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拐点自然发生:2024年基金投顾策略观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0喜欢:16

$银华天玑-悄悄盈(TIA05031)$ $银华天玑-年年红(TIAA041001)$

什么样的年度策略观点才是有价值的呢?

如果能够直接指导交易并在年内迅速产生超额的正收益,当然是最好的,但这个要求是极高的,每年都正确,都取得超额正收益,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的资产,这是很难的,几乎不太可能实现。

放到整个投资生涯中,年度级别的波动和浮亏是经常发生的。那么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呢?

坦诚的,真实的,系统性的思考,可能会有它的价值?以下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一、感恩和反思的2023年

过去的2023年,我是在感恩和反思中度过的。

我感恩有这么多信任支持我的朋友,我感恩我的家人,感恩各位领导和同事,感恩一直努力的自己。

除了感恩之外,我也在反思,反思主要是两点:

第一、投资研究和顾问工作,尤其是投资策略研究方面,本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年初的时候,是不是过于乐观了?

第二、在宽容方面,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还是有些苛责别人了,再多一份隐忍,多一份置之不理,多一份理解,可能就更好了。

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生活中知足常乐,工作中专注业务本身,简单的做事,做简单的事。

二、2024年个人的愿望

2024年,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到投资研究和顾问本身,能够更加纯粹,更加简单。

2024年,我希望除了投资者和信任我的人,其他人不打扰不干扰。

2024年,希望,转折,就此发生,破晓,就在此刻。

三、年度策略观点:让拐点自然而然的发生

(一)核心观点:2024年A股、港股大概率会走出底部区域并拐头向上,但拐点的具体诱因和时间,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无法辨识;

不如耐心等待,让它自然而然的发生和到来。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主要逻辑如下:

1、技术图形上看,这里是一个明显的底部区域。

沪深300创业板指(粉色)月K线图(2010.08.31---2023.12.29 ,Wind)

技术图形上看,沪深300创业板指进入到底部区域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

沪深300更是历史上第一次连续3年下跌(沪深300 (000300.SH)涨跌幅:-5.20%,Wind,2021.01.04-2021.12.31;沪深300 (000300.SH)涨跌幅:-21.63%,Wind,2022.01.04-2022.12.30),2023年下跌了11.38%(Wind,2023.01.03-2023.12.29);

MACD持续处在零轴之下的时长也是创历史的;

种种迹象都足以表明,这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中长期底部区域。

2、情绪上的低迷需要时间修复。

虽然是中长期底部区域,但真正走出底部区域,看起来还需要其他几个方面的配合。

从成交量的持续低迷以及市场上投资者的情绪看,投资者的情绪修复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或者是更加明确的标志性事件。

3、经济发展步入到高质量阶段。

中国经济到了这个阶段,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深刻理解“高质量”三个字,对于速度的理解,要从规模增长转向效率提升;

这样来说,作为中国经济优秀代表的上市公司,会有强者越强的优势,在各行业格局中,将更加凸显优势。

4、资本市场朝向健康发展。

要看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趋势,尤其是2023年7月份以来的各项措施,既有针对性,也非常及时,年末的时候,也看到了几家财务造假的典型公司,被重罚追责,有关人员被判刑。

我们的资本市场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大概率不是一蹴而就的。

5、美联储降息概率加大,但时间预计要二季度以后。

美元周期的潮汐规律是不容否认的,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展开,新兴市场有望迎来资金流入,出现新的投资机会,预计A股和港股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从相关表态和信息看,即便是最乐观的预计,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可能也要到2024年2季度。

6、房地产、存款利率或不再强势,进一步凸显资本市场配置价值。

房地产的出清可能没有结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预计居住价值才是房地产的核心,在大类资产中,投资价值预计不是考虑的重点。

存款利率方面,经过2023年12月25日新一轮降低存款利率,五大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15%、1.35%、1.45%、1.65%、1.95%、2.00%(中国经济时报,2023.12.29);

理财方面,很多非标理财产品已经不可能再持续了,“保本式”的、“零风险”的这些原本就不正常的产品不复存在,资本市场成为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综合这六个方面,基本佐证我们的核心判断,市场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彻底走出中长期底部区域,只是这个时点不会太早,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妨让它自然发生。

(二)方向很重要,如何选择。

1、精选策略或是核心。

2021年初以来的调整,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调整的节奏和力度都不小,没有此消彼长的情况,应看到,依据成长VS价值的大类风格投资策略,可能在这个时期并不是那么好用了。

