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都认为熊市到来时,基本就结束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6回复:249喜欢:229

我经历过三-四轮熊市。

2008年的熊市是真的可怕,觉得A股要跌到0才会止跌。我从3000点开始买入,一直买到1600点,大约买了四次。还留了1/5资金没买。在班车上,同事说可能要跌到1000点,甚至800点,我将信将疑。那时也不懂基本面,也不懂技术面,就知道股息率、低PE、低PB。当时选的是招商银行TCL科技宇通客车申能股份到1664点损失近70%,现在很难想象。

2011年的熊市,是感觉到一点机会都没有,跌幅不算很大。但是感觉就没有任何盈利的机会,漫无边际的黑暗,走不到头。外盘小跌,我们大跌。外盘回升,我们高开低走。欧债危机,感觉不是发生在欧洲,而是在我们这里。我经常于半夜惊醒,拿出手机看一下欧美指数,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2015年6月-2016年2月的熊市,由于前面盈利10几倍。所以最前面的几轮下跌,都还能承受,跌的是利润。而且2015年10月-12月还有一轮个股翻倍的小行情。但是2016年2月的熔断发生时,才感到全身无力,不知所措了。

2018年的熊市,前面都还好,跌幅不算大,中间还夹杂一些反弹机会。2018年10月中旬最后的一周下跌,大家才感到钻心的痛。2018年11月,我参加了雪球在上海的嘉年华,大家都没有信心,上台讲解的就是投资水电、保险、地产等蓝筹与公用事业的价投。


我的感觉,开始时基本没人能判断出是熊市。中间水平高的职业投资者就慢慢撤退了。

等大家都感到熊市时,基本就是快结束了。

所以,网上能预判熊市的人确实是不存在。我的预判只是个人的交易的依据,并不一定是对的,要过一年半载才见分晓。

很多人是根据帐户的感受来判断,比如说账户资金回撤30%,就认为熊市来了,撤出资金。

每种方法各有利弊,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全部讨论

2021-07-02 21:12

从94年一月开户,到2015年基本财务自由,我的铁律是,绝不买高位爆涨股。

2021-07-02 19:58

别的不知道,白酒大概率是见顶了。就看是不是会发生连锁反应,白酒等抱团股引发基金踩踏

我觉得除非中美意外热战,发生你说的那样大级别的熊市可能性比较小。整个资金流向不可能大级别变动,叠加房住不炒的大方向和高层以证券市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大方向,从2019年起股市义无反顾的整治各种不良现象,可以说未来数年A股将是一个慢牛的行情。当然,一段时间涨多了,大盘借助一些意外因素来个19年4月底5月初和20年2月和三月中旬,21年年后那样10几个点的急跌是非常可能的。这样的情况一般股民持仓随便回撤20-30%,确实很难受,不过对长期主义者来说,没有问题

15,16是我的幸运年。非常清楚的记得6月18号早上全部清仓(除了被关的江南红箭)。7月8号全仓抄底。此后刘氏余的几次熔断第一时间全部逃跑。15年在我所有认识的人里我觉得自己可能是唯一毫发无损的。2018年10月19号创业板那根完美大孕线让我强烈意识到熊市结束了可以抄底了。自己朋友的炒股群里现在都保留着我当时的所有的判断聊天记录。
可能天性对风险极度敏感吧,不过说实话,现在我还感觉不到太大的风险。如果我感受到了,第一时间跑来告诉你哈

另外我对行大解释下,为什么我对市场不那么悲观呢。
如图所示,从周线上看,目前的沪指还是运行在2015年下跌的旗型整理刚刚突破后回踩确认再往上走的阶段。按照我的理解,这个结构一旦确立,沪指4350点是必到的。在没有到这个目标点位之前,除非这个图形破坏了才会引起我的警觉。
从逻辑上说,我是十年以上的老韭菜了,反正我是没看过那一次牛熊转换的时候一大半股票还在地底下摩擦摩擦的。
另外一个逻辑,我认为未来的中国股市可能会与2020年之前的所有经验有很大不同。因为这几年股票发行太密集了,科创版和创业板的改革也会把很多原来去港美上市的国内优质公司留在本土。
我的判断是将来很大可能国内股市将美股化和港股化。也就是说股票的买方市场会越来越明显。很多没有业绩的垃圾股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没有交易。大家出于安全和流动性的考虑只会在选择部分优质的上市公司交易买卖。整个市场会更重视价值投资,除非国家金融面出现变化,像过去比较大的单边践踏杀估值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像港股一样,市场游资还是会继续爆炒一些个股,但炒完以后还是哪来的回哪去,股票发行会越来越多,10000只都有可能,所以像过去一样,一个疯牛行情鸡犬升天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个股的爆炒和回落,将来是很难影响大盘的。
股票市场还是要看股票的基本面和国家的经济以及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我甚至有一种感觉,随着股票市场的超发和科创版的改革,理性的投资风格会越来越多。也许我们会像美国一样,迎来一个以十年为期的大牛市。借巴菲特的话说,没有一个投资者是靠做空国家而发财的。

我经历过2轮熊市,15年6月到16年,18年。我的看法:今年不会是熊市,会是结构震荡市,但下半年会越来越难做。股市是牛是熊不能取决于个人感受,主要看流动性和货币政策;一个是看国内基础货币MLF投放,是否有边际紧缩并持续拐头,如果有,则是熊市,目前没看到;另一个要看美联储什么时候开始taper减债

2021-07-02 20:34

牛熊很难去判断,我大约记得11年或12年上证最低交易量每天约700亿左右,不论你怎么样都苍白无力,就那点量搅不动水,如果长期低成交量尽量小仓位参与,目前我没有感觉到熊的到来,紧跟量,慢慢缩量我慢慢减少持仓,持续增量加仓,只有大盘成交量做不了假,

2022-03-27 14:37

我也经历了11年,15年和18年三个熊市,11年是跌得没脾气,一个大的反弹都没有,这次熊市让我记忆深刻,然后就转做价值投资,可以说这次熊市是促使我改变投资思想的最大动力。15年倒是提前做了准备,五月份就开始减仓了,奈何跌到4000多点忍不住又杀进去,股灾中把利润全部还回去,不过最后还好,到年底账户基本回复到股灾前。18年更有经验了,早在17年就已经很轻的仓位运作,所以18年虽然按账户看腰斩,但是总体损失并不大,19年开始全仓运作,19,20,21年收获了几倍收益,22年这轮下跌,我今年总体还有2个点盈利,应该说操作策略一次比一次好,心态也越来越轻松。之前大盘跌倒底部时,心态每天都是焦虑紧张的,而现在,大跌好像和我没有太大关系,我可以云淡风轻的面对。

2021-07-02 20:26

提醒大家注意规避风险,这点令人称赞👍!,中国人都讲究委婉,但就目前形势就说熊市,不免武断,如果说是结构性回调我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并接受。提醒的作用也不会太差

2021-07-02 20:03

新韭菜只经历过2018年那一轮,还持有的是保险银行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