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牧原股份财务真实性之常识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37回复:415喜欢:58

$牧原股份(SZ002714)$           $正邦科技(SZ002157)$           $温氏股份(SZ300498)$          

正邦亏损182亿~197亿;新希望亏损86亿~96亿;温氏亏损130~138亿;牧原盈利65亿~80亿。

这个业绩是不是非常逆天?让人直觉认为不像是真的。为何,全行业绝大多数养猪企业都亏损,你牧原就该亏损才对,总之如果不亏损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是吗?

来,我们假设牧原在造假,牧原虚增了利润,同时牧原也向银行借钱,而且也向二级市场募集资金,这些加总金额大概在1000亿元,那请问牧原通过什么财务科目计入这1000亿元?

计入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显然不行,因为生猪销售几乎就没有账期,绝大多数是现款现货,好,这个科目行不通。

计入现金资产科目?也行不通,因为虚增现金很容易露馅,为何,审计机构只要核实一次就一清二楚,好,这个科目也行不通。

剩下可以安放大额资产的科目只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而且这些科目是容易出问题的大户,那好,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截至2021年三季度,牧原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总额在1000亿左右,那么这1000亿的固定资产能否虚增吗?显然也不行,为何?牧原的固定资产就是现代化的养猪工厂和设备设备(生物性资产),请问如果这些实物资产有虚增,审计一查一个准,2021年9月26日,河南省证监局通过双随机抽取方式抽取出牧原股份为年报审计目标,意味着牧原股份的资产的真实性、客观性、公允性将被进行一次严格的审查,如果有虚增资产,是非常容易查出问题的,再者公司也聘请了第三方审计机构也对相关事项进行专项核查,结论均为未见异常。看来,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也不能造假,太容易露馅。看来存货可以考虑一下,看看存货能不能造假,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存货很容易造假,没有这么多存栏,牧原可以虚增存栏,问题是一轮生产周期6个月下来,如果是造假,请问牧原每月的生猪出栏数是怎么来的呢?存货可以搞不清,但是每月不断增长的生猪出栏数是怎么来的呢?要知道,生猪的出栏也纳入国家统计的,相关部门也会核实牧原的生猪出栏数量,看来虚增存货也行不通。

那请问牧原可以通过哪个科目来安置这1000亿的资金呢?我想不出,审计机构也想不出,萧南、陈光明也想不出,河南省证监局也想不出,几百个牧原股份的持股机构也想不出。

很显然前面的假设不成立,只能推出牧原股份没有财务造假。

接下来,我们来随便说说友商的经营战略:

温氏:公司+农户

这个模式看起来非常聪明,轻资产,资本就喜欢轻资产,只要提到轻资产,我们会本能地高看轻资产几眼,但这也要分情况,不要一提轻资产就说好。只能说这种模式相对于10年前的小农散养时代有其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我国养猪模式的演变以及养猪的外部条件的改变,这种优势会变成劣势,为何?我们知道生产力和外部条件的改变会深刻的影响着生产关系,在工业化、智能化、现代管理、新资本等新的生产力涌现的当代,我们的养猪模式还能停留在小农散养时代吗?马克思的《资本论》告诉我们这种新的生产力必然会重塑社会的生产关系,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将远超我们的想象,就像体力被机器取代、就像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演变一样,同样,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我们还能停留在公司+农户散养时代吗?显然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如果能够回去,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可以回到蒸汽机时代,显然工业化、智能化养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种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谁先拥有了现代生产力,谁就能拥有高效的生产效率,社会的发展历史本质上就是新的生产力不断替代旧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力不断重塑和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的历史,我们需要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来看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之演变。从一个朴素的长期角度思考,当我们从一个农耕社会快速演变发展为工业化社会、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农户怎么能够一个工人养几千头猪呢?特别是在疫情频发的今天,怎么能够严格高效的进行生物安全管理?怎么高效管理分散在各地的农户并怎么激励他们呢?分散模式天然和集约工业化模式格格不入,这种分散的模式它的组织力、文化力、管理技能和积累在哪里呢?食品安全的高效管理在哪里呢?而在同质化竞争的生猪养殖行业,高成本产能的出路在哪里?面对猪周期,公司+农户的三元育种相对轮回二元育种有成本和效率优势吗?公司+农户能高效组织轮回二元育种吗?等等,随便一问,要回答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本质上牧原的自繁自养重资产模式是现代新的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蒸汽时代呢?这种模式一开始会比较慢,牧原走的是一条艰难的长期主义之路,但这条路是通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艰难但有战略意义。这一养猪模式本质性变革的事实及其意义至今被远远低估,甚至你做得越好,越被想当然的直观思维解读为背离常识或者疑似作假、不真实、有问题,这是一种直觉认知的悲哀,是对新的生产力乃至创新研发革命的赤裸裸的亵渎,倘若常人质疑还可以理解,但是做为一个研究型职业投资人也这样亵渎这场伟大的养猪工业革命,那又将留下多少认知的遗憾和叹息呢?!