而2023年红利策略和微盘策略,以及煤炭、AI等少数策略和行业的逆势表现(红利低波收涨6.45%,北证50收涨14.92%,中证煤炭收涨3.25%,中证数据收涨1.40%,Wind,2023.01.03-2023.12.29),让我们看到,精选或才是核心。

结合我们对稳定性和控制风险的需求,长期正确的基本原则,我们会从长期跟踪的20个方向,不断寻找新的机会。

2、通胀预期要早做准备。

整个2023年尤其是下半年,大家讨论的话题都是通缩的问题,不过,我们应该对于通胀有所预期。

不过,虽然2023年油气和煤炭的表现很突出,但对于其他上游资源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一方面是我们对于商品的了解是不够的,能力不能覆盖;

另一方面,从简单逻辑来说,需求才是机会,油气和煤炭其实走的是供给侧减量的逻辑,其他上游资源并没有看到这种迹象,那么就得考虑增量行业了,有谁呢?

能想到的,就是新能源的上游资源了,锂、钴、镍?

但从长期来说,更有把握性和稳定性预期的,还是基础消费品还有公用事业服务费用,这些方向更值得重视。

3、恒生科技是否会否极泰来。

恒生科技也是已经连续3年下跌了(恒生科技 (HSTECH.HI)涨跌幅:-32.70%,Wind,2021.01.04-2021.12.31;恒生科技 (HSTECH.HI)涨跌幅:-27.19%,Wind,2022.01.04-2022.12.30,恒生科技 (HSTECH.HI)涨跌幅:-8.83%,Wind,2023.01.03-2023.12.29),从2021年2月的最高点11001.78点(Wind,2021.02.18),到2023年收盘后的3764.29点,跌幅惊人;TTM市盈率17.54倍(Wind,2023.12.29)。

应该说制约恒生科技的主要因素还是资金层面,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展开,以及国内南下资金的不断流入,资金层面应该是可以乐观期待的吧?

至于业绩,应该是,从已知的2023年各季度的数据看,互联网等龙头企业的恢复还是可以的。

4、医药医疗能否迎来业绩、估值双重修复(非创新药)。

中证医疗年K线,2004.12.31---2023.12.29,Wind

中证医疗为代表的医药医疗板块,2024年也是要重视的,连续3年的大幅调整(中证医疗 (399989.SZ)涨跌幅:-14.71%,Wind,2021.01.04-2021.12.31;中证医疗 (399989.SZ) 涨跌幅:-25.10%,Wind,2022.01.04-2022.12.30;中证医疗 (399989.SZ) 涨跌幅:-24.25%,Wind,2023.01.03-2023.12.29),有理由对医药医疗保持一定的乐观期待。

不过,我们对CXO创新药板块可能会偏谨慎一些,国外的需求存在一定的风险,而筹码上看,也不如其他非创新药板块换手充分。

5、对半导体、AI、军工的发展和突破保持信心。

不管是AI还是半导体,大的产业方向在这里,经过市场持续的调整,以及世界龙头公司的技术突破,理应更乐观期待。对于国内技术的突破,我们也比大部分人乐观。

军工方面,外部安全需求的增加,基本的关注是非常有必要的。

6、新能源迎来出清再出发?

不管是新能车还是光伏产业,2024年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时间窗口。一方面,真正的产业出清可能会在2024年发生,一些熬不过去的企业,可能会被迫出局;

另一方面,经过连续的调整,一些筹码预计也会在新的一年里被动出局交换。

一个朝阳产业,一个中国有优势的产业,出清后再出发是确定的。

7、其他细分行业,在第六部分统一复盘。

(三)海外市场的机会和风险

海外市场的投资,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基本属于不是那么熟悉和了解的情况,把握它们的投资机会,可能依靠相对简单些的常识和周期规律会更适合一些,毕竟深度研究海外市场,难度有点大。

整个2023年不管是美股市场,还是欧洲、日本、印度甚至越南市场,都表现得相当突出,这里面有多少乐观情绪,有多少基本面因素,并不是我们能够完全理解清楚的。

我们,还是从一般规律和常识去理解,至少这一刻,从1年的维度看,风险可能比机会要大一些,尤其是对比A股和港股潜在的机会。

(四)放弃博弈,多些投资思维,慢了就是快了。

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看,资金量小的时候,是可以尝试一些博弈来提高效率的,但依然要说,那是一个极少数人可以成功的道路。

但当资金量逐步增大,以及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能够稳中求进,在大概率能赢的基础上再追求收益率的提升,更为重要。

这就要放弃博弈思维,多些投资思维,可以通过一篮子基金去实现。

(五)健康、理财、生活,才是全部。

投资理财很重要,但健康和生活本身也是投资的一部分。

虽然40多岁正值当打之年,但已经能够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肩上的责任,需要花精力和时间的地方太多了。

这种情况下,就有很多取舍,比如投资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去做短线,去做一些风险比较大的投机,你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吗?反反复复的操作,提心吊胆的操作,有这个必要吗?

