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讲指数,诚E有温度!小伙伴们大家好,这里是平安基金ETF指数中心独家专栏【平安E周刊】的第60期。每周一篇,讲讲投资者关心的那些事!
近期防疫政策持续优化调整,新冠常用药特别是感冒、退烧类药品被近期市场热捧,相关上市公司股票持续火爆,有投资者表示“被套”的医药基金终于有望回本。本轮医药行业“回血”势头能否持久?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1、防疫政策优化,需求拉动相关板块复苏
2、短期的“狂欢”or长期前景乐观
3、从医药创新指数看配置价值:估值近两年相对低位,配置价值显现
12月7日,国务院防疫措施“新十条”出台,在检测、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调整,配套政策密集落地,如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抗原检测储备、药店正常运营,成年及儿童患者均可通过居家采用中医药干预治疗等。目前我国出行政策边际放松,叠加冬季病毒传播速度较快,相关诊疗的药物需求将会持续增加,需求拉动行业实现扩容,中药、零售药房、医疗服务板块有望迎来复苏行情。
中药: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中推荐药物包括30家中药企业的独家品种,具有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咽痛、发烧、咳嗽等症状的中药迎来购买高峰。
零售药房:当前全国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国家卫健委提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患者可居家自我隔离治疗,新冠病毒防治药物的市场需求旋即急剧增加。随着各省市逐步恢复“四类药品”在药房的销售,疫情散发区域经营受影响有望减小。在出行政策放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药店客流、销售回暖趋势明显。
医疗服务:2022年全年疫情散发,消费医疗服务被迫停诊、限流。随着防疫措施持续精准化,医院就诊防控影响将逐渐降低。同时如果线下医院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线上远程问诊有望高速增长,互联网医疗或迎来关键发展期。
借助短期政策面和市场需求的提振,医药板块在近期进入了一时的“狂欢”之中,新冠治疗中所需的中药和退烧药需求激增,带动相关药企上涨。近期的这种上涨是否是在吸引投资者“入坑”呢?实则不然。医药板块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底部调整,长期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从需求端看,一是当前我国在部分疾病领域仍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即没有治疗的特效药,这是未来医疗创新发展动力源;二是我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预计将派生更多老年病、慢性病、医疗服务等需求;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健康意识的升级也将带动医美、眼科、牙科等消费医疗需求不断增长。
从支付端看,中国卫生费用占GDP比重仍有提升空间,随着居民人均收入不断上升,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药行业总体规模将会持续增长。
医药板块近期的上涨引来不少投资者的关注,那么此时是否是入场布局的合适时点呢?我们可以参考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931484.CSI)当前的估值水平。截至2022年12月14日CS医药创新指数PE-TTM为21.89倍,位于2年0%历史分位数。在政策预期逐渐明朗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逐步走向稳定的大环境下,板块此时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图1 CS医药创新指数PE-TTM来源:Wind
相关基金:
$医疗创新ETF(SH516820)$ 、$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发起式A(F013873)$ 和$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发起式C(F013874)$ ——跟踪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产业指数,该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医药产业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医药产业的整体表现。经过前期市场震荡回调,当前医药产业链估值已进入较为合理区间。
以上就是我们【平安E周刊】第60期的全部内容啦,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告诉我们,热度高的我们采纳撰写!也欢迎小伙伴们多多提出建议,我们的专栏一定会越来越完善的。点赞关注,投资不迷路!下周我们不见不散!
风险提示:医疗创新ETF(516820)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A类:013873;C类:013874)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做保证,相关分析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关意见和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任何担保。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和计算,所有权归中证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不保证指数计算的准确性,也不因此对任何人负责。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新冠药再度冲高,辉瑞概念领涨# @今日话题 @淡泊高远 @静静的河 @鱼香基丝 @雪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