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电力」只涨不跌的公司真的存在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38

长江电力现在能买吗?

长江电力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公司,2023年受益于资产注入、投资收益增长与财务费用下行,公司盈利稳步增长,在过去三年的熊市期间,大幅跑赢市场,为投资者提供超额收益。我认为这种大盘涨它也涨、大盘跌它还涨的抗风险能力,是维持当前长电高估值的核心逻辑。

一、个人点评

1.1、综合评价

公司商业模式简单,不受宏观经济影响,现金流充沛,业绩与股价非常稳定,要说什么公司我们能持有一辈子,那么长江电力绝对是可以与茅台掰掰手腕的存在。

1.2、财报数据简表

二、公司简介、股价与估值情况

2.1、所属行业特点

水电行业拦河蓄水,来水发电,卖电收钱的商业模式,看似与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收租行业的商业模式类似,靠流量赚钱且具有流量上限,但其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因为上述企业所依托的人流量或车流量,多少会受到经济、环境、其他替代品竞争的影响,而水电行业靠水发电,除了老天爷以外,基本不看其他因素的脸色,因此经营异常稳定。

从大电力行业来看,各种发电方式各有缺点,比如火电不够清洁且受煤价波动影响、太阳能或风力发电不够稳定、天然气发电不够经济,而水电将清洁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三样儿全占了,唯一缺点只是受制于水力资源的上限,具有发展天花板而已。虽然没有想象空间,但水域排他性,也使得水电企业不用面临同行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大家各自赚自己流域的钱,互不打扰,确定性极强。

并且水电行业的经营也非常无脑,来水量、装机容量、发电量、电价等数据清晰可查,不受管理层能力影响,在财务报表中也不会有隐藏雷点,每年经营稳定现金流充足,分红率较高,因此水电公司拥有以上几点优势,也往往被市场看作是“类债券”属性的股票投资产品

水电企业采用先投入后产出的模式,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拦水坝等工程建设,与发电设备采购,建设周期长且建设期内不产生任何回报。就比如三峡工程的建设期长达17年,总投资高达2035亿,要知道这可是上个世纪的两千亿啊,所以在财报中,水电企业呈现高固定资产、高负债率、高折旧、高利息支出的特点。

当发电站建成后,靠水资源发电成本极低,每年占总成本50%以上的折旧是最大的经营成本,但它只是会计数字而已,并非真实的现金支出,因此水电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极好,过去5年净现比平均达到净利润的1.72倍,赚的都是真钱

长江电力2023年净利润280亿,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高达650亿,就很吓人。

而且按照折旧的计算方法,长江电力的挡水坝折旧年限为40-60年,发电设备约为18年,但按照设计使用年限来看,大坝高达150年,发电机组一般用个30年以上也问题不大。所以说等到折旧到期,就会继续释放利润,反映到财报上,就是公司营收稳定,利润缓慢上涨。

当然这里要提一句,由于折旧本身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影响不大,所以公司内在价值并不随着折旧减少导致的净利润数据上涨而增长,要特别注意!

除了折旧以外,水电公司第二大成本,来源于每年还本付息的财务费用,近两年长江电力的利息支出高达总成本的30%左右,可以说债务成本是水电企业的主要支出。

这里还是要多说一句,因为通货膨胀会稀释债务,所以看似很重的债务总额,在若干年后回头看,也就一般般,三峡大坝当年建设花了2000亿,要是放在现在,可能2万亿都不一定够用。

所以说时间和通胀是水电企业的好朋友,随着债务被稀释、债务总额和每年还款金额不断下降、用低息债务置换之前高息债务等趋势,水电企业的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会缓慢增长,这部分成长与折旧不同,会真正带动公司内在价值的提升,毕竟资产总额不变,债务变少了,股东权益就会增加。

竞争格局方面,不同水电公司占据不同的流域,相互也不存在竞争关系,火电依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2023年发电量占比超过70%,未来火电一定会被清洁能源发电缓慢替代,这一过程需要几十年,因此水电不会出现发出电但卖不出去的情况,综上所述,水电企业ROE稳定,分红率高,没有存货,账面也不需要太多现金,真是一个顶好的行业。

最后再聊聊水电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我国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约6.87亿千瓦,当前已开发3.71亿千瓦,开发完成度约为54%,主要河流中下游的优质水电资源基本已经开发完毕了,剩余水电资源大多集中在西南地区,如金沙江、大渡河、沧澜江的上游,从地理格局来看,开发难度大,且距离主要用电区域华东和华南地区较远,输电距离较长,因此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均较高。

