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贴0702-中期总结

本周2023上半年正式宣告完结,全a上涨比例近6成,中位数涨幅4.88%,翻倍个股数过百,涨幅超50%个股数421家(以上均为刨除上市不足一个季度新股后数据),其实看整体数据感觉还算不错,但明显能感受到,今年比去年活跃的股民数更低了,至少在雪球和各种微信群的情况观察下来是这样的;

根据东方财富观察机构方向的数据,上半年股票型基金一共2529家,其中今年收益为正的基金占比44%,中位数涨幅为-0.94%,混合型基金共7650家,上涨比例为46%,中位数涨幅为-0.43%,这两个比例都远低于全a中位数水平,可见实操远不如统计数据表现出的好做——事实上我从去年开始就有统计一个数据,假设有人每周都调仓一次且取得当周的全a中位数涨幅,则去年全年跑下来收益率为-43.6%,而今年这个数据也并没有转正,半年结算时仅为-2.5%——这个假设虽然极端,但也能让人更好理解很多散户这两年持续离场的主要原因了,去年除了4月底那波的新能源持续了3,4个月时间,其他时间基本都维持着无主线混乱轮动的状态,而今年则是旱的旱死涝旳涝死,除了1月有一波集体性的指数行情以外,其他时间只要你没买ai或者中特估(中特估最近两个月也基本归于平静了),乱操作还不如猴子投飞镖然后趴着装死;

从涨幅榜前30情况来看,首先要注意的是,直到现在还没超过200亿的公司占了18个,而起涨点超过200亿的则只有两个,可见小盘股在今年的强度;而观察行业,除中航电测(重组),四川黄金(半年次新),万辰生物(转型零售)这三个以外,其他全是泛ai相关的公司,算力(包括芯片光模块算力租赁等),应用,游戏,数据,机器人等等,尤其夸张的是,涨幅前三名全是光模块;

而翻看跌幅榜则更有意思,除了茫茫多的st股,跌幅榜前30名仅有的5家非st股分别为昱能科技(微逆),安奈儿&全聚德(新冠乱炒的概念),中国中免拱东医疗,正好对应今年最惨的几个板块——新能源,消费,医药医疗——就我自己的认知而言,我对新能源整体继续维持已经见大底但是整体短期涨不起来的判断(所以市场选的最强细分又是新领域的黑科技),中长期这版块仍然还是最有竞争力的板块之一,但需要去寻找细分机会,而医药医疗状况也比较类似,且下跌的时间更长,去寻找能构建新增量以及不受医保控费影响的领域是关键,至于消费,除了少数很难预判会从哪冒出来的新消费可能会有大的机会,大部分公司应该会面临超长期无法新高的窘境;

造成上述涨跌幅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如年初我提到的那样,放开并不能带来经济好转,另外则是全球的增量停滞以及外部摩擦预期导致资金疯狂地追逐新增量,再加上基金本身的囚徒困境,从而造成热门概念板块鸡犬升天;

而对下半年进行推测,海外的加息步伐已经走到末端,国内的刺激力度可能还会变大,整体的水位不会下降,但地产不可能强刺激导致国内短期经济强复苏的概率为0,个人认为市场局部牛市,板块轮动的态势还会继续,ai作为主线板块的地位很难动摇,其他的低位板块需要用业绩或者新的增量故事来打动市场(但即便如此可能不少个股还是会跟上半年似的走脉冲行情,难言持续性),整体氛围不悲观,但也不太容易搞出强持续性指数行情;

就我个人而言,我今年几个账户的表现也很奇葩,最好的那个上半年翻倍,而差的则甚至还在亏钱,综合下来收益也只是个几倍全a中位数的水平不值一提;不过比较舒服的是,从20年以后我一直没再进行过集中个股仓位的操作,因为一直感觉没有太好的契机,而今年4月底一波杀跌后,我逐渐重新开始了一波集中持仓,按仓位顺序即大模型-眼药-半导体&ai-xr-能源,前三大仓位加起来就超过了100%,而目前来看,持仓体验也还算不错,一直维持着东边不亮的态势,本周这种第一重仓被杀10+的情况,整体收益也还是正的;就目前而言,我对前三大仓位的持仓周期的预期都在1到2年左右,而收益预期也非常高,等明后年再来看看这波能否重新复制下19到21年的3年10倍吧;

最后再说说对短期的预期,7月毫无疑问要重新进入一波无明显主线的混乱周期了,短期市场的热点因为风格漂移的问题去到了机器人(好几个都是汽配&机器人双修),新能源等方向,而随着中报预告的披露,不少低位的板块估计也确实有一波走强的机会,如果真要信,请尽早信,别等着涨太多再去追,而ai这边半年报不管是光模块还是应用或者模型都很难有所体现,最快的那几个也得q3见了,所以会维持之前一两周对板块震荡的判断(不过最近杀跌幅度非常够意思了,再叠加下周开始基金可以开始往回移仓,阶段性的暴力反弹可能会出现),而且说不定时间会持续到8月中旬以后,不过就我自己而言,我手速太慢,就不太考虑这些麻烦了,安心持股等待下一个事件节点。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