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讲指数,诚E有温度!小伙伴们大家好,这里是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中心独家专栏【平安E周刊】的第62期,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22年最后一周,感谢各位读者一路的陪伴。2023年我们会继续努力,持续为投资者提供优质内容。
10月中旬生猪价格一度高达28.3元/公斤,而到12月22日,生猪价格已跌至17.09元/公斤。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为何猪价不升反降?本轮猪价下跌原因是什么?未来养殖板块前景如何?本期文章或能给你思路。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养殖板块相关的专业名词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生猪:即活猪,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
育肥:指使牲畜增重的养殖过程;
二次育肥:简称二育,指养殖户购买正常出栏健康猪(240斤-260斤)对其进行再次育肥(将其养到350斤左右);
压栏:牲畜已经达到可以卖出的体重却继续饲养,以期获得更高利润;
出栏:将养殖的牲畜卖出。
1、 压栏带来供给压力,疫情影响消费意愿
2、 养殖规模化带来成长红利,2023年猪价预期向好
十一假期后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刷新年内最高纪录,随后进入下跌区间,行业普遍亏损;12月初小幅回暖后继续探底,呈现出旺季不旺的局面。究其原因,本轮猪价下跌是供需两面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1 2022年以来全国生猪均价 来源:Wind
供给方面,生猪增量明显,促使猪价回落。一方面,猪企前期二次育肥和压栏行为叠加销售目标压力,造成年底出栏加速,因此11月、12月价格出现反季节性下跌,从而造成散户恐慌性出栏,加剧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发改委于12月16日表示将在元旦春节期间加大猪肉储备投放,进一步加剧养殖户恐慌情绪,对近期猪价带来下行压力。
需求方面,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初期,居民消费疲软。由于疫情原因,餐饮堂食人数有所下降,消费需求并未得到充分释放,因此一反往年元旦、春节前生猪消费季节性增加的局面。当前各地疫情确诊人数仍在快速增加,在消费不振情况下,短期内猪价仍有下跌空间,预计随着疫情确诊拐点的到来,需求端有望带动猪价企稳。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中化,行业空间广阔。相较于中小养殖户,大型养殖户具备经营调整能力更强,融资方式更加多样化,控制成本能力更优秀,抗风险能力更强等优势。随着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养殖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龙头企业有望享受自身规模扩张带来的成长红利。
大型猪企逆势看好明年市场,明年猪价可期。一方面,从各大猪企全年出栏目标来看,12月出栏数据将延续上升态势。另一方面,近期大型猪企明显增加投融资力度,加快产能扩张和市占率的提升,两方面均反映出猪企普遍对2023年市场持乐观前景。尽管各大猪企积极扩充产能,但据调研显示2023年增加的产能需2024年才能释放,综合来看,在需求端向上恢复空间较大的情况下,2023年猪价预期向好。
相关基金:
$养殖ETF(SH516760)$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涉及畜禽饲料、畜禽药物以及畜禽养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畜牧养殖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以上就是我们【平安E周刊】第62期的全部内容啦,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告诉我们,热度高的我们采纳撰写!也欢迎小伙伴们多多提出建议,我们的专栏一定会越来越完善的。点赞关注,投资不迷路!下周我们不见不散!
风险提示:平安中证畜牧养殖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做保证,相关分析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关意见和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任何担保。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和计算,所有权归中证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不保证指数计算的准确性,也不因此对任何人负责。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今日话题 @淡泊高远 @静静的河 @鱼香基丝 @雪球基金 #布局岁末行情,你看好哪些方向?# #消费主题基金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