打造一个以基金为基础的一篮子投资组合,或者是基金投顾组合,根据市场周期性波动,动态调整,甚至是权益、债券、现金之间做出调整,对于提高生命和生活的质量,可能会有更好的体验。

(六)主要研究和跟踪的细分行业最新观点

以下是持续跟踪和研究的细分方向,以及最新的观点。

1、中证数据。

中证数据,近5年走势图(2018.12.31---2023.12.30,中证指数)

中证数据静态估值49.43倍,2023年收涨1.40%(中证指数官网,2023.01.03-2023.12.29)。

2024年,我们对AI有更多的期待,对中证数据也有很多期待,只不过,如果能够体现到业绩上就更好了。

目前,我们还是从产业逻辑上重视,从趋势上重视,AI的未来比较乐观。

技术图形上已经没有了均线参考,点位上还是要看2015.88点(Wind,2022.04.27)。

综合来看,指数短期还会随机漫步,何时能够完成见底回升,最终极有可能会跟随整个市场的走势,不过,在弹性方面,AI板块会更加乐观一些。

2、中证传媒

中证传媒,近5年走势图(2018.12.31---2023.12.30,中证指数)

2023年,中证传媒表现得很强势,即便是年末岁尾游戏产业的波折,全年仍然取得19.57%的涨幅(中证指数官网,2023.01.03-2023.12.29)。

对于2024年,有理由对中证传媒保持乐观态度,业绩的恢复,最近这几年持续杀跌后带来的估值修复,都是值得期待的;

中证传媒目前的静态PE是22.55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还是比较合理的。

综合来看,短期消化情绪上的利空后,有望逐步企稳,中长期看,行业会围绕业绩有所表现,长逻辑上还有潜在的一点,就是未来制度的规范,也有利于遏制传媒行业的一些乱象,提高投资价值。

3、中华半导体芯片。

中华半导体芯片,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站在2024年全年的维度去看,对于半导体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不管是国外AI领域的突破,还是突破封锁的国产需要,基本面是非常难得的共振。

从技术图形上看,中华半导体芯片连续回踩2022年10月中旬的低点,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静态PE51.62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结合全球半导体、电子库存周期看,基本上也接近确认周期底部区域。

综合来看,短期有企稳的迹象,修复行情随时有可能展开,长期的投资价值在自主可控逻辑下,会有比较大的期待,需要特别重视。

4、中证军工

中证军工,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估值方面,静态PE45.09倍,2023年收跌11.02%(中证指数官网,2023.01.03-2023.12.29)。

基本面方面,军事的正常采购更新会恢复,国外冲突的多发,也大概率会带来自身需求和出口需求,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导弹、无人机、雷达等方向。

技术形态上看,经过2年多一点的调整,技术上有逐步企稳的迹象。

总体来说,长线是可以期待的,短期可能还要看整个市场的走势,还没有完全确认拐点。

5、中证生科。

中证生科,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站在2024年,看医药医疗板块,确实没有太多的悲观理由,一个持续调整了3年的细分行业,一个需求巨大的基础产业,实在没有悲观的必要(中证生科(930743.CSI)涨跌幅:-14.45%,Wind,2021.01.04-2021.12.31;中证生科 (930743.CSI) 涨跌幅:-27.67%,Wind,2022.01.04-2022.12.30;中证生科(930743.CSI) 涨跌幅:-12.17%,Wind,2023.01.03-2023.12.29)。

中证生科静态PE23.23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技术层面看,月K线上多条重要的均线开始粘合,MACD重回零轴之上,有足够的理由保持积极乐观。

总体上,2024年对中证生科短中长期充满期待。

6、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医疗器械的成分股里有不少优秀的企业,经过持续3年的调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投资价值。

站在年度维度看,对于医疗器械同样是非常值得乐观期待的(医疗器械 (H30217.CSI)涨跌幅:-10.57%,Wind,2021.01.04-2021.12.31;医疗器械 (H30217.CSI) 涨跌幅:-22.56%,Wind,2022.01.04-2022.12.30;医疗器械 (H30217.CSI) 涨跌幅:-13.97%,Wind,2023.01.03-2023.12.29)。

