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A股新客刘若鹏:破解光启科技价值链疑云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喜欢:5

中国A股市场迎来了一位新客。6月23日,光启集团旗下专注于超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公司光启技术(002625)正式登陆中国A股市场,此番上市,光启共募集资金97亿人民币。在上市前夕,Xtecher对话光启集团董事长刘若鹏,破解外界对于光启的重重疑云。

作者|Dude

编辑|小鱼

网址|网页链接

微信公众号ID|Xtecher

刘若鹏和他所缔造出的光启系,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探索科技边界的伟大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大玩家之间,人们雾里看花,犹疑不定,似乎都在等待时间和未来揭晓答案。

光启,这个以明代伟大科学家“徐光启”命名而来的集团公司,一路饱受争议和怀疑,一路也从未停止自己业务网络铺展和研究领域的扩展。

成立八年,光启的业务领域遍及航空航天工业、新型空间服务、智能装备、智慧城市。业务范围横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创新机构分布在18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过2400人。2016年,光启创始人刘若鹏以个人财富75亿元,登榜“胡润百富榜”473名。

而业绩背后却是疑云重重。

庞大的财富、覆盖五大洲的业务分布,先锋的科技探索并未打消人们对于光启的质疑声。相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炒作概念”这些争议声从未消停。

面对这些争议,刘若鹏积极应对,在他看来外界对于光启的不信任,来自于不了解。

拨开传言的迷雾,Xtecher对话光启科技刘若鹏,看传言之外另一面的光启科技。

触发商业嗅觉

中国A股市场迎来了一位新客。

2017年6月23日,一个超材料背景的公司——光启技术(002625)正式A股挂牌上市,从启动到靴子落地“光启”历时775天。

到底什么是超材料?

超材料是一种与电磁波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技术,可以根据需要“人工定制”出特定物理特性,理论上可以实现100%导电、可以让物体隐形、散射微波、无线电波、T射线等,现阶段主要用于军工领域。

超材料的图解

刘若鹏和超材料的结缘,始于2002年。当时他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混合班,混合班的模式独树一帜,前两年不分专业,课程囊括天文地理等学科,后两年学生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研究。从那时候开始,刘若鹏接触到关于超材料的学科研究。

当年,超材料是一个仅有3年历史的新兴学科,超材料泰斗大卫·史密斯也只是成功地把一个直径5厘米的铜制小圆筒“隐藏”起来。显然,超材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探索。摆在眼前的可能是光芒万丈的大道,但更多的是未知之数。

刘若鹏却决定押注在此。

2006年,本科毕业以后,刘若鹏获得了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超材料泰斗大卫·史密斯。

如果说专注的学术生涯是刘若鹏和超材料结缘的开端,真正改变刘若鹏职业轨迹和让光启团队声名鹊起的则是一篇以刘若鹏和光启集团联合创始人季春霖联合著作的关于“隐身衣”的论文,其成果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并被《科学》杂志评价为过去十年人类最重大的十项科技突破之一。

光启隐身衣

这篇论文除了让刘若鹏和光启团队声名鹊起之外,更进一步触发了刘若鹏的商业嗅觉,他看到了超材料繁荣的商业前景。他不断思考如何将技术产品化。

2009年,27岁的刘若鹏归国,成立光启科技。

公司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名字命名而来。除了表达对徐光启的敬意以外,更多的是希望光启科技成果能像这位科学家一样给这个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和所有的创客起步一样,资金和场地都是让人踌躇的地方。光启的启动资金是刘若鹏向母亲借来的20万元,最初的办公地点是一家鸽子笼般的房子。深圳的夏天40度高温,为了抵御高温,光启的创始成员经常赤膊上阵。因为要做电磁波测试,且电磁波测试需要没有信号干扰,刘若鹏和当时的团队只得三更半夜去一个尚未竣工的地下车库进行测试。测试时候的声响和动作把保安引来,对刘若鹏和他们的团队大喊:“干什么的!”

和一般的创客不一样,光启的创始团队是豪华的科学家阵容。创始人刘若鹏是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博士,师从超材料泰斗、超材料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杜克大学教授大卫·史密斯;创始成员栾琳是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光电子专业博士;创始成员季春霖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统计系博士;创始成员张洋洋是英国牛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

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组建的团队,解决了超材料研究所需的知识架构。从材料、系统、工艺到计算和光电子通信上,打通了超材料的脉络。

“有材料的地方就应该发生变革。”

刘若鹏透露,目前光启的超材料技术已经在一些军用产品上应用,光启希望突破目前材料应用的壁垒,其进展比想象中快。光启现在正在为类似兰博基尼、宾利等豪车提供新型的超材料研发匹配,预计今年内会实现应用。刘若鹏说,车子使用了该材料后有一定的“隐形”功能,同时能够让车身减重,加强车身的刚性,更能保障驾驶者的安全。

