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投资感悟(十五)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113喜欢:1590
以下摘录自新浪微博15年2月至11月
——————————————————
你更看重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我想大多数人是这样想的:熊市的话要绝对收益——大盘跌30%我只跌15%还是亏的啊,所以有绝对收益最重要了。牛市的话要相对收益——我是赚了20%,可市场涨了35%我还是不幸福,所以战胜市场的相对收益更重要。可就我的观察来看,这2个都想要的最终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今天扔飞镖居然连续两次打中靶心,但仔细想想这一“奇迹”并不会对分数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决定每日总分的不是一两镖的惊艳,而是大多数镖都能稳定靠近内环。其实投资也一样,某几下漂亮的操作对长期的收益贡献极小,关键还是大多数动作要靠谱,不能脱靶也不能押注一镖,更不能押注一镖并脱靶。
 
翻了翻一些风口上的公司,看着分析报告的畅想真是挺性感的,但再看看估值那就真是够感性的了。本质上依然不能摆脱制造业属性、乐观的预期增长也不过35%左右,但在静态市盈率100倍以上的时候,报告还是敢给出“增持”的评级。当说真话不利的时候可以沉默,人还是要有点儿起码的节操吧?
 
(3月21日)对媒体报道的“市盈率过100倍的有700家公司”查验了一下,以TTM视角查询共有738家公司Pe超100倍,其中000开头的公司114家,002开头的222家,300开头的181家,600开头的220家;如果以已发布的14年年报为基准,静态Pe超过100家共205家,其中创业板46家,上证55家,深证37家,中小板64家。
 
别看那些飞上天的百倍PE股们涨幅惊人,但真正能在它们身上赚到大钱的真没几个。第一是参与者都明白击鼓传花游戏而已,所以快进快出为主;第二都明白风险极高所以敢压仓位的也少之又少。那真压大仓位又一直拿着赚了大钱的呢?我觉得更危险,这种模式潜藏的风险可能某天是要命的。
 
投资超常的收益一般来自三个方面:1,公司超常的业绩表现;2,市场超低的价位;3,资金和市场情绪的超常的乐观。三方具备,嘉玲可期。因素三药效劲爆但可持续期最短;因素二带来最大赔率和极高正期望值,但可遇不可求;因素一驱动最持久但确定性难把握。
 
因此,瞄准因素一,合理把握因素二,不寄希望于因素三(当做惊喜礼物)是长赢之道。这其中因素一困难,但是投资中唯一可能主动把握的;因素二有效概率最高,但被动程度最大。最怕的是喜欢追赶因素三,蔑视因素二,又根本不懂因素一,基本上每个大顶都在做梦,每个大底都在骂体制。
 
(4月22日)以前ZF喜欢提示风险经常被骂成狗:“都是你们打压股市才害我亏钱”。现在这届百般呵护吧?您猜怎么着?我估计未来照样会被骂成狗。当那天来临的时候,股市良心们和小散们又会说“要不是你们使劲为牛市背书,能害我亏这么多吗?”立此存照。
 
翻出来12年12月的这个微博(面对凄惨的市场,“大多数正常股民”的反应是消极颓废并忘却。但对“不正常的少数投资人”而言,这种时候才是真正有必要严肃的考虑tenbagger的时候。历史上的大多数10倍股并不仅靠自身优秀的业绩积累,估值倍数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等未来某刻又都在嚷嚷tenbagger的时候,反倒是要抹抹嘴溜号了。),仅仅2年多时间人们情绪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那些痛骂“制度不改就会永远熊市”的股市良心们今天在哪里呢?那些当年都懒得看一眼股票的人,今天是否正在跑步入场呢?那时我曾多次在朋友和邻居聚会中建议关注股市,可哪怕愿意多听2句的都没有。现在再问我只能呵呵。
 
去年6月至今的这大半年,应该算是市场最甜蜜的时间了,几乎所有股票都享受了一次或者多次“魔法时刻”。估值拉升对净值增长是最立竿见影的,但飞在高空时千万别忘记地心引力这回事儿。这话对所有的风口概念都适用,不仅是对中小创的弄潮儿,对大蓝筹里的领头羊也一样适用。
 