现实情况是牧原用数据展现出这种长期主义之路在2021年的优越性:

温氏出栏1300万,          亏损130亿 ,               一头猪亏1000;
天邦出栏460万,            亏损45亿 ,                 一头猪亏损1000;
唐人神出栏150万,        亏损10.5亿 ,              一头猪亏700;
天康出栏160万,            亏损7亿,                    一头猪亏450;
新希望出栏900万,        亏损90亿,                   一头猪亏损1000;
正邦出栏1500万,           亏损180亿,                一头猪亏损1200;
牧原出栏4000万,          盈利80亿。                  一头猪赚200。

我在思考,在高效产能面前,这些低效产能的投资是飞蛾扑火的壮举呢?还是我们对刀耕火种割舍不掉的情怀?同质化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一定是成本领先,成本领先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是企业管理基本的竞争战略,为什么温氏、新希望、正邦、天邦等就想不明白呢?这些企业的战略管理还停留在什么时代?也许我们今天真的应该重新审视我们正在经历的新的工业革命了,关于这点,我在深思。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陈绍霞2022-01-30 08:19

早在十年前康美药业就被实名举报财务造假,保荐机构、当地监管部门调查后结论,没造假。若干年后,康美药业资金链断裂,未能清偿15亿元到期债务,其财报却显示,货币资金余额300亿元。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东窗事发,虚增银行存款300多亿元,还虚增存货等资产。直到今天,这家创A股市场最大造假的公司,仍然在这个市场招摇过市,没有按有关退市规则直接退市。
银行存款都可以造假的市场,还有什么不可以造假呢?

有梦想的老男孩2022-01-30 11:10

其他不论,不谈牧原是否造假。但有点作者确实不能这么说,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历来是财务报表中最可以作假的部分,也是最可以转移资产的手段之一。这无关牧原是否造假。还有,涉及到农林牧渔的存货那就是一个天坑,别说审计单位,TM的自己单位的人都不一定清楚,你信不信

枯叶先生2022-01-30 08:56

这样烧脑的公司你敢投吗?至少我很胆小,敬而远之,就象当年的康美,既然300亿有疑问又何必费脑去证实呢?近期的长春高新,既然搞不清会否集采,那何必去猜呢?4000多只股票不缺这几家。何谓风险?高估自己能力去试图证明什么就是最大的风险,因为哪怕这次你是正确的,未来总有一个你忽视的,没看见的黑洞在等着你。何谓避险?搞不懂的,避开就是。最后记住,钱是自己的,观点结论是别人的,有时脑袋站错了位就不是好东西了。$腾讯控股(00700)$ $格力电器(SZ000651)$ $长春高新(SZ000661)$

酸枣瓴2022-01-30 11:57

@闲来一坐s话投资 就这个。
这种黑历史的多的去了。
不过有些做的太过分。心道不正

张熔冰2022-01-30 08:57

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研究,就请拿出你的大作,让大家学习学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如果你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你认为牧原有问题,可以公开发表,也可以直接发给深交所,肯定会有人受理。再着,我们的市场也在发展,也是越来越规范了,康美的老板可是坐牢了,连独立董事都受到巨额罚款,在过去敢想吗?拿出点研究精神来,不要张嘴就来,这样愧对并误导你的粉丝呀。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