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信息财务报表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3

$浪潮信息(SZ000977)$

摘要

浪潮信息紧跟云计算、大数据和AI技术的发展潮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成功转型为云计算、大数据运营服务商,并在全球AI服务器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浪潮信息的营收主要来源于服务器及部件,占业务收入的95%以上。尽管2023年营业总收入略有下降,但毛利率保持稳定,但核心产品仍获得市场认可。

浪潮信息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的份额显著,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三年有所减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不过流动资产的提升和货币资金的增加表明企业具备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同时,企业也获得了政府的补助。

公司简介

浪潮信息是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产品、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拥有8个研发中心、14个生产基地、50个业务分支机构。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不断攀高,传统的风冷散热模式无法满足高效的制冷要求,在这方面,企业获得了300多项液冷核心专利授权,全线服务器支持液冷,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研发生产基地,具有业界领先的液冷数据中心交付能力。

公司历史

1998年10月28日,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浪潮信息)成立。1993年,浪潮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基于英特尔CPU的国产小型服务器。2000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3年,浪潮信息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基于英特尔CPU的国产小型服务器。2010年代: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公司加大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力度,浪潮集团在2010年左右开始由传统的IT产品、方案提供商向云计算、大数据运营服务商转型。2020年:公司AI服务器市占率居全球第一2021年浪潮信息在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1.6%,市场份额达到52.4%,连续五年以超过50%的市占率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目前,浪潮信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浪潮信息继续在AI技术领域取得进展,例如发布“源2.0”大模型,展现了在AI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产品

元脑通用服务器

元脑人工智能服务器

股权架构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是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三大子公司之一,持有企业31.93%的股权。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浪潮集团48.51%的股份,属于省管国企,是公司的直接控制人。

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及其构成分析

2022年以前收入呈现增长趋势,自20年以来收入增速持续下降

企业整体有较强的发展趋势,从2015年至今年复合增长率为23%。凑个2015-2022年收入呈现增长趋势。近3年,企业的总收入在660亿-690亿上下,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658.67亿元,为近三年最低水平。自20年以来营业总收入增长速度同比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达到最低点为-5%。

细分到地区和行业来看主要是其国内主营业务收入2023年同比下降了近40亿元,在产品上,主要是服务器以及部件营业收入下降37.1亿元。企业前10客户商品销售额大部分同比下降超过50%。

近年来,企业收入下降的原因是:2020年以来由于上游 CPU、GPU 等核心零部件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专用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导致出货量降低。

从产品上看,公司主要产品服务器及部件如元脑通用服务器、元脑人工智能服务器、元脑边缘服务器存储等产品占据其业务收入95%及以上,根据 Gartner、IDC 发布的最新数据,公司服务器、存储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全球前列:2023 年,服务器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3 年,存储位列全球前三、中国第一;2023 年,液冷服务器中国第一。其他产品方案和IT终端及散件占比相对较少。

从地区上看,浪潮信息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海外收入包括海外客户的订单以及国内客户在海外交付的订单两部分,2023,公司海外收入达95.47亿元,同比增长1.31%。根据IDC 最新数据:2023 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94 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GPU 服务器占比92%,达到87亿美元;NPU、ASIC 和FPGA 等非GPU 加速服务器占比8%,超过7亿美元,同比增长49%。出货厂商中,浪潮、新华三、宁畅的销售额位居前三,合计份额近70%。其中23年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降低了1.3个百分点,减少了40亿左右的收入。

企业的盈利情况

企业毛利率情况及其对产品研发的影响

企业毛利率保持稳定在11%左右。总体来看浪潮信息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但是2023年企业总体毛利率同比中科曙光相差了16%,并且从15年以来是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一部分原因是企业本身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另一方面,对比中科曙光与浪潮信息产品的毛利率,也可以看出浪潮信息产品本身的盈利能力较差,产品竞争力不强。

同行业对比来看,中科曙光的研发投入远高于浪潮信息。2022年,中科曙光的研发投入为24.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01%。期末,公司投入的研发人员接近3200人,接近员工总数的65%。浪潮信息的研发费用只在5%左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未来的产品竞争力。