在谈牛市的时候,不要忘记这轮牛市已经走了2年零4个月了,而不是刚刚开始。真正做投资的人这几年的总资金高于200%的收益率应该是很容易的,这其实就是在“大众对股市毫无兴趣”时精心布局必然的结果。而这几个月才跑步入场的资金,想赚大钱基本上是很难的,一不留神亏个稀里哗啦倒是概率很高。
 
如果说中国股市波动大有很大部分原因是乐观和悲观都更容易走极端的话,那么这个现象其实倒是很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习惯,比如在对自我的评价上也是如此:要么是天朝上国心态觉得四海皆蛮夷唯我独尊,要么是自卑到骨子里习惯性的自我作践对外恨不得跪舔一切。
 
如果以投资的标准来讲,最深谙价值投资的可能就是典当行,总是从危难中便宜拿到好东西再平价卖出,日常的工作就是逆向投资。最喜欢追逐趋势并且总还赶不上的就是农民(这里作为一个群体而非个体),总是看去年什么卖得好就养殖(种植)什么,结果老是迅速供过于求最后挥泪大甩卖。
 
也许我们该像李健唱歌那样去做投资:1,尊重市场,但不献媚更不盲从;2,只做内心真正赞同的东西,不追逐时髦;3,在困难的时候坚守自己的信仰,错了也无悔;4,在得意的时候不要忘形,保持朴素和谦卑;5,不断让自己更充实,多些沉静少些无谓的炒作。高冷有时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态度。
 
投资的能力基本取决于三个方面:品性,知识和经验。品性很难改变,而且直接决定了在市场中的行为和思维特征;知识不难获取,但难在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经验很难跨越,必须经过漫长的历练。而投资收益却是三个因素的共振,所以可持续的超额收益的壁垒你看不见,但它就在那里。
 
投资人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谁收益率高谁专业?在我看来,专业性首先体现在能否有效的管理风险。阶段性收益率具有巨大的偶然性,高风险敞口下的高收益率短期是幸运所致,长期则始终具有归零的危险。而只要管理好风险,活的够长,看似平淡的收益率也会在时间的作用下发挥出惊人的复利。
 
管理风险固然重要,但如何管理却是更复杂的问题。把管理风险当做预测市场涨跌从而跑进跑出,或者总是试图控制日常波动,本身就是致命的风险。风险大体是集中在“对象,时机,力度”这三者的判断错误上,但其中错误的级别相差很大。管理风险不是杜绝风险,而是聪明的承担风险。本质还是概率和赔率。
 
两种风格倾向的投资组合,前者先上涨70%,然后下跌50%,又反弹40%;后者先上涨35%,后下跌15%,又反弹10%,前者净值为1.19后者净值为1.26。如果再加一个同样的循环,前者净值为1.41,后者为1.62。再加一个循环,前者变为1.67,后者为2.0。三个循环后,两者的净值差距从5.8%拉大到19.7%。
 
净值差别之外的因素:一,这个比较依然是很短周期,复利尚不明显;二,前者很容易在大跌时被吓尿了,往往跌惨后割肉跑了;三,两者面对的风险级别不同,后者更优的净值是以更低的风险担当达到的;四,前者特征下要想改善已很困难,而后者一旦在留存实力更易抓大机会,收益率有较大提升潜力。
 
看这个数据的基本要点:1,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层次来看,而不是找天才和小概率事件作为可能选项;2,这两者并非主动进行净值控制的结果,而反映的是背后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是价取向的必然反映,改变数字假设是容易的,更改价值取向却难上加难;3,净值非重点,不同选择的利弊思考才是关键。
 
一般大家都认为最牛的投资人在私募,那么最牛的私募又该是怎样的表现呢?下图是过去5年周期中最牛私募的排行榜。过去的5年市场环境非常丰富,可以说为各种风格都提供了足够的表现舞台。但除了神一样的泽熙外,其它几个年复合收益率也就是15-20%之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收益率这个东西是很骗人的,即便不考虑时间周期,也只有在资金相等的情况下才有意义。比如1年10万赚100%,算很高了,可绝对收益不过10万。而同期100万只赚了20%,绝对收益确是20万,比前者实际收益高100%。牛市里大多数闹腾得欢的新股民,别看一问都是极高的短期收益率,其实绝对收益率很少有高的。
 