华能水电国投电力川投能源等公司,均有规划或在建的水电站,这也是许多投资水电的股民,更愿意买这几家公司的原因,看中了未来的成长性。

对此我个人的看法是,水电站建的越晚,难度越大,区域越偏上游,那么建设成本更贵,且未来运营成本也更高,从资产端来看肯定没有长江电力的资产优质,如果只看利润和现金流的增长,是比较片面的。

另一方面,长江电力每年赚的钱除了用于还债、发股息外,剩余部分就拿去做股权投资,后面我也会讲,长电本身就拥有像国投电力川投能源、云南华电的股权,因此买长电就等于间接买那些公司了

2.2、公司战略分析

我认为未来水电资源的开发节奏将会逐步放缓,毕竟好开发的都建的差不多了,剩余难度大的,可能在综合性价比方面,就没有那么高了。

我不知道未来在长江流域,是否还有新的水电站建设计划,目前并未查到。因此从长江电力的发展战略来分析,想要在资产端继续扩张,可能只剩下三条途径:

其一是提高现有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这一点在公司年报中也查到了相关内容:“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机组装机容量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向家坝水电站扩机项目取得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意见,葛洲坝水电站扩机项目积极推进前期研究工作”。

其二是拓展海外市场,2020年长江电力用35.9亿美元收购了LDS公司——秘鲁最大的电力上市企业,当然这是在三峡集团的统一指挥下操作的,未来境外水电资产的开发、投资、运营,可能会伴随一带一路政策,在友好国家逐步展开。

不过像水电站这种重资产项目,在境外的话,风险就高了许多,作为长电股东,我更希望它稳妥投资,千万不要冒进。

其三是投资入股其他优质企业,并积极布局其他新能源业务板块。这些长期股权投资,可以为长江电力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并且随被投企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同时长电也在积极布局其他新能源板块业务,比如筹划水风光储一体化能源基地项目等等。

总结下来公司的战略并不复杂,内在动力——挖掘自身产能潜力,外在动力——每年有多余的钱,就出去买优质股权,把低价值的现金换成高价值的股权,没准几十年后的长江电力,会转型成为一家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也说不定。

这种战略下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样简单清晰,每年发电赚回的收益,首要用于还债和分红,也就是偿还筹资活动,剩余部分用于投资活动,不需要留现金,因此现金等价物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这里点名批评一下茅台,同样是躺赚的优秀公司代表,账面上趴着740亿的现金和1050亿的拆出资金,这1800亿干点啥不好呢?茅台也没经营风险,不需要留这么多现金吧,买点五粮液泸州老窖的股份不香吗,甚至买回自家股份,肯定也比现金价值高啊。所以关于剩余利润的投资和使用,茅台真应该跟长电多学学。

2.3、赚钱的业务有哪些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运营公司,长江电力的资产相当能打。从规模角度,旗下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170万千瓦,其中5座规模位居世界前十:三峡第一、溪洛渡第四、向家坝第十,2023年初注入的资产白鹤滩第二、乌东德第七,水力印钞机实至名归。

更厉害的是,从地理位置来看,长电6座电站距离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更近,在输电距离和成本方面更有优势,且电站位于长江干流的中下游,来水相对稳定,在六库联调的体系下,发电效率更高。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六库联调。水力发电有一大特点,被称为多极增厚效应。首先,水电站的发电量取决于来水量,而单座发电站的发电总量是存在上限的,当来水量超过电站的最大发电能力时,多余的水力无法转化成电能,就会白白浪费掉,因为上游来水的不规律性,这种水力浪费无法避免。

但如果同一水域的上下游分别建设几座电站(也可以理解成水库),就可以根据降雨情况,错峰调节,下雨时上游存水,不下雨时上游放水,使得中下游电站时刻处于高来水量,又不超过自身发电能力上限,从而提高整体水力发电效率。

因此开始六库联调后的长江电力,其业绩稳定性会进一步提高,且发电效率的提升也会带动业绩进一步上涨。

除了水力发电业务外,长电积极布局抽水蓄能业务、风力光伏储能业务、配售电业务、投融资业务以及国际业务,努力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上图可知,长电的营业收入基本保持稳定,23年大幅增长是由于注入了新资产,同时营业成本(折旧是大头)、利息费用也大幅攀升,所得税没涨反降是因为新投产的水电站项目,享受“三免三减半”政策(前三年免征,第四-六年减半征税),以及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除了主营业务外,长江电力的投资收益也是很可观的,这部分提供了32.7亿的利润,并且未来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股权投资收益也会逐步提高。