同行业对比,浪潮信息净利率较低

根据算力产业链价值分析,服务器是整个链条中价值最低的,这是服务器本身盈利能力偏低的原因。但是同行业对比来看,浪潮信息近三年净利率均小于4%,相比之下中科曙光近三年净利率大于10%且持续增高。

首先是浪潮信息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布局都更广泛。浪潮信息的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服务器部件,近年来占比均高于 95%,2023年服务器及其部件的应收更是达到企业应收的99%,中科曙光则的业务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各类计算机、液冷机房硬件设备等计算IT基础架构产品和一站式通用与行业解决方案,而且有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其次中科曙光通过优化资产及负债状况,降低原材料囤货规模,消耗前期库存,这可能有助于其更好地控制成本,其存货增长率连续三年下降,今年存货同比增速位于历史10%分位以下,低于行业10%分位。同时随着其联营企业利润的增加,其营收也在增长。

浪潮信息来看,2023年有一笔较大的其他收入,较上期增长116.78%。根据2023年股东大会材料显示,其他收益本期较上期增长 116.78%,主要系本期收到的专项补助较上年增加所致。不过2023年其他收益大幅增加,为7.17亿元占营业利润的比例达到了39%的情况仍旧值得注意,尤其是净利率同比前三年维持在相似的水平,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

企业存贷双高情况及其供应链管理情况值得关注

在2021年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了极其大的波动。年报中表示主要是2021年公司加大备货力度,存货大幅增长,相应现金流出增多所致。同时企业也有较强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和产品实力并采取相应弥补应对现金流亏空。现金流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并且可以完全覆盖企业的流动负债。

2015-2023年企业的负债呈现持续上升的情况。2023年,企业短期借款较期初减少 58.59%,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期初增加1603.82%,从1.16亿增加到16.64亿元。长期借款较期初增加 93.63%,其他流动负债较期初增加 807.35%,主要系本期资金需求增加,公司增加债务融资并改善债务结构所致,一方面反映出企业长期信誉较好,另一方面,中科曙光可能会从持续的通胀环境中获益。通胀环境下,货币的购买力随时间下降,导致未来偿还的债务金额在实际购买力上相对较小,实际债务负担和资金成本减轻

导致上述“存贷双高”情况的首要原因是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近3年存货占总资产比重都比较高,会带来比较大额的折旧情况。公司在增加存货方面的投入较大。2023年存货期末较期初增加 40%左右,主要系公司经营备货增加所致,再加上企业营业利润下降,企业面临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但是IT基础设施行业产品生命周期本身较短,新技术的出现会让现有产品迅速过时。究其原因是,企业上游的AI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芯片断供,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不当,企业当前的库存水平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为了寻找替代方案,满足客户需求,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旧有产品的囤货量。

第二个原因是企业需要借款来保证企业的短期流动性。2023年来看,公司为了保证其短期流动性,货币资金从3月的139.7亿减少到2023年9月的95.26亿。尽管公司有大量存款,仍选择借款等方式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潜在的短期资金需求。货币资金期末较期初增加 104.49%,主要受资金需求节奏影响,筹资净额增加所致。

第三个原因是企业正在进行债务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在当前AI芯片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企业面临较大的资本支出,用以扩张生产线、研发新产品或进行技术升级等。同时,根据中国政府网的信息,5年期以上LPR为4.3%,较上一期有所下调。浪潮信息可能是利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大量进行长期融资,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

企业下一步需要进行和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化、及时更新产品线以适应市场变化,否则会导致旧产品销售缓慢,而新产品无法产生预期的销售收入,只会进一步加剧企业存贷双高的情况。

同行业成本情况比较

浪潮信息的成本费用明显偏高

对比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可以发现,浪潮信息的成本费用明显偏高。相比之下,中科曙光毛利额虽然远低于浪潮信息,但是近年来其毛利率保持在25%上下,毛利额也持续上升。