这就是为什么低风险投资者的财产增速其实远高于投机者的原因,前者是压身家的:可能流动资产的50%甚至80%以上都在滚动,因为靠谱并且长期必然盈利所以敢上手。而牛市新股民的投入占家庭资产比例往往很小,而且是股市越高投入才越大,这样资产增值反而慢得多,熊市一旦下跌20%基本上就回到解放前了
 
(5月28日)股市波动本来再正常不过了,特别是在这种位置上的剧烈波动更是可以想见的。但对于高杠杆的玩家来说,波动很容易变成最凶猛的野兽,几口就把利润吃完不说很可能还要吃人。杠杆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期待短期暴利的同时也得接受魔鬼的契约。宁愿慢点儿,夜夜安枕比什么都重要。
 
最近不断接到私信问面对行情该怎么办?拿着害怕,清仓不甘心,各种纠结。我觉得,风险控制当然与仓位有关,但最决定性的还是对持有品种的认识。更需要搞清楚的是不管你怎么办都不可能做到“涨幅全吃掉,跌幅全躲掉”,问问自己在当前局面下更关注的是风险还是收益,然后坦然接受即可。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具体的操作策略也与每一个人不同的财务状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对收益的预期、内心深处对投资的定位以及价值观、脾气秉性有紧密联系。那种简单的仓位指导,就算别人敢说,你也别信。各种网络言论不要太认真,启发参考可以,当真试图找真理和靠山你就输了。
 
当然,话说回来,具体的操作策略可能是个性化的,但总体的辨识原则肯定是清晰的。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老是在市场越低迷的时候仓位越小,市场涨得让人血脉贲张的时候仓位反而越来越大,那甭想,您这肯定是有问题啊。说到底,如果你与大众的节奏一致,还总想跑赢大众,这可能吗?
 
零利率时代很容易让人产生现金恐慌,其实现金贬值是需要时间和对象参照的。高利率时代的现金贬值速度一点儿不低,因为实际通胀可能更高。相反,通缩环境下的低利率现金账面增值很难,但购买力未必受损很快。时间是另一个因素,长期来看现金一定是输家,短期则要视其它资产的风险机会比而论。
 
通常认为利率的倒数是估值的中枢,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否则,以日本、美国、香港的利率环境其估值早该上天了,即便a股本身历史来看这点也并不成立。即便暂时的流动性推升出泡沫也很难持久,正如我们今年看到的。关键是,现金的利率损失1年才多少?但不理智的投资1年亏掉30%太轻松了。
 
关于利率与股市的关系,似乎可以这样说:利率的低和高本身并非影响的重大因素,而是高与低之间调整的幅度和速度在起作用。低了更低意义不大,但从很高水平趋势性,大幅度,较快速的下降,则会明显产生重大影响,反之亦然。其实质是折现率的快速大幅变动。
 
" 警惕泡沫的人越来越聪明,拥抱泡沫的人越来越有钱"似乎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段子,这话在特定时期内确实成立。但这个现象的另一面其实是:警惕泡沫的基本早已是有钱人了;而拥抱泡沫的却大多迫切需要与时间赛跑搏一把去脱贫致富。当然,专业投机者不算,但那门槛可不比巴菲特的路数低。
 
(5月8日)市场现在就是要培养大家这样一种感觉:所有的下跌都是假摔,只要大跌,马上就会更猛烈的报复性上涨,从而带来安全感和信心。不信,没关系,涨到你信为止!说实话,这轮行情的泡沫程度,真的是开眼了,从来没见过,以后还能不能见到也难说了。
 
现在真是走哪儿都能听见聊股票的了。昨晚散步就听一貌似90后哥们在打电话给那头分析K线和形势,今天在车站旁边两个大妈正在分享股市赚钱心得。我2年前推荐股市时没人听,现在说炒股又插不上嘴了,永远被忽略的节奏。
 