目前医疗器械的静态PE达到了16.30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技术图形上底部区域特征比较明显,但还没有看到明确的拐点信号。

7、消费红利。

消费红利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对于消费红利,有两个基本的逻辑,一个是站在2024年看,对于温和通胀的预期要有所准备,而消费红利指数里的基础消费品是抗通胀的利器;

另一个,消费红利的长期表现非常优秀,稳定性和业绩增长都比较可期。

估值方面,静态PE26.27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技术图形走得并不好看,短期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复苏信心的修复,或者是供给侧有所出清。

综合来看,短期的走势难以预测,需要一些定力和耐心,等待拐点来临。

8、恒生指数

在美元加息和被动退出的影响下,整个港股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连续3年的大幅调整,尤其是2023年,外资对于港股市场的悲观情绪最为甚。

除了外资的撤离影响之外,恒生指数在成分股的更新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很多成分股的成长性和价值值得商榷(恒生指数 (HSI.HI)涨跌幅:-14.08%,Wind,2021.01.04-2021.12.31;恒生指数 (HSI.HI)涨跌幅:-15.46%,Wind,2022.01.04-2022.12.30;恒生指数 (HSI.HI)涨跌幅:-13.82%,Wind,2023.01.03-2023.12.29)。

不过,2024年还是有理由乐观起来的,除了调整的时间和力度足够外,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国内南下资金的持续,全球主要市场横向对比的价值,最终会反馈在盘面上的。

9、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也是已经连续3年下跌了(恒生科技 (HSTECH.HI)涨跌幅:-32.70%,Wind,2021.01.04-2021.12.31;恒生科技 (HSTECH.HI)涨跌幅:-27.19%,Wind,2022.01.04-2022.12.30,恒生科技 (HSTECH.HI)涨跌幅:-8.83%,Wind,2023.01.03-2023.12.29),从2021年2月的最高点11001.78点(Wind,2021.02.18),到2023年收盘后的3764.29点,跌幅惊人;TTM市盈率17.54倍(Wind,2023.12.29)。

应该说制约恒生科技的主要因素还是资金层面,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展开,以及国内南下资金的不断流入,资金层面应该是可以乐观期待的吧?

至于业绩,应该是,从已知的2023年各季度的数据看,互联网等龙头企业的恢复还是可以的。

10、创成长

创成长走势图(2019.01.25---2023.12.31,国证指数)

创成长目前的TTM估值是27.96倍,继续游走在2019年以来最低历史百分位(创成长 (399296.SZ)分位点:3.98%,Wind,2019.01.04-2023.12.29)。

站在2024年,主要成分股中的新能源产业链能否出清,对于指数的走势影响很大,不过由于特殊的筛选机制,创成长指数目前跟AI的相关度更高一些。

技术上看,短期有企稳的迹象,但想真正走出底部区域,恐怕还要有所反复,中长期看,创成长的调整时长不够,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11、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不管是新能车还是光伏产业,2024年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时间窗口。一方面,真正的产业出清可能会在2024年发生,一些熬不过去的企业,可能会被迫出局;

另一方面,经过连续的调整,一些筹码预计也会在新的一年里被动出局交换。

一个朝阳产业,一个中国有优势的产业,出清后再出发是确定的。

目前,光伏产业静态估值11.70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从技术图形上看,虽然调整的时间还不太够(大约1年),但力度可是够大的,从最高点下来腰斩有余;

短期看,有可能会有所反弹。中长期来看,还是要看产业出清和筹码出清。

12、中证中药。

中证中药,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从月K线上看,中证中药的长期走势很好,从2018年底以来,一直保持缓慢稳定的上升趋势,这实在是难得,走得相当的独立。

中证中药估值27.54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基本面上,对于中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应用空间,还是应该多一些乐观。

总体而言,短中长期保持乐观态度。

13、中证农业

中证农业,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站在2024年的角度,对于农业应该多一些积极乐观了,从基本面上看,指数的两大组成部分都有乐观的理由,养殖方面,猪肉价格持续的低迷亏损,无论是企业还是养殖户,都经历了考验;

种业方面,几经波折的转基因种子商业化最终还是落地了,业绩的改善是可以预期的,保持跟踪和研究。

目前静态PE17.20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技术图形上看,短期的调整似乎还需要有一点时间,主要均线的收敛还差点意思。

但中长期的趋势大概率已经可以确认,不妨多给一点时间和耐心。

14、房地产

房地产指数,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对于房地产,2024年我们依然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彻底改变,行业可能还没有真正出清,从基本常识上看,困境反转的时候大概率还没到。

