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厦门资深心理老师朱伟涛:睡眠就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过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专访厦门资深心理老师朱伟涛:睡眠就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过程

朱伟涛

1.朱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您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请问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最大的区别就是面对的人群不同。

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是具有一般情绪困扰的人群。比如因婚姻家庭、恋爱关系、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典型心理性失眠等造成的焦虑或抑郁情绪等。这些人群的特点是具有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依从行高,无论说什么解释什么都能较好的理解和执行。

而精神科医生面对的人群则与之相反,这部分人群往往认知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都比较差,有的甚至完全丧失自控能力。比如精神分裂患者、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和异态睡眠患者等。所以,这部分人群只能去医院精神科就医。

2.很多人遇到失眠问题后往往不够重视,不愿意与心理咨询师面谈,而是选择任其发展。在您看来,心理咨询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帮助呢?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失眠困扰,失眠的痛苦不言而喻。要说到为什么很多人不重视和不愿意去咨询心理老师则与自己对睡眠的认知有关。

就像我在方案里说到的--由于心因是失眠最主要的维持因素,所以某些失眠者认为失眠是难以解决的。他会说"我的内心你们谁也不了解、也控制不了,睡觉时连我自己都控制不住胡思乱想,你们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要改变上述人们对这种“心理不可预知”的固有观念还需要心理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心理咨询认识的提高。

那么,心理咨询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帮助呢?

平时如果你有小情绪、不开心你是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一下呢还是自己闷闷不乐呢!我想很多朋友都会找个倾诉对象吧,这样心情肯定会很快好转起来。而至于失眠等难以自控的心理困扰就更需要专业的心理老师来帮助了。

3.其实我也是第一次了解失眠管理这方面的信息,但很多读者完全不了解失眠管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有哪些渠道可以让我们更多地接触到失眠管理的知识呢?

睡眠管理以及针对失眠的心理技术应用在国内也是刚发展。现在有很多失眠朋友受不了失眠痛苦仍是直接去医院开些安眠类的药物却没有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这还是与其固有观念有关。

其实只要你了解过其他心理咨询的过程(针对婚姻家庭、失恋、学习压力等)就应该也了解针对失眠的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主要都是通过唔谈(有目的的会谈)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不过针对性和技术应用不同罢了。

至于有哪些渠道能让更多朋友了解真正有价值的睡眠管理知识当然还是靠专业的书籍和权威媒体的传播。

4.失眠和抑郁症有关吗?

失眠就是被动的、不可控的睡眠剥夺。所以失眠不仅和抑郁症有关,失眠和任何导致多虑和负面情绪的事件都有关。

还有一个我们容易忽略的因素那就是条件反射,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失眠者向我反应说,自己本来很困很疲倦但是只要回到卧室躺床上就清醒了的原因。

5.您作为心理咨询师一直为他人解决失眠等问题,那您平常也会有出现失眠的情况吗?都是怎么解决的?

不光是我,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出现失眠的情况,因为我们不可能像婴儿般无意识的酣睡!但重点是为什么有人能发展成慢性失眠而有人第二天又恢复睡眠了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易感因素不同,易感因素受基因和后天习得因素影响。

就像这句话“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有的困扰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但是,根据“大脑的可塑性”只要我们愿意主动的去理解造成困扰的原理并通过行为强化训练就能重新习得而恢复睡眠。

这也是我和我的咨询者能够做到“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的原因所在。

6.在您接触到的有失眠症状的患者中,导致失眠的大部分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因为这些失眠呢?(此处可多说一些)

我经常提到:睡眠就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心理过程,只有"知行合一"才能深度睡眠。"知"就是认知,是对睡眠的认识、了解和看法。认知的过程就是产生思维和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情绪和行为。

你对睡眠错误的认知是导致失眠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对睡眠错误的认知又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已经形成了自动化的睡眠认知和行为模式。

因此,要想祛除这种自动化的、被动的、不可控的、与睡眠无关的、甚至是强迫的睡眠认知和行为模式,就必须将这些错误的睡眠认知和行为模式重新带回失眠者的思考范围之中,引导失眠者在理性层面去除这些与睡眠无关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使"知"与"行"合一,真正做到想睡就睡。

7.一说到失眠,大家的办法无不是睡前喝牛奶,数绵羊,热水泡脚等手段,这些方法到底有用吗?

睡前喝牛奶、数羊、热水泡脚等都是产生预期焦虑的种种错误行为而已。这就是对睡眠错误认知导致不良行为的典型例子,如果这些方法有作用的话失眠也不是问题了。

所以说有很多行为我们自己操作不当的话失眠只会越陷越深。

8.很多人感觉到,自己小时候从来没有出现过失眠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失眠的情况出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都是心理意识(认知行为)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年龄越大经历的越多大脑的记忆存储也就越多,所以说我们很难像婴儿般无意识的酣睡了。

9.我们很多读者还是学生,经常需要学习到半夜才能入睡,可明明已经很累了却还是睡不着。平常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这样的情况发生吗?

确实,有很多同学也向我反应过这些问题。

为什么自己很困很累了却难以入睡。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知”与“行”不一与睡眠情境形成的条件性觉醒。

所以要想建立单一的思睡反应就要避免在卧室里学习或做其他与睡眠无关的行为。

如果你已经形成慢性失眠就要及时向心理老师咨询并制定系统的干预方案。

10.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失眠,有什么简单快速能调整好心理状态的小办法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最多的就是一些小情绪造成的急性失眠。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可以找朋友聊聊天、谈谈心,但是千万不要养成自己闷闷不乐的习惯,因为这是一切严重心理障碍的源头。

而如果你用嘴巴"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说"是思想的外显形态(可以看做一种行为)。我们知道行为是可控可观察的,所以只要你愿意说出来,一切都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