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正赢家都是赚自己认知的钱!不同的人对民生银行的认知是不同的。我们相信民生银行的明天更好,所以才继续持股,后面也会接受自己认知的对现!民生银行已经进入平衡发展阶段,不管对公不良处理进度如何,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这是个人对民生银行的认知!
今年3月,民生银行在年报中披露,该行已启动“2021-2023年”零售转型三年规划,即以“建立技术驱动的特色零售金融、打造基于客群细分经营的标准化客户体验、提升品牌美誉度”为主策略,以提升客户体验为主线,做大基础客群,强化零售专业统筹,构建标准化、专业化零售支撑体系。 银行零售转型从来离不开数字化底座的支持。在民生银行的零售业务三年规划中,“在C端、B端、G端场景化支付实现重点突 破,拓展批量获客模式,深化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运用”、“深化数据营销”、“践行全渠道战略,提升客户体验”等成为关键词。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民生银行今年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不仅挖来了不少优秀人才,对内也积极启用人才,并在信息科技部率先落实了薪酬体系改革。 具体而言,该行在过去一年根据前中后台不同的岗位,制定出各个岗位员工的固定薪资与浮动薪资的比例,来体现不同的岗位价值,确保专业人才在专业领域独立承担责任,这一岗位定价的制度改革率先在该行的战略客户服务领域和信息科技部实行。
根据民生银行三季报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零售业务营业收入535.92亿元,同比减少0.28%,在其对公及零售营业收入 (非总营业收入)中占比43.45%,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民生银行零售客户数1.1亿户,比上年末增长418.22万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2.0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26.10亿元。沉疴弊病根难除
作为国务院特批的第一家股份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特殊使命,其创始股东包括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卢志强的中国泛海集团、王玉贵代表的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以及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等曾经无比辉煌民营财团。但随着这些财团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复杂股东结构逐渐转为民生银行发展的拖累项,该行的关联交易风险也成为备受市场关注的问题。
就在11月30日晚间,民生银行董事会还通过了两项关联交易决议,分别给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和卢志强的中国泛海集团提供184亿元 、216.05亿元授信额度。 其中,给中国泛海集团提供的授信并非新增,而是根据2020年5月民生银行提供给该集团的224亿元授信进行的减额续授信。该笔1 年期授信本应于今年到期,民生银行此次将该集团授信续期了2年。
公告称,前次授信期间,中国泛海集团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在武汉和美国的地产项目全面停工,资金链紧张,履约能力有所下降,集团内部分企业在民生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出现了临时性逾期、欠息情况,该行表示“已对中国泛海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
根据该行三季报,截至9月末,受到债务纠纷影响,中国泛海集团及关联方年内已被动减持该行约2.7亿股,在该行的持股比例由减持前的6.94%降至6.33%。
事实上,民生银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这样一边消化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一边进行的。今年3月,该行在年报中披露去年全年归母净 利润同比减少36.25%,及至9月末,该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持续出现“双降”。根据民生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54.87亿元,同比降低4.93%;实现营业收入1306.35亿元,同比减少126.86亿元,降幅8.85% 业绩表现不佳的冲击下,该行股价也步入2015年以来的至暗时刻。11月中旬,该行A股每股股价盘中曾触及3.86元,创下近6年来新低,随后该行A股每股股价一直在4元低位徘徊。
在民生银行今年的股东大会上,该行董事长高迎欣坦言“压力很大”,这一压力不仅来自于内部改革带来的“阵痛”,还来自于外部股份行之间竞争加剧,和正处在转型变革期的行业大环境。他数次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商业银行需要追求长期稳健、全面平衡的发展,民生银行近一年来启动多项内部改革措施,均是朝着这一目标努力。“但这可能不是1年就能见效的,我们希望3-5年里能够见效。”他称。
责编:战术恒 $民生银行(SH600016)$ $平安银行(SZ000001)$ $邮储银行(SH601658)$
股市真正赢家都是赚自己认知的钱!不同的人对民生银行的认知是不同的。我们相信民生银行的明天更好,所以才继续持股,后面也会接受自己认知的对现!民生银行已经进入平衡发展阶段,不管对公不良处理进度如何,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这是个人对民生银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