微观上看,从个人卖房的感受,以及对本地债务、房地产建设等方面的观察,这个行业的出清可能还没有完成。

技术上看,房地产指数继续下探新低。

15、科创50

科创50,近4年走势图(2019.12.31---2023.12.31,中证指数)

对于科创50,这种国家战略性重视的产业方向,理应高看一眼,而从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看,总体上还是可以的,也拥有比较大的潜力,经过持续的调整,2024年对科创50保持更加乐观的期待。

技术图形上,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拐点信号,静态估值29.78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短期观察什么时候企稳,中长期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16、央企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到来,一些优秀的龙头国企央企可能会在竞争中凸显优势,这可能会是一个中期的趋势,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央企结构调整指数精选的各行业里优秀龙头企业不同于大部分央企,是有一定的成长性的,我们比较重视。

央企结构调整目前静态PE10.91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技术图形上,有完成触底回升的迹象,可能短中长期的投资机会也随之来临。

17、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金融行业,未来对于责任和服务的要求会更突出,在2023年年底,证监会对个别上市公司的处罚,以及追责负有中介责任的券商,长期来看,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但短期来说,投资者需要警惕违规行为造成的冲击。

技术图形上看,指数走势一般,可能我们需要修正对证券公司投资价值的认识,保持谨慎似乎更重要一些?

18、CS新能车

CS新能车,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上文中已经阐述过了,新能车现在要在产业和筹码两个方面进一步完成出清才可以,目前看,2024年很有可能会看到这个拐点,保持高度观察。

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应该乐观一些的,2023年的出口数据还没有完全出来,但公开数据看,我们大概率是超过日本成为汽车第一大出口国了,其中新能车的优势很明显。

综合来看,短期可能会反弹但还没有到拐点,中长期耐心等待介入时机。

19、中证白酒

中证白酒,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对于白酒,我们一直的观点是逐季观察,逐季度观察相关的销售和营收变化,2024年我们还是这个观点。

从生意的属性来说,这确实是一门好生意,又有品牌壁垒,虽然总盘子在持续萎缩,但品牌集中度在提升,未来也有提价的趋势在,在市场追求确定性的环境下,是有资金认可的。

但从投资和技术上看,29.06倍的估值(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需要什么样的增收来支撑呢?

技术图形上看,筹码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短期可能没那么乐观,但如果真的调整幅度比较大了,中长期的配置价值还是明显的。

20、500质量

500质量,近5年走势图(2019.01.01---2023.12.31,中证指数)

中证 500 质量成长指数从中证 500 指数样本中选取 100 只盈利能力较高、盈利可持续、现金流量较为充沛且具备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这样的编制方案,一方面非常符合当下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筛选出来的上市公司质量会更有保障。

目前静态PE15.04倍(中证指数官网,2023.12.29),技术图形上有短期企稳的迹象,保持中长期的乐观期待。

我是无声,每天坚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个交易日一篇投资观察和思考,

每个交易日一条《基金大复盘》视频,

每周日发布周策略报告,

随时保持高效沟通和交流,一个坚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顾人。

觉得内容有价值,觉得基金投顾组合值得信赖,觉得顾问交流很重要,就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吧。谢谢。

文章精选:

1、终于可以跟投了

2、关于银华天玑---悄悄盈的升级说明

3、关于银华天玑---年年红的升级说明

4、【重要】组合申购/升级教程

5、重归基本面:2023年策略报告

6、徐徐图之,曙光初现(2023年下半年策略报告)

7、向死而生:2023年9月策略报告(第1040篇周策略报告2023.08.27)

温馨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顾组合建议中可能包含银华基金管理的基金产品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产品。请投资者在使用基金组合服务之前,仔细阅读相关协议、业务规则以及策略说明书,充分了解组合详情及该组合的基金配置情况,确认该组合符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投资者投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应遵循“买者自负”原则,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银华基金不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顾服务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为其他投资人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创作者激励#

@大徐子@李海斌情绪指数@基金复基金 @Ricky @i知府@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1-02 13:57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风格分化依然如此割裂,红利风格遥遥领先,创业板指和中证白酒持续调整。2024年,难言整体行情,结构化预计还是主要表现形式。(数据来源:wind,2024.1.2)

01-01 18:46

等待拐点自然发生,可能更好

01-02 12:37

做得不好的时候,少发声,不要透支自己的粉丝资源

“一月份是最好的月份之一,而六月份是最糟糕的月份之一。我可以理解“五月卖出并且离场”何以成为如此著名的股票市场准则。
对”
Ai,半导体,恒生指数,央企,医疗,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