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生

杨敏生

杨敏生回复的提问

敬请杨老师荐几本书看看。小说、历史、传记、名著、野史皆无妨。谢谢!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在潮州,见胡公耀邦所题“韩文公祠”。

讨论

【老卢的段子】
你家也太穷了吧?
想去你家,你居然说门都没有。

讨论

回复@杨敏生: 谢谢。奔美食而去。//@杨敏生:回复@JonathanQNS:可怜呀,只谈了这么个女朋友,到现在还是“拙荆”。今天去潮汕,还在动车上。她就坐在旁边。

讨论

【油渍】
动车上点了盒饭,60元。老伴叮嘱:小心点。
“小心点”的意思我懂,衣裳別沾油渍。越小心,越要出事,一块肥肉没夹住,跌在大腿上。我瞥一眼,老伴似有愠色。我连忙用“老法子”,讲掌故;
你知道西方人系领带最初是派什么用场?擦嘴,吃完饭用来擦嘴。领带油渍越多、越油腻,...

讨论

回复@闭嘴吧超超: 一辈子只有一个异性,很不人道。有什么办法呢?待到这方面解放,已是“狗大贼老”,力不从心了。//@闭嘴吧超超:回复@杨敏生:人生幸福啊

讨论

回复@阳自东来: 萧绍土话。可怜萧山一分为三,都属杭州,只能改变籍贯称杭州了。//@阳自东来:回复@杨敏生:萧山(绍兴)土话,还是杭州土话?杭州去过几趟,没感觉包子馒头不分。20年前,去诸暨给整懵了。与东阳近邻,却是反的。肉馒头、菜馒头,白面包。我们东阳实心是馒头,馅是包子,与其他地方...

讨论

回复@JonathanQNS: 可怜呀,只谈了这么个女朋友,到现在还是“拙荆”。今天去潮汕,还在动车上。她就坐在旁边。//@JonathanQNS:回复@杨敏生:前女友?这帖子老婆审过了吗?[斜眼]

讨论

【馒头】
晨起,食馒头两枚。一肉馅一豆沙馅。
从前,杭州土话,有馅称馒头,无馅称面包,也有叫“实心馒头”的。没有“包子”一说。
我年轻时,杭州有特色馒头,叫“幸福双”,不单个卖,买必成双。幸福双大致成正方形,面上有“囍”字,不着色,如浮雕,肯定是用模子制作的吧。
...

讨论

回复@JonathanQNS: 肯定是之一。[捂脸]//@JonathanQNS:回复@杨敏生:故事之一?

讨论

【关于“早”】
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同在“三味书屋”私塾读书。周作人晚年的回忆录中,含蓄地暗示,所谓书桌上刻个“早”字,是个“故事”。

讨论

平心而论,大部分移居美国的中国人,如这位《奇袭白虎团》的主角一样,是“想要一个平静的生活”。至于觉得国内生活“不平静”或者“可能不平静”,则各有各的理由。

讨论

回复@JonathanQNS: 听广播,是官音,以此发笑。//@JonathanQNS:回复@杨敏生:“郑”在北吴话里不是应该读“成”吗?

讨论

【忽然忆及】
郑拓彬当年做外贸部长。绍兴土话郑拓彬读作“真脱柄”,意思是“靠不住、没准星”的意思,管外贸能这样么,让人哭笑不得。

讨论

【泥螺】
泥螺极杀饭。大概属海产软壳贝类。
在浙江,超市都有泥螺出售,瓶装。我小时候泥螺叫“土贴”。有挑贩者,多为宁波府的人。担挑,两只敞口木桶,串街走巷叫卖:“土贴哦~~土贴哦~~”
我家从来没有买过土贴。我们院子里聚居三家至亲,长辈多行医,都是西医,以为土贴“不...

讨论

【越菜两味】
今天农历三月初五,图为三月初一我家乡临浦乡下喜宴上所摄。
越菜两味。
左,虾油鸡。虾油鸡的地域性太强,好像只流行于绍兴府所辖各县,连紧邻的宁波也无此菜品。虾油是海货小鱼小虾置缸甏中加猛盐发酵后的鹵水。极鲜也极咸,用前须“提炼”,加大量黄酒及清水,煮沸,...

讨论

【银杏与榕树】
江南的银杏岭南的榕,
才是土地真主人。
榕树为定居佛山的老友思耿所摄,刚刚发来。想起几年前我在萧山金家坞拍摄的银杏,我们这里土称“白果树”。当时还发了一通感慨:
600年树龄银杏,钉“古树名木”铜牌。算来,朱元璋为交班焦头烂额时,这株银杏刚刚长出苗苗...

讨论

【关于玉米,答表弟】
@济平 是的。本土传统为五谷,清康熙年间玉米传入中土,加了一种主食,遂称“六谷”。玉米初入中国时,称“苞芦”,以其外形像芦苇而“腋间”生苞。苞芦最早推广地为闽北与浙南。我读到过康熙时期官方文件,种植苞芦可获奖励,比如减免“皇粮”。
萧山称玉米为“义...

讨论

【暴风雨来了】
他们年轻。他们经得起暴风雨。
看表情,他们甚至喜欢暴风雨。
作品名称:暴风雨
创作者:皮埃尔.奥古斯特.皮
创作日期:1880

讨论

今日午餐:六谷糊。
小时候的味道。
不甜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