从原材料成本费用上来看,2023年浪潮信息原材料花费为144.2亿元,占据营业成本的22%,相比之下中科曙光的占比为11%。在服务器上,芯片成本占到服务器总成本的大头。长江证券根据IDC数据测算,芯片成本约占到服务器售价的30%左右。

相比于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持续上升,表现想好。根据中科曙光2023年的财报表示,由于供应链趋于稳定,降低原材料囤货规模,消耗前期库存,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

此外,中科曙光在被列入“实体清单”之后,选择了以云服务实现业务的转型与破局,2023年软件技术服务在中科曙光的业务占比在11%左右,其业务在61.79%左右的属于较高的毛利率水平,“政务云”服务优势带来了利润上的优势。

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毛利率的水平来看,浪潮信息的费用整体也是偏高,企业需要进一步控制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水平。从财务费用上来看,财务费用本期较上期减少 343.42%,主要系本期利息支出减少所致。

企业的资产减值相关情况值得注意

企业有较为高额的资产减值情况值得注意。企业的资产减值情况总体保持稳定,处在4亿元上下,但是随着核心利润的降低,在2023年,企业减值的资产占据41%的利润。随着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渐下降,在固定资产的购买决策和经营决策上并没有相应的变化,企业目前的资产减值情况值得注意。

PS:核心利润为营业总收入-成本费用+利息收入

企业其余情况

企业应付、应收和预付、预收等款项情况

近年来企业基本没有预收账款。

企业JDM的销售模式一方面保障了企业快速交付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企业较长的应收账款信用周期。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2016~2018年浪潮信息采购、生产和销售周期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可达3个半月。近年来芯片供应不足也解决了浪潮信息可能需要提前下单并支付定金或预付款项,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这可能导致应付账款的增加。

企业预付账款情况:企业近期有一笔数额较大的预付款项,期末余额前三预付款项汇总额度为820,507,031.85元,占到97.53%,究其原因主要是针对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预付款项增加较多

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财务杠杆较大

对比IT基础设施行业各个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发现,浪潮信息平均资产负债率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企业财务杠杆较大。但是近年来随企业流动资产的提升,企业有足够的货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偿还短期负债。并且由于前述货币资金的增加,企业近2年流动比率目前处在2左右,2015-2023年流动比率基本都稳定在1-2之间,并且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表明企业目前的债务还是可以及时清偿。

ROE趋势

2023年ROE相比于20-22年ROE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从销售净利率上看,营业收入中,服务器及部件销售收入下降,成本中主要是自16年以来产品研发费用持续上升,综合导致了2023年企业ROE下降。 从总资产周转率上来看,结合上述分析,主要是企业的存货增加,但是销售不畅,导致销售收入未能同步增长,进而导致了总资产周转率的下降。

行业和市场分析

产业图谱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上游产业包括芯片,存储等硬件设备制造及软件行业。2022年全年服务器CPU市场份额第一英特尔占比70%,第二AMD占比20%,也就是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根据服务器成本构造表可以看出,服务器的主要成本也在上游的GPU、CPU以及AI芯片。

2023年浪潮信息的毛利润的变动也反映了芯片供应链风险带给企业的影响程度之大,浪潮信息几乎所有的核心关键硬件,尤其是计算及存储芯片目前都还依赖于外采,服务器行业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极其微弱。企业要进一步破局,就需要向价值链上游延伸,积极与下游大厂合作。

行业内竞争者:

服务器行业竞争激烈,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中,浪潮信息占据28.1%。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从2019-2021年,国内服务器行业CR3的集中度从28%增长至55%,年平均增长13.5%。2022年中国服务器行业市场份额中,排名前五的厂商占整个国内市场份额约为67%。

潜在的新进入者:

行业进入壁垒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研发能力,新进入者威胁相对较低。

替代品的威胁:

云计算服务可能成为传统服务器的替代品,但目前服务器仍然是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约3.5万亿人民币,增速为19%,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十万亿元。根据麦肯锡的调研,企业云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需要快速扩大云规模以支持业务增长(60%的高管将其列为主要原因之一)、提高IT效率(43%)、需要更高的云计算可用性和韧性(36%)。这表明企业对云计算的需求集中在支持业务增长、提高效率和增强系统的可用性及稳定性上。所以云计算服务由于其灵活性、成本效益、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安全性等优势,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传统服务器的替代品。

不过由于云计算的隐私问题、网络和迁移成本等问题,在一些场景下,服务器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数据存储在云端,用户可能对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存在担忧。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的风险可能导致用户对云计算的安全性产生质疑。服务依赖于网络连接,网络延迟和带宽限制可能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迁移到云端需要成本,而且云计算服务的按使用付费模式可能使成本难以预测和控制,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买家的议价能力:

浪潮信息对下游企业没有太强的议价能力,其下游企业用户涵盖互联网巨头企业、运营商、AI大模型厂商等各类大厂和政府客户,涵盖国家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等领域,企业没有太强的议价能力。

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技术实力强大:根据“智慧芽”搜索的记录,浪潮信息与服务器相关的专利技术多达13000项,相比同为行业领军企业——新华三服务器相关的专利数量为3740项,浪潮信息的专利数量是新华三的专利数量3倍以上。浪潮在服务器、存储领域申请发明专利4655项,位居全国第一; 在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及应用领域申请发明专利 560项,历年累计6077项,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品牌影响力广泛:作为国内知名的IT企业,浪潮信息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品牌影响力。2015年,浪潮信息采用JDM定制化模式绑定BAT等巨头,运营产品184款、11.5万种配置,个性化订单占比超过80%,供应链复杂度远超过业界水平,带动企业50%-60%的增长,新品的研发周期从1.5年压缩到9个月,甚至可以在3个月内交付样机。百度阿里腾讯的服务器分别有 60%、50%、30%左右由公司供应。在国际上,尽管面临美国对华管制,浪潮信息仍然入围了Gartner全球服务器标杆厂商,在液冷、开放计算等多方面能力获得高度认可

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推出存储、网络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成 “芯—端—云—算”的全产业链布局,不过也需要进一步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劣势(Weaknesses):

供应链依赖:服务器行业对上游芯片供应商依赖度高,如英特尔AMD的市场份额超过90%。同时企业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弱,尤其是对核心硬件的外采依赖性强。所以芯片供应链风险可能导致成本波动,影响利润。

成本压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浪潮信息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较大压力,需要进一步优化生产和管理流程,降低成本,同时企业通过JDM模式快速交付和以量换价的策略导致企业库存增加、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一定的压力

机会(Opportunities):

新兴技术带动服务器需求:全球AI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服务器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国家政策与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中国的国家政策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持,为服务器行业提供发展机遇。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深入推进产业焕新,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业。

国际市场拓展: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浪潮信息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2022年,浪潮信息提供元宇宙服务器 MetaEngine,英伟达则提供模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 Enterprise。浪潮MetaEngine与英伟达Omniverse合作牵手并各展其长,共同攻克新一代虚拟人制作的难点。

威胁(Threats):

市场竞争加剧: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对手不断涌现,对浪潮信息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构成威胁。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更新换代迅速,浪潮信息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新产品,否则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在国家贸易摩擦加剧和地缘政治局势愈加复杂的情况下,芯片断供的供应链风险会导致企业的销量的变动

全部讨论

06-21 09:48

浪潮信息也用 龙芯中科处理器 人家有这个实力做服务器 处理器这块可以用 海光 龙芯中科 飞腾

在国内 浪潮信息说自己是老二,永远没有人敢说自己是世界第一!如果不是美畜打压,浪潮信息今天的收盘市值绝对不会低于1000亿,1500亿也正常!

06-21 06:30

写的很厉害很用心

06-20 18:57

经济下行周期存量市场博弈市场份额大于一切。另外,浪潮信息2023年营收658.67亿元市值553.7亿,中科曙光2023年营收143.53亿元市值599.6亿。到底谁更具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