按照常理来讲,发财的秘方是说不得的,否则必然失效。但价值投资不存在这个困扰,就算用高音喇叭天天喊,80%的人也不可能感兴趣,因为“不够快”。剩下的2成人里,还会有一半最终放弃,因为受不了不断学习和大多数时间逆人本性的“苦逼体验”。所以价值投资人往往是最坦诚的,因为没后顾之忧。
 
上条谈价值投资的壁垒,可能让人误以为这条路肯定是苦逼一生。其实恰好相反,对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而言,这种方法不但不痛苦反而比这个市场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指数都要高得多。这当然不是说它轻松,但比起其它路数来,价值投资确实提供了一种赚钱和生活两不误,收益与安全兼顾的模式。
 
(6月10日)行情好赚钱容易,憧憬做职业股民的人也开始多起来了。有朋友问我现在转做职业投资如何?我的回答是“别作死”,估计是友尽了。我觉着真立志于做职业投资的,需要自己掂量以下几点:1,是否将投资作为乐趣而不仅仅是因为短期钱好赚?2,有没有3年不赚钱依然生活不受影响的条件?3,是否真正受得了自由?
 
前两条好理解,“真正受得了自由”考虑的人少。当你真的拥有充分自由的时候,如何管理好自己其实是个大问题,否则你的幸福指数未必比上班时候高。真正适合做职业投资人的,最好是那种享受闲云野鹤式生活并兼具强大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人。精神没自由,物质自由了,有时候反而更可怕。
 
(6月12日)以前应该只有熊市才有跳楼的,牛市无非也就是少赚点,撑死了也亏不到哪儿去。但这次我感觉弄不好牛市也会出现跳楼了,现在搞杠杆的是胆子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成功案例”鼓舞下更敢干了。都不用熊市,大波动一来就要命。
 
(6月19日)从赚钱的角度来讲,自12年末开始的为期2年的“明明白白赚大钱”的机会已经过去了,自15年初开始的为期半年的“糊里糊涂赚快钱”的时候也过去了。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年,能赚到与企业经营结果相当的钱就是胜利了,避免被高空坠物砸死是第一要务,投资人的心理预期最好调整回正常值。
 
(7月7日)股价剧烈下跌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是风险极大,但其实价格越低安全性是越高的。这与上涨时候正好相反,每天都上涨给人以安全愉快的感觉,实际上风险却在快速聚集。救市最多也只能缓解短期困扰,最终的问题其实还是价值。以谨慎态度衡量3年大概率可带来1倍回报的东西,泥沙俱下时反而是机会。
 
因管理不当导致的流动性危机解除后,估计政府的市场干预将逐渐退出。上半年的大起大落应该对管理层和投资者都是个教训了,“人造牛市+杠杆赌徒”从来都是通往地狱之门。后市还会反复折腾的,最好的情况就是宽幅折腾个1-2年,那么还可以期待遇到一轮真正的大牛市。如果还走年初的老路,那知道咋办了吧?
 
看了篇“倒在黎明前夜被强平者的自白”,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我是一点儿不同情。口口声声秉承价值投资,全篇充斥的却是“上杠杆,追逐掌握各种内部信息,坚信某某梦某某政策”。哪位价值投资大师或者哪本价值投资书是这么教的?赌博就赌博,愿赌服输。赢了就嘚瑟输了玩悲情算什么?
 
(7月25日)昨天又一位曾经很成功的投资人用高空跃下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投资生涯和人生。这让人唏嘘的悲剧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讽刺的是,投资界的常胜将军和遭遇致命打击的人,最终的感悟却是高度一致的:时间和复利。不同的是,前者很早就认识到并用一生去践行,而后者却需要亲身尝过大败后才幡然悔悟。
 
我觉得,任何被称为天才的人都要很小心,一段期间的顺风顺水往往只是运气的结果而已,千万别被阶段性的惊艳业绩和外界的吹捧崇拜把自己搞昏头了。那些坚信自己就是为市场而生的人,甚至坚信自己具有玩弄市场能力的人,在其信心爆棚的时刻往往正是粉身碎骨的前兆了。
 