从资产的角度来看,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创造投资收益,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在建工程提供水电主业的稳定现金流,利润来源清晰易懂。

2.4、未来盈利增长测算

长江电力之所以股价表现稳定,就在于它商业模式简单,无论是收入端还是成本端,基本都已被研究透彻,没有惊喜也没有暴雷点

从收入端来看,水力发电公司的业绩主要由当年来水量、电站总装机容量、水力发电效率和电价综合决定。以上四点基本都很稳定,来水量可能受气候变化影响,但降雨量波动可以由长电“六库联调”来调节;装机容量是明牌,发电效率提升到一定程度后也会趋于稳定;最后一项电价,反而未来有一定的增长潜力空间。

之前我的文章也提到过,近两年有一波基础服务涨价潮,无论是水电煤气,还是高铁出行,都在默默涨价,其本质原因是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原来依靠土地财政收入不断补贴公共服务亏损,让利于民的模式难以维持,只能通过缓慢涨价,利用市场寻找新的平衡点。

所以综上所述,长江电力收入端相对稳定且很好预测,未来也有一定的涨价预期,我们保守测算,只要水力发电售价不涨,那就默认它的营业收入是一个固定值即可。

收入端的另一大来源,是股权投资收益,长江电力每年的利润,除了用于偿还建设贷款本息与分红外,就是用于投资其他水电公司的股权,因此随着投资量不断增加,公司的投资收益稳定增长。

从成本端来看,固定资产折旧、利息支出和税收优惠是三大变量。公司当前固定资产原值6150亿元,累计折旧金额为1700亿元,23年支出利息127亿元,至于税收优惠我无法估计。

简单估算的话,假设每年长电主业营收保持不变,投资收益增长影响总利润的2%,折旧和利息支出的逐步减少增厚约1%的利润,近5年税收优惠平均增厚3%的利润水平,短期业绩增长应该在6%上下浮动。长期的话随着税收优惠取消,会下降到3%的平均增速。

其实增长空间还有很多,现在大环境是利率走低,公司可以通过贷款置换的方式,逐步将前些年的高息贷款利率降下来,从而降低成本。收入端的话,无论是未来电价上调的预期,以及装机总量扩容带来的增长,都会增厚公司业绩,长期股权投资也会随着总量的增多,加大对业绩的影响幅度,所以公司未来的增长空间肯定是有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零增长公司

三、估值分析

3.1、股价与估值走势

长江电力近10年的股价走势,就是一个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能这么优秀。按月来算,每次回调最多半年就会再次上涨,不断新高,公司股价在一个狭窄的箱型通道中,震荡上行。

特别是2021年至今,公司股价始终维持强势,在沪深300指数持续下跌的同时,长江电力逆势上涨,像我这种长电迷你股东,真的是做梦都会笑醒。

不要看按照长电3年间上涨25%来计算潜在收益,也就8%不到,而是要看它相对于宽基指数的超额收益,就拿沪深300指数为基准,那么长电三年来的超额收益率高达60%以上,这份成绩在熊市中非常亮眼。

现在长电还能买吗?我想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对此我的判断是,熊市闭眼买,它绝对能跑赢大盘。牛市可以买,虽然它的涨幅大概率跑输大盘和热门股票,但也会维持缓慢上涨的状态。低风险就是它最大的投资价值,而拉长视角它的收益也会超过A股95%以上的股票。

估值方面,长江电力的估值在水电股中处于中游,与自身相比,无论是PE指标还是PB指标,均处于高位。过去三年熊市,像长电这种优质防守标的,受到了市场资金的追捧,大概率也处于超买和基金超配的状态,未来随着股市回暖,长电或面临估值回调也说不定。

从股息率角度来看,长江电力多年以来分红稳定,常年保持在3%以上,大多数时间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因此也可以把投资长电当成一个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下限保证年化3%的股息收益,而上限随股价不断上涨,年化高达10%以上。

另外长电的股价和股息率走势,呈现明显的反比关系,如果做波段的话,可以参照股息率相对位置反向买卖,可能也是个不错的策略。

3.2 估值探讨

估值部分内容为「zs星球」专享内容。

四、附:年报数据表格

(完)$长江电力(SH600900)$ $红利ETF(SH510880)$

全部讨论

06-09 05:34

好文🙏🙏🙏

05-14 20:20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