此次,刘若鹏坦言,目前光启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怎么把战斗机的材料低成本地转化运用到更广阔的商用市场里,希望做到从战斗机到兰博基尼,一级一级向低层次递减成本。

在外界看来,超材料已经是非常前卫的技术。但这只是光启撕开的一个口子。光启的业务还涉及航空航天工业、新型空间服务、智能装备、智慧城市等领域。

也基于此,外界一度质疑光启的生态圈铺展太宽泛,刘若鹏回应:“从光启的技术或者产品的多样性来看,显得是比较开。但实际上背后的应用和主价值链是集中的。除了技术和技术之间相通之外,另外是我们在商业上集中打造主价值链,因为我们要进入到智慧城市应急救援。这是一个价值链,它不是多个价值链。”

破解价值链疑云

上文提到光启的业务覆盖领域多样化,那么真正能够给光启带来营收的到底是那些?这是外界一直存疑的地方。

刘若鹏给出的答案是,军工和智慧城市是光启的主要营收来源。

在军工方面,光启的超材料应用到许多战斗机当中。此外,光启在军工方面还提供智能结构的支持,智能结构不仅只是机械的结构,实际上分布着各种智能的传感器能够执行任务、指导战斗态势,能够引导指挥中心执行发射导弹等等的任务。

因为和军方的很多合作,涉及保密条例,刘若鹏并没有详细展开讲述光启在军工方面的布局。

他重点介绍了光启在智慧城市的布局。他说,现在很多人贴个二维码就说自己是智慧城市,这样是不够的。光启的智慧城市概念是从城市的安全、安监、环保、出勤、交通,相关的应急方案全方位入手。

提到智慧城市的布局,他分享了光启参与的在贵州举办的大数据博览会。

光启在贵州数博会的现场

数博会汇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参与的企业包括有阿里巴巴、腾讯、华为、戴尔等200家全球知名科技企业,光启是其中一家。

在强手如林的会议上,光启首度亮相“1+N”智慧城市系列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以“云端号”空间大数据平台等系列高科技产品为依托,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智能化的创新解决方案。此外,刘若鹏介绍道,整个数博会的对讲机通话全部都是使用云端号来进行通讯传输,覆盖70多公里的半径,150公里的直径。

光启云端号

刘若鹏还举了一个最能体现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案例。在遵义,光启的传感器遍布全市的山坡、郊野和水下。这些传感器所收集到的信息将一一汇总到云端号。云端号每天实时对城市进行监控、扫描,支持16个局的任务,包括观察交通的流量、观察填埋场的实况,监测起火点等等的城市动态。

刘若鹏说,从3月份到现在,除了几次狂风暴雨、雷电和正常的维修,光启的云端号已经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空中服役了四五千个小时了。在众多的监测数据中,有一个数字把刘若鹏吓到了,就是遵义这座西南边陲的城市,平均每天发生一起火灾。

刘若鹏说:“除了遵义,未来将考虑在深圳、成都进行智慧城市的铺设计划。”

光启和其他入局智慧城市的玩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光启是“执行任务”,而不是在简单地提供一个设备。

对此,刘若鹏进行解释,市面上的玩家可能提供了很多摄像头,能够拍摄到火灾的情况。但是没办法保证摄像头没有盲区。“我们(光启)是确保没有盲区,并且第一时间告诉相关部门第一手的事故信息。等于我们是在和用户共同一起去面对困难,而不是为了简单地满足用户的一个信息需求。”

问鼎苍穹

外界把刘若鹏称为中国的“埃隆·马斯克”。一定程度上,两人不仅在技术领域都有被称之为狂人的共性,并且同样敢于向常人不敢想象的领域挑战。

目前,光启正在研发飞向太空的浮空器、飞行包、飞行汽车和超材料等产品。每一个产品都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科幻小说当中。刘若鹏坚持认为这是可实现的事情。

“目前比较少公司在研发飞机、飞行包、火箭以及超材料,但是与十年前相比,现在制造一个火箭、飞机或者其他飞行器是很容易的。”在刘若鹏看来,这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但刘若鹏强调,在新的趋势面前,摆在面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无论是光启的飞行器还是其他的装备,都是一种新型的干预能力和大数据的收集能力的传达。针对这些平台如何能够形成体系架构,将是光启接下来需要攻克的难题。

提及外界对光启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质疑,刘若鹏保持冷静,并巧妙地给出回应,“外界认为光启科技转率低就是因为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他看不到我们做的东西,不代表我们没在做。”

了解更多最新最in的科技资讯,请关注Xtecher官网(网页链接)及微信公众号(Xtecher)。

全部讨论

永远的灯塔2017-11-29 01:22

哪位解释下港股光启科学为何从264到2.64?

AAA凯利2017-10-11 12:52

先把产品和用户评价亮出来

砂锅粥2017-09-21 19:29

急需证明自己到底是天才还是骗子

潮人坚2017-07-01 14:15

中国的“埃隆·马斯克”

嘉de满仓2017-07-01 10:55

厉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