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锂盐定价是随行就市还是长单?是否可以根据市场报价测算业绩?
大部分是随行就市,因为矿没有完全供应上来,矿比较紧张,所以下游长单基本没签。
产能2.5万吨,Q1产量3400吨,产能利用率不太高?
产能利用率比较低。主要原因一是原料比较缺,二是过年检修。
原料来源?
天齐Q1没怎么代加工 Q1的所有原料都来自市场采购,Tanco和Bikita的矿都还没有进行使用,今年2万吨中的7000吨会来自这两座矿山,剩余的1万多吨会考虑市场采购,市场采购还是比较紧张,富裕的产能会考虑代工进行大部分的释放。
锂
精矿库存比较低,市场采购比较困难?
市场采购都比较低。
公司比较好的改观是:
1)Tanco,1万吨精矿已经从矿山发出来,要求2 万吨在10 月份运到新余。
2)Bikita:实际收购已经完成,5 月1 号共管期结束,已经付款并实行交割并表,后续可能还有一些政府程序在走,已经是公司在做,效率更高一些。
3-4月生产14000吨精矿,共管期约定只允许生产不允许外运,目前准备启运,5月开始陆续运过来。
自有矿的环节主要是运输时间稍微有延长,Tanco在现场有1000+吨,还有2000+吨在清仓,疫情影响稍微滞后。疫情缓和后运力会恢复,整体影响不大。
Bikita精矿不是6%品位?10吨做1吨?
透锂长石是10吨原矿出1吨精矿,今年是6万吨精矿。
Tanco是锂辉石,8吨原矿出1吨精矿,今年2万吨精矿。
Bikita精矿运输时间,何时可以用上?
目前运输 2 个月+国内转运受疫情影响要 1 个月=3 个月,而之前是不到两个月就可以运过来,下半年疫情缓和后时间会缩短。
3季度Bikita的精矿能够用于生产。
产量指引?
2万吨,其中自给7000吨,代加工+市场采购=1.3万吨,目前一季度已经生产3400吨,所以是 1 万吨需要在采购和代加工进行划分,代加工不会超过 1 万吨,优先排序是自给、采购、代加工,有调节的自由度。
代加工收费模式?
矿越紧张,收益率越底。代加工就是富余产能的释放。
Q1 是 6000 吨的产能,但只是用了3400 吨,如果代加工是可以做到 6000 吨的。主要是富余产能释放出来,相对于自有矿山对今年的利润贡献较小。收代加工费覆盖成本后会有点利润(1万元的税后利润)。
代加工是天齐或者雅宝?
市场上没有第三家做代加工,只有他们的矿富余。代加工今年不会超过1万吨,他们是希望公司能多做一些,但是公司优先排序肯定是自有矿-市场采购-代加工,富余产能做代工,但自由度可以调节。
代加工是有 4-5 家竞争,代加工方对品质、下游客户认可做了一定甄别,最后选了2家。
代加工方选中矿的原因:下游企业对公司有认可(做过氟化锂和氢氧化锂,客户比较认可),他们沟通下来下游客户倾向于让中矿做主要的氢氧化锂代加工。
疫情对国内生产和运输的影响?
1)生产没影响,技术工人本身就是相对封闭的(大部分封闭在工厂,当地员工在家住宿),防疫措施比较好,当地也没有大的疫情问题。
海外矿山是放开的态度,没什么疫情影响。
2)主要是运输环节,自有的原料从上海港来,南昌港转运,受点影响但在恢复。辅料没有问题,用量不是很大,有库存可以周转过来。
纯碱、硫酸等辅料涨价对加工成本有影响?
目前加工成本比2.5w高一些,但纯碱、硫酸这些辅料涨价影响不大,主要是天然气涨价提升成本,但也是短期影响,全成本在2.5-3w。
4月生产经营状况?
采购了一些原料,产能释放还可以,有一部分做了代加工。
第三方精矿报价3000+美金准确么?
买不到,国内的市场价4000-5000美金。
3000美金可能是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之后,没考虑市场价口径,可能是天齐和雅宝等的长协价。
原料流传到市场上是什么类型,因为每家的长协都签过了?
目前统计的矿山也不完全,有一些零星矿山的量不大但能产出,通过贸易商销售。
锂盐价格从4月初跌,这几天报价稍有上调至44-45,近期销售端的感受?
近期有点收紧,大家还是观望态度浓厚,特斯拉停产造成情绪影响,目前整体缓和,大家拿货比较积极。
而且前段矿的增长预期还是比较低,环比没有太多释放,所以上涨是情理之中。
今年整体来讲价格不会有过多调整变化,因此公司还是想尽快稳定供应自有矿,从而今年的业绩有基础,其他都是一些增量。
澳矿Q1没有太多增量,大部分增量还是SQM盐湖有一些?
今年从释放角度来讲,1)盐湖释放增量的比例会多一点,天气有变化的区域释放增量多一些;2)产能释放,类似Bikita这种,但是量也不多。
近三年矿源肯定会释放出来,因为现在的矛盾点都在矿源,因此资金和参与度都大大提高,价格主要是取决于矿端和下游需求谁跑得快。
昨天公告和盛新合作的背景?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在津巴布韦登记了6-7个矿权,面积不大,加起来4平方公里,今年准备在现场做风险勘查。
盛新在津巴布韦也有一个不大的矿权,而且津巴布韦他们也不太熟悉,因此希望和公司合作,从风险勘查入手,公司比较专业,他们主动联系多次,希望风险勘查把他们加进来,优势互补。
先从风险勘查做起,是否有深层次合作是后期的事。
产矿的精矿到厂成本?
