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之殇,何以解忧?

如果你经常使用短视频平台,可能经常刷到“5分钟看完xx电影”“xx带你看电视剧”“x分钟快速看大片”等剪辑视频。短视频的兴起迎合了大众碎片化的娱乐消费需求,成为越来越多人追剧的新方式,却对内容行业有如“毒瘤”般的存在,扰乱行业正常的发展规律,受到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4月9日晚,53家影视公司、5家视频平台及15家影视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将对网络上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与此同时,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与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提升版权意识、呼吁社会各界对侵权内容予以举报、删除、屏蔽,形成“先授权后使用”的良好行业生态。

4月23日,迪丽热巴、肖战、王凯、赵丽颖等500多名艺人以及逾70家影视传媒公司发布联合倡议书,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针对当前网上短视频侵权现象发布具体的维权行动建议和指南,倡导短视频平台积极参与版权内容合规治理,即日起清理未经授权的切条、搬运、速看和合辑等影视作品内容。

近日,国家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电影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安排部署,配合国家版权局继续加大对短视频侵犯电影版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近两年,短视频行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催生了内容产业的繁荣发展,涌现大批优秀内容原创作者的同时,也不乏出现大量内容生产运营者未经授权将影视作品擅自进行剪辑、搬运等行为,有的扭曲了原作者的意图,对作品本身造成严重的摧毁。

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408.3亿元,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021年预计接近2000亿元。根据《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在2019年至2020年10月间,就监测疑似侵权链接累计1602.69万条,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率高达92.9%,短视频平台正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的最新高发地带。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短频快的短视频主句方式,恰巧符合当面大众消费者的碎片化娱乐消费习惯,有一些博主进行剪辑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将原有作品进行删减、拼接,保留其最为精华的部分,情节紧凑、矛盾冲突,大大提高了观影效率。

其次,短视频二次创作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对版权方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侵蚀。影视制作公司斥巨资打造的精品被内容“搬运工”无偿地移花接木、掐头去尾地重新组合,制造各种内容“爆点”,博取更多关注并进行商业变现,大大违背了作品本身的内容逻辑和破坏了其原有的艺术价值,不利于整个内容创作行业的良性循环。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7.3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7.39%,其中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达到4.59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版权产业的比重达63%,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对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图片、视频、文学、游戏等为代表的版权产业内容形式多样,受确权的流程和规则繁琐,盗版及侵权索赔难度较高,但是,随着5G的发展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赋能,版权产业链有望更加完善,未来版权确权、盗版追踪、侵权索赔等机制逐步健全,大内容产业即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间窗口。

历经几年的发展,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影视剧宣发产业链的重要阵地,是宣传造势的“神助手”,基于巨大的流量基础,以自由的平台生态颠覆着传统的宣发思维和效率。未来,在政策趋严和版权保护不可逆趋势之下,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必将重构,其本身并不与版权方直接对立,而是为影视内容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是“1+1>2”的非零和博弈。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全部评论

捋牛毛2021-05-13 14:15

以前不是看TMT嘛,怎么改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