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服和融服的简单对比:
1、估值水平:
碧服今年估计50亿港币的归母利润,目前对应约6倍PE;
融服估计是8.5亿港币的归母利润,目前对应约8.8倍PE。
碧服相对来看更有优势。
2、与关联公司的独立性:
目前来看二者基本上相当,都非常独立,碧服从股权架构上就与碧桂园集团没有关系,中报业绩会也强调了完全独立,并进行了3个亿的回购。
融服股权关系上是融创的控股子公司,但是得益于良好的治理,二者保持了事实上的独立,融创至今没有挪用融服现金,融服今年已经连续两次大手笔分红。
3、关联公司对业绩的影响:
融服基本上过了这个阶段,目前关联方应收款计提减值拨备充足,去年年底、今年年中两次财报,还分别拨回了一些,没有新增计提减值。同时,融服的非业主增值业务也基本上接近0,非常少,这充分说明,融服已经不再受关联方影响。相反,随着融创债务展期落地、业务的迅速恢复,融服是受益的。
碧桂园对碧服的影响也相对小很多,应收款占比很低,也有不少减值拨备,同时碧服的非业主增值业务也大幅降低,营收占比低个位数,因此,就算碧桂园对碧服带来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是可控的、很低的。而且碧桂园的经营状况、净资产实力远比融创要好,境内展期也迅速落地了,接下来碧服的关联方问题应该不大。
4、成长空间和增速:
目前二者都有大量的合约面积待转化。
融服合约面积3.96亿平米,在管面积2.63亿平米,假设融服不再做任何拓展,在管面积至少还有50%的增长空间。
碧服合约面积16.02亿平米,收费管理面积8.69亿平米(不含三供一业),还有大概一倍的增长空间。
不过,碧服这个合约面积,多久可以转化,不好说啊。
根据双方的指引,未来碧服的营收增速是个位数百分比,顶多10%;而融服大概是10-15%的年化增速。如果母公司业务恢复得不错,增速应该还会更好,最起码那些已经计提掉的关联方减值拨备会大量拨回,非业主增值业务也有可能持续反弹。
碧服还经常剔除一些劣质的在管面积,基数也比较大,所以增长慢些是可以理解的。
5、在管项目的质量
这个应该来说融服更好一些,它聚焦在45个一二线核心城市,收缴率高,单价高;碧服主要还是自己开发的三四线项目,同时有一些城市服务、三供一业之类的外拓,单价低些,收缴率也在90%以上,但略低于融服。
不过好在碧服在三四线的人力成本应该也低不少,所以二者毛利率差异不大。
6、股东回报:分红和回购
融服、碧服这两年都有分红和回购,总体来看,融服更实在一些,去年年报拿出来55%的核心利润分红,今年中报又拿出9%的特别分红。碧服回购雷声大雨点小,虽然这次3个亿比去年高,但还是远低于它的承诺和实力。分红率也低于融服。
以上几点,大致就是二者的异同。
碧服估值是低一些,但考虑到碧桂园还在债务重组早期,关联方业务影响虽然小但还是有的,而且碧服未来营收增速会稍慢一些,分红率低于融服,所以这个估值相对偏低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融服估值虽然相对高一些,但是整体来看还是严重低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正常合理估值,融服的分红率、独立性、良好治理、增长空间和速度、母公司的恢复、项目质量都相对更占优势。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碧桂园服务(06098)$ $融创服务(01516)$

雪球转发:7回复:14喜欢:6

精彩评论

阿企笔记09-19 12:57

看PE就不要扣现金。。

阿企笔记09-19 19:34

不是爽不爽的问题,而是对股东利益的尊重……同时,融创和碧桂园处在债务重组的不同阶段,融创正在触底反弹,而碧桂园可能还在震荡寻底。

阿企笔记09-19 12:54

存量也可以拓展,头部品牌物业市占率还不高

全部评论

省吃捡用09-19 20:33

现在仓位2:1,期待碧服进一步深蹲,加到1:1

wdctll09-19 19:35

这一波遗憾,没有敢买融创

阿企笔记09-19 19:34

不是爽不爽的问题,而是对股东利益的尊重……同时,融创和碧桂园处在债务重组的不同阶段,融创正在触底反弹,而碧桂园可能还在震荡寻底。

wdctll09-19 19:25

两个差不多,不过融创服务分红给力,爽一点

面子不如里子09-19 14:57

上次还看到一个说碧服>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