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责险”走红 光迅科技首吃螃蟹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3

项乾消息:随着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加强,以及科创板开板后对证券市场注册制的推进, 多年来不温不火的“董责险”开始受到上市公司青睐。

据媒体统计,2019年至今,已有37家公司披露投保计划公告或已购买“董责险”。其中,仅科创板上市公司就有13家。

而项乾君(xiangqian066)注意到,湖北上市公司光迅科技(002281.SZ)在8月底曾披露,公司计划为董监高购买合计6万元的责任险人身意外险。经从鄂企公告查询,光迅科技向“董责险”涉足,为湖北省上市公司首家。


光迅科技迈出湖北“董责险”第一步

8月24日,光迅科技公告披露:公司于8月22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为董监高购买责任险和人身意外险的议案》,计划为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购买合计不超过6万元的责任险和人身意外险。

其中,责任险累计赔偿限额为1000万元,每次事故限额500万元。人身意外险保额为100万元。

“董责险”全称为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指将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因过错导致第三者遭受经济损失,依法应承担相应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来承担经济赔偿。

据从鄂企公告查询,本次为高管投保是光迅科技上市10年来首例,也是湖北104家上市公司“董责险”首例。公司购买责任险,或与2017年股东状告上市公司,要求高额赔偿有关;而人身意外险,或与公司经营范围有关。

据天眼查显示,截止目前光迅科技涉及的司法风险共3起,其中一起与“董责险”投保范围相关。

2017年7月15日,因公司被查出关联交易超额未经审批且披露不及时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且披露与实际不符内幕知情人登记不规范等问题,光迅科技被湖北证监局下发警示函。同时,公司时任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还被要求到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

该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大跌。而自2011年3月一直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管红雨,以在此期间遭受了投资损失为由,将上市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约21.9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该案件于2017年9月7日在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立案,但由于光迅科技对法院管辖范围提出异议,该案已于2017年12月20日移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处理。目前,尚无公开信息披露此案审判结果。

或许,正是由于上市公司曾因“董监高”工作失误,导致上市公司需要承担经济赔偿风险,公司在今年动了投保“董责险”的念头。

而从事光电子器件及子系统产品研发生产的光迅科技,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七家全资子公司,其中部分位于境外。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为经常跨国工作的高管购买人身保险,也是情理之中。


近五成科创板企业投保 最高保额达2亿

资料显示,“董责险”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2002年被中国平安等几大险企引入国内。在2002年中国平安推出“董责险”的发布会上,万科签下了首份保单,成为了国内“董责险”的第一买主。此后,北大高科、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宝钢等上市公司也先后购买了此类保险。

由于“董责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高管说错话、干错事给上市公司造成动辄百万甚至上亿元损失的影响,起到给公司高管人员壮胆的作用,一度被称为“将军的头盔”。

但由于A股市场上,一旦上市公司出现问题,投资者多将矛头对准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董监高很少成为索赔对象。多年来,与欧美上市公司超90%的投保率相比,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投保率普遍较低。

而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被投资者提起民事诉讼的不断增多,索赔金额增大,“董责险”逐渐受到更多上市公司青睐。

今年7月科创板正式开板,由于科创板注册制及股价波动更大等特点,“董责险”成了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标配。据悉,截止9月6日科创板已有13家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占同期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6%。

据证券日报统计,除了科创板上市公司外,2019年至今,还有24家主板上市公司披露了投保计划或续保公告。从投保情况来看,保费普遍预算在20万元至50万元之间,年均保额普遍在3000万元至1亿元,最高达到2亿元。@今日话题 $光迅科技(SZ002281)$ $长城证券(SZ002939)$ $中原特钢(SZ002423)$

公司名单来源于证券日报


全部讨论

天月hb2019-09-14 07:51

业绩搞得不好,高管多次搞员工激励计划,解禁就狂跑坑股民,还光吹牛粉饰业绩。
所以高管要买保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