(7月31日)现在关于股市的说法满天飞,有坚定牛市继续的也有预言中国崩溃的。在我看来,情况既没有新黄金十年那么美妙也没有崩溃论那么可怕。就中国经济这个“雪道”而言,我依然强烈看好其前景,核心问题只是价格层面的估值而已。每次股市大跌崩溃论和阴谋论都会兴起,就像股市一走牛各种“梦”也来了一样。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看空中国的,认为中国崩溃或者大萧条就在不远处了,那么估值什么的根本不必纳入考虑,甚至连现金和房产也是浮云。唯一的出路就是大肆囤积黄金实物、尽快向海外转移资产,人和钱都跑出去才是王道。股市,一定是为看好国家前途的人准备的,没有这个前提不必谈股市的任何问题。
 
(8月4日)将今年上半年机械对照为2007年大牛市重演的,基本都被埋了。当初甚至都已经出现了按照07年特征精确预测每个版块上涨次序的预言,现在看来其实是又一次被市场先生作弄了。那么,现在市场又被按照历史的哪段行情去假想的呢?其实历史真正反映的一点是:当某种假想的共识越高,也许成立的概率就越低。
 
即使在今年这样惨烈的波动中,又会有几个搞融资的能真正接受教训?曾经在股市中惨败过的人,除了极少数人能真正从灵魂深处反思并得以改变,绝大多数可能都会被证明以后也很难做好。因为真正的惨败一定是源于极大的赌性和极弱的自我认识,这两点不是学识和经验能轻易修正的。秉性,始终将是投资者躲不过去的墙。
 
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高度分工,每个专业领域都有极大的纵深,因此这个年代更难出大师。但在互联网上,“通才”又似乎前所未有的多。从宏观经济到货币政策,从国际政治博弈到国家政策,从大宗商品到具体公司,甚至是每个时事热点,就没他们不懂的。这简直是对“妄人”这个词的最佳注释。
 
威慑的目的是什么?降低对手因误判或投机而导致的实际战争发生的风险。威慑有效的前提是什么?基辛格说过:第一,能力;第二,运用这个能力的决心;第三,让对手知道以上两点。那些呼吁用爱去解决问题的小清新们,你们怎么不用爱去买房还贷呢?
 
知道《三体》最伟大的地方在哪儿吗?不是硬科幻的深邃,不是超级开脑洞的想象力,而是很早就预言了,如果哪天圣母和小清新掌握了权力,那整个银河系都危险了。某种程度上而言,《三体》就是《乌合之众》的科幻版嘛。
 
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我觉得首先是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强迫信仰某种宗教,与强迫不许宗教信仰,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说有区别,可能后者更可怕一些。从意识独立的角度,我个人对任何政党和宗教都敬而远之,因为历史告诉我,一种追求如果成了党,难免党同伐异;一种理念如果成了教,往往唯我独尊。
 
(8月26日)免费发放这个时候的投资秘籍:1,别看各种知名和网络经济学家的宏观扯淡;2,别跟着“股市良心”们起哄声讨体制;3,把时间都投入在研究公司里;4,公司研究的权重依次是:经营周期的初中期,经营的可持续性(N)、至少未来2-3年的增长确定性、短期和中期的赔率(估值)、资产风险低。
 
翻了翻北京目前房价,CBD核心区的一个知名盘现均价约为5.9万一平,125平的三居大概是737万,目前三居的租金是1年15万,出租回报率是2%,而现在1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5%。房价和股价相似,价值看分红(出租收益)而成长看业绩增速(未来社会的预期工资增速),现在房价显然还是以“成长”估值在说事儿。
 
从“成长”的角度考虑,这个价位的接盘对象以富裕中产为对象,目前我认识的40岁上下的朋友有几位到了年薪百万(家庭收入、税前),这个工资水平基本上已经和美国的优质中产阶级接轨了。那么问题是,如果中产的工资水准未来几年难以再大幅上升,中高端楼盘的“成长性”是否还成立呢?估值的方式是否还能延续呢?
 
