的生意真能赚钱就行。

巴斯克维尔的猫2022-07-16 07:41

所以难道我们该听市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