1)Tanco的到港成本已经从900降到700美元,符合公司预期,后期量大还会再下降,因为是坑道开采+运距长,所以成本高一些。
2)Bikita和公司合作了10年,透锂长石精矿一直是公司负责在国内销售,公司对成本非常了解,锂辉石可研是 525 美元 CIF 成本;透锂长石没这么高,因为选矿成本比锂辉石低,启运后会测算实际成本,大概预计不会超过525。
Bikita扩产进展?
·一直在做,扩产和收购没有冲突,扩产计划有些微调。
1)Tanco本来打算12+18=30万吨,现在18万吨改成了6万吨,变为整体是12+6=18万吨的选厂,缩小的原因是去年的Bikita有一定未知数,只能加大现有矿的产能,但今年Bikita收购确定,因此把Bikita做主要矿源,产量弹性是更大的。
因此Tanco投入减小一些,更大的投入给Bikita。
2)目前Bikita两个项目同时进行:①70万吨对应增加50万吨以上,目前正在调整可研(现场在做可研,这个月能出来),因此是70+50=120万吨以上的透锂长石产能,今年底完成,明年120万吨透锂长石产能完全释放。
②锂辉石公告105万吨,是之前做的可研(如想要建设是可以马上动工开建,但是现在认为105 万吨笑了,所以重新规划设计),目前在做优化(新的 200 万吨设计),公司的想法是200万吨选厂,会在5月确定,明年6月30号完成建设,明年Q4冶炼端就能用上。
·产量释放节奏:透锂长石120万吨对应1万吨LCE:10吨原矿出1吨精矿,12吨精矿出1吨碳酸锂(锂云母是200万吨出1万吨LCE)。
12万吨透锂长石精矿不完全做锂盐,2-3万吨做玻陶,但测算锂盐收入可以一起算,因为利润增长是成比例的。
·自给节奏:1)Bikita透锂长石出1万吨LCE;
2)Tanco是0.3万吨LCE,(Tanco是4-5吨原矿就能出1吨精矿,甚至还没有使用高品位的原矿,因此3万吨精矿对应0.3万吨锂盐);
3)Bikita锂辉石在12月还能供应1万多吨LCE,(200万吨年产能,Q4是50万吨,按5吨原矿出1吨精矿来算是10万吨精矿)。
两个矿要支撑6年的供给。
Bikita锂辉石200万吨原矿/5=38万吨精矿/8=4.75万吨LCE,因此200万吨项目供应大约4 万多吨LCE,其余的1 万多吨LCE 是Tanco和 Bikita 透锂长石供应。
资本开支?后续有融资计划么?
3.5 万吨建设今年启动,明年 9-10 月建设完成,津巴布韦锂辉石运过来就可以在新生产线使用一部分;再加上 120 万吨产线改造、200 万吨新产线建设,一共 20-30 亿资本开支。
3.5万吨是10亿元,2个矿山是2亿美元。
应该会有后续融资计划,5月能定下来,因为可研出来后会上董事会,钱全让公司拿也能出,但比较紧张,所以会考虑市场融资。
今年自给7000吨,假设1吨赚25万元=17亿元+Q1实现的8亿=25亿利润,算下来不太需要贷款?
因为公司明确了进入锂电赛道,并不是拿了2个矿之后就结束,还在寻找资源,近期或者一段时间内不排除有新项目落地,这需要资金;再就是 Tanco 坑采改剥离开采改造也需要资金,这几年大兴土木的地方挺多。
锂这么热是拿资源的好时机么?
这方面是公司的优势,不会做高位接盘侠。
公司在资源端十分熟悉,20 年海外经验经历起起伏伏。
目前产能比较确切稳定的矿肯定是高位。
公司的两个矿基本可以保证6万吨产能释放,都比较划算。
1)Tanco是19年捡底部(锂是白给的,当时主要是看铯矿,而铯也是当时的低位);
2)Bikita也是谈了一两年,所以整体价格也不是很高。
Bikita之前只做玻陶,对电池级不感兴趣,并且存在债转股问题,交易结构非常复杂,不了解的人不敢做,公司发挥了自身优势和20多年在津巴布韦的沉淀,这个项目也是不可复制的。
3)其他的矿再拿肯定是成本会比较高,因此公司拿 7000 多万人民币做风险勘查,主要是在目前的2个矿做外围找矿。
公司战略也在调整,一是把对外技术服务再缩减,相对于锂电新能源和稀有轻金属体量非常小,只保存了一部分老客户和优质客户,精力主要在两个矿找矿增储。
其次是拿一些相对早期的矿做研究勘察来突破资源量,还有一些资源量稳定但没有开发、矿权关系比较复杂的矿山。
短期内在产量大的矿公司不会拿,因为成本非常高。
怎么判断后续矿价?
长期不好说,短期看资本拍卖,皮尔巴拉交割是10月,基本把短期半年的价格定性,因此短期更多趋势是上涨。
Q2的锂盐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矿价还在涨,纯锂盐加工端的利润是否承压?
是的。因为行业产能释放的壁垒在消除,复制性比较明显,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技术难度在降低,没有矿的锂盐厂利润会受到很大影响。
好多公司小打小闹,参股了一些,还是在拿包销权,不是很稳固的合作?
受制于人,行情好的时候会被矿端施压,比如赣锋以前可以拿到包销,现在只能代工,价格不好的时候可以做安全垫。
自产的量?
今年0.7万吨;明年2.5*0.7=1.75万吨(2.5万吨产能打满,自给率70%),这里1)Tanco有0.3万吨,2)Bikita 透锂长石1万吨,3)Bikita锂辉石虽然明年Q4出来,但是冶炼产能不能完全释放,要看3.5 万吨产能何时完成,明年 Q4 对应的1 万吨LCE不一定都能加工出来。
相关链接:
$中矿资源(SZ002738)$ $天齐锂业(SZ002466)$ $融捷股份(SZ0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