2015年的上半年,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股神。到了第三季度,原来这个世界还是正常的。散户们就不提了,看了看几个长期数据证明水准一流的基金:赤子之心,2015年截止8月底收益率-11.5%,近3个月-30%;淡水泉成长,2015年收益率+11.38%,近3三个月-25.7%;东方红1号今年来+10.24%,近三个月-9%。
 
(9月20日)看了看上半年行情最疯的软件信息板块的几个标的,万达信息跌到现在以2015年计的动态市盈率居然还高达100PE,而2012年下半年期间其动态PE却只有26PE;石基信息2015年动态PE60,12年底20PE;东华软件目前动态24PE,12年底15PE;启明星辰动态70PE,12年末40PE;数字政通动态43PE,12年最低22PE。
 
【世界的真相】:瑞士信贷的报告显示,只需要3210美元(约合2.04万元人民币),一个人就能跻身世界前50%的富裕人群。而身价68800美元(约合44万元人民币)就能进入世界富人的前10%,不过最富裕的1%人群至少需要拥有759900美元(约合482万元人民币)。而报告指出,这些资产包括财产和股票投资,但不包含债务。
 
中恒集团从超级成长股,到在业绩高峰推出极高预期的“强强联合”,再到突然蹊跷分手,之后宣称回归主业二次成长,然后核心产品业绩大幅下跌,接着实际控制人因违法被控制,最后公告无力还债无法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它完美展示了一个机会主义者的成功与失败。
 
机会主义者的优点是头脑灵活嗅觉敏锐而且敢赌,这往往带来其抓住某个机会突然爆发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但机会主义者的缺点是:因为“太聪明”,所以不会去做需要长期踏实积累的“笨功夫”,总想着“四两拨千斤”,把“长袖善舞”作为主要依靠。所以其轨迹经常是“速成”和“速死”。
 
(9月29日)一个季度过去了,没被砸死的进入下一轮游戏。下一轮游戏的核心,可能又是耐心和平静。魔法时刻的光临,总是以足够的垃圾时间的铺垫为前提。恐惧与贪婪,热烈与冷清,轮回总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也总是客观上提供周期性的超额收益的机会。
 
穿越周期的长期成功是每个投资人的追求,但微妙的是,要达到这个目标,重视周期的存在本身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影响因素。股票的收益在超长期而言基本稳定于西格尔常数,但在特定周期内则呈现极大的不均匀性。经济周期、企业周期与情绪周期的叠加和周期性摇摆,是不容忽视的投资要素。
 
以7%的西格尔常数来计算,投资收益达到翻倍需要10年。但恰当的运用周期因素,收益达到15%以上是可能的。但“恰当”是其中关键。它的含义是:1,了解和承认周期;2,能通过一些指标大体掌握周期;3,知行合一的执行周期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若能再结合较好的对象选择,可望达成较好的收益。
 
在穿越多个周期的视角下,确实是“不亏”是王道。因为牛市,特别是熊末牛初中,谁都能大赚(而且是安心的赚),而牛末到整个熊市能不亏少亏,复利而言肯定是大胜。然而人性实在太可靠,谁都想在一个周期内,甚至是一个周期的特定时间段内赚够就跑。正因为如此,人性不灭周期也就不会停止。
 
在投资里,有些浮盈是从未来借来的,来得快却最终要还回去。有些浮亏却是未来超额收益的保证金,当下不愉快却最终丰收。它们的区分有时候只需要常识。在这个游戏里,荒诞和小概率传奇事件经常占据头版,但常识总是最终收获绝大部分利润,这也算是一种合理和公平的各司其职。
 
(10月29日)看了看几个股票的市净率,在12年大底部区间(非最低点)的市净率大体在2-3倍,轻资产且业绩突出的也不过在4倍左右。到了2014年末小股票的最低点,同样的这几个股票的市净率基本上升到了4-7倍,溢价幅度已经上升了60%-100%。而目前其市净率低的也在7到8倍,高的有15倍。
 
