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2回复:76喜欢:66
以前茅台的经销,某种角度看就是一些拿到低厂价茅台的人,以高市场价卖这样一种游戏。
拿几吨的指标不容易,在茅台的市场地位不变之前等于躺着赚钱。所以在行业下行周期里也很少有人愿意放弃。
这种游戏特点决定了,它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可以“抹平”销量波动~如果茅台的市场地位始终能维持,经销商不致于发现自己经年累月维护关系拿到的指标最终变成了坑。。。
因此我个人觉得,长期看真正值得担心的不是经销问题,而是:高端烈酒本质上就跟其它奢侈品一样,它的规律是不能靠规模取胜。
因为它必须维持稀缺性。所谓马太效应,也就是跟风喝同一种高端酒,只是阶段现像,与众不同才是永恒的精神需求。
炒股的人不懂,把它当优势没关系。管理层一旦战略错误,把能够让千家万户喝上名酒当长期愿景,风险就极大~以前泸州老窑的郭来虎犯过这个错误,最终砸掉了特曲这个百年品牌,让它掉出高端营再也没办法回来。老窖不得不另起炉灶,花十几年时间才培育出1573,但在认知上都始终和茅台五粮液有点距离。
茅台的管理层会不会重蹈这个覆辙有待观察。但从机制上看,地方政府的诉求,管理团队的诉求,员工的诉求,比较容易形成国企在这方面的合力~举个员工方面的例子,茅台上市的时侯3000多人,几千万的薪酬开支,短短十几年就达到68亿,人员数量增加到26000多,接近帝亚吉欧的规模~茅台是营运一个单一的白洒品牌,帝亚吉欧是在全球上百个国家运营几十个不同大类的烈酒品牌(包括排名第一的威士忌,伏特加,利口酒,金酒,朗姆洒,龙舌兰酒。。。),二者对人员的需求居然会差不多。。。这种快速的人员扩张势必会倒逼规模扩张。
不管是帝亚吉欧,还是保罗力加,百富门,这些成功的烈酒集团没有哪一个是靠不断做大单一品牌来发展的。发展规模只能靠收购,逐步累积成一个庞大的品牌矩阵。这是高端烈酒行业的独有特点。查看图片//@仓佑加错-Leo:回复@仓佑加错-Leo:还有,茅台经销商的价值,包括@不明真相的群众 在内都说有积极的作用在于“抹平”销量的波动,那么问题来了,景气的时候,集团当然乐意多卖,不景气的时候,还能抹平波动吗?
引用:
2019-05-06 16:24
一、茅台集团完全控制的新直销体系
1、茅台历史上成立的主要营销或销售公司:
①2000年5月成立的贵州茅台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主要负责了20多家边缘省市的茅台酒下属销售公司,茅台股份公司占比95%;
②2014年6月成立的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目前...

精彩讨论

瀛东湖2019-05-08 10:10

关于茅台人员扩张的合理性,确实有分析的必要。
我们看看茅台2009年和2018年的对比。
员工人数的提升幅度并没有超过营收和利润增速,实际上单位创收创利效率提高得更快,倒是员工收入涨幅没有跟上。
我们再看看帝亚吉欧,它这10年营收几乎原地踏步,利润倒是小有提高。
员工人数方面,符合它的规模。
从利润率来看,帝亚吉欧和茅台不能算是一个档次的公司。茅台有近乎奢侈品的地位,这个和帝亚吉欧的品牌有根本性的不同。帝亚吉欧众多的品牌几乎都是走大路货的路子,也就是相当于青岛啤酒,朝日啤酒这样的性质,和高端白酒的旗手企业唯一相同的也许是,他们卖的都是以烈酒为主。
所以我认为,不能拿走多个品牌,多种酒类经营线路的帝亚吉欧来类比茅台。单纯拿它的员工数来对比茅台就更加不妥当了。
不知道宁兄认为如何?

胡琛2019-05-07 17:35

感谢分享!
 1.高端白酒平民化,大规模化不一定是好事
2.茅台的管理层会不会重蹈这个覆辙有待观察。但从机制上看,地方政府的诉求,管理团队的诉求,员工的诉求,比较容易形成国企在这方面的合力~举个员工方面的例子,茅台上市的时侯3000多人,几千万的薪酬开支,短短十几年就达到68亿,人员数量增加到26000多,接近帝亚吉欧的规模~茅台是营运一个单一的白洒品牌,帝亚吉欧是在全球上百个国家运营几十个不同大类的烈酒品牌(包括排名第一的威士忌,伏特加,利口酒,金酒,朗姆洒,龙舌兰酒。。。),二者对人员的需求居然会差不多。。。这种快速的人员扩张势必会倒逼规模扩张。
不管是帝亚吉欧,还是保罗力加,百富门,这些成功的烈酒集团没有哪一个是靠不断做大单一品牌来发展的。发展规模只能靠收购,逐步累积成一个庞大的品牌矩阵。这是高端烈酒行业的独有特点。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