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更两条0910

还有两个小数据想分享下;

第一个直接贴图了;

首先要说的是,东财的总融资融券排行榜存在些问题,比如讯飞的融资和融券余额都能排进前20,但是总榜单里看不到,不过这并不影响总体观察,可以看到融资前20基本完全没ai股,但是融券前20里因为ai长起来的可不要太多;

而这些ai相关票的融券最高点,基本也都是当初股价的最高点,其中旭创和金山的最典型,尤其是金山,5月融券突然从3,4亿跳到了10亿+,然后6月跳到了20多亿,最高点那天高达近30亿,ai的主流股基本全被系统性的空过一遍,而相对他们的市值以及之前的状况,目前融券余额还算正常的只有妇联,海光和讯飞三家;

这个状况是一种全新的状况,翻看新能源的融券,除了宁德和通威(通威也只是刚过10亿),其他的锂矿,电池,光伏,储能龙头就没一个融券上过10亿的,真正上规模操作的也只有宁德而已,而宁德被大面积空,也只是22年以后才有过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便他们在全盛状态的19到21年,也没人系统性上过空单;

至于结论是啥,大家仁者见仁吧,我暂时保留我的想法,不过上图还需要再贴出来一下,可以看到融券总额这一年多基本是保持平衡然后略有下降的,也就是说这不是啥新常态,而是有针对性的情况;

第二个:

用上图这个条件搜索芯片设计行业,有且只有两个公司满足,其中一个看下基本面可以排除,另外一个就是海光了,由于其预付款基本都是购买的芯片,而一般来说行业的产品价格是预付款的3到5倍,所以用预付款可以推算下年的营业成本,然后又已知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从而可以大致推算利润,而这个规律目前其实验证过一次了;

22年数据

23年数据

当然,这种推算还有几个问题,首先,从上图可以看到,会出现“预定的产能尚未执行完毕”的情况,也就是代工方产能不够,那么就会影响推算的利润;其次,就算预付款最后全在预定时间内变成了产品,也还有可能会卖不出去;再次,即便基本面的情况都印证了,这种机构超级重仓的股票其实很难在业绩上有啥太大的预期差,而只能提供一些安全边际的参考而已;

另外,其实那家dpu公司也符合这种推算逻辑,只是他没被系统划归到芯片设计行业所以条件没推送出来,当然,他对于上一段所述的问题,尤其是前两条会更甚之(反倒是第三条不太存在),至于怎么考虑这个问题还需要大家自行决定了。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