当然PB这事儿要具体看,基于PB=PE*ROE这个公式,若公司的ROE在几年间大幅的上升,且预期其未来可基本维持在高位附近,那么这个基础上的净资产溢价提升则具有合理性。如ROE从原来的13%提升到25%,PE同样在25倍时的合理PB由3.25上升到6.25倍。但若是PE大幅提升导致的高PB,那就另当别论了。
 
人都喜欢回顾自己辉煌的战绩,我也不例外。但我有个习惯,就是定期的要重温下曾经犯过的错误,虽然很难受,但我不得不接受真实的自己,其中有些判断甚至错的离谱。幸运的是,这些错误总体而言未导致实际的严重后果。这其中我认为一部分是幸运,更大的一部分是谨慎和多问一句“如果我错了怎么办”的习惯救了我。
 
价值与趋势是否能兼顾的争论,首先问题的前提取决于你怎么定义价值和趋势?其次问题的实质不在于能否结合而是结合能否带来更好的结果?最后问题的核心其实都不是方法和技术,而是对自我能力认知。
 
(11月11日)自12年末至今,创业板指和中证500的涨幅分别在450%和288%左右,其3年的年复合收益率65%和43%,05-07年上证的3年复合收益率最大为83%。如果以今年最高点算,则创业板和中证500的3年复合收益率为90.37%、62.6%。而深综指创立以来过去19年的复利是15.2%左右,美股扣除通胀后的长期复利为7%左右。
 
补充下其它几个指数12年以来的3年复合收益率状况(分别为最低点到最高点,最低点至今):上证为40.94%、25.35%;沪深300为38.38%、23.85%;深综指为63.24%、45.96%;中小板指为50.36%、33.88%。上证50的数据:分别为32.38%和18.64%。 //@水晶苍蝇拍:补充下其它几个指数12年以来的3年复合收益率状况(分别为最低点到最高点,最低点至今):上证为40.94%、25.35%;沪深300为38.38%、23.85%;深综指为63.24%、45.96%;中小板指为50.36%、33.88%。
 
投资者教育只分两种:一种是自我教育,有意识的主动学习;另一种是事实教育,不断用钱买教训直到开始悔悟。而更多的人注定是不可教育的,就像飞蛾一定要扑火、又像狗改不了吃屎。且当你试图把屎盆挪开时,可能反而遭到狂吠和撕咬。所以,对这类人最好是,不接触,不同情。话糙理不糙。
 
投资说到底就是搞清楚自己的“有所不为和有所必为”。有所不为是避免灾难,有所必为是创造收益,两者看似矛盾实际是一个完整成熟投资体系攻防转换间必然具有的两面。有攻无守往往是忽略了“有所不为”而被贪婪绑架的结果,有守无攻则是缺乏“有所必为”的坚定信念。前者大喜大悲后者碌碌无为。
 
在市场或者个股底部的时候,所有的好消息都是坏消息,没有消息也是坏消息,坏消息意味着还有更坏的消息。在市场或者个股顶部的时候,所有的坏消息都是好消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好消息意味着将有更好的消息。底部大家谈体制,顶部大家谈梦想。底部募集无人过问,顶部发产品抢破头。
 
【永远不变的剧本】最好的底部区间时:体制不变永无牛市!适合长期投资的合理区间时:中国公司都是骗子,a股根本没投资价值;股市走好初期时:股市风险太大,我可不碰;股市大幅上涨后:真的能赚钱啊,赶紧买点儿再说;股市高度泡沫化时:世界是我们的,黄金十年才刚开始,满仓待涨。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龙泽天下2015-11-23 20:46

讨论已被删除

aaa4abit2015-11-23 20:40

讨论已被删除

煊煊煊2015-11-23 20:36

讨论已被删除

慎独20182015-11-23 20:21

讨论已被删除

flyweilai2015-11-23 20:01

讨论已被删除

朱媛2015-11-23 20:01

讨论已被删除

橡木之心2015-11-23 19:54

讨论已被删除

守夜人jimmy2015-11-23 19:50

讨论已被删除

小荷才露尖尖角hz2015-11-23 19:43

讨论已被删除

JasonHK2015-11-23 18:05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