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川投资评论

远川投资评论

他的全部讨论

还有多少基金经理相信茅台

去年10月31日深夜,贵州茅台放出了一个足以令整个资管行业震颤的利好——时隔5年后,再一次涨价。
一时间资管行业的欢欣鼓舞,不亚于看到国足进入高强度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被压抑很久的白酒分析师深夜写着点评,有人乐观分析,茅台每次涨价都会形成新的白酒周期。
11月1日,远川参...

低利率时代,去哪里寻找超额收益

从17世纪,牛顿将数学工具引入科学研究,揭开了经典物理学的开端,到19世纪末,物理学顺风顺水发展的二百多年,彼时虽然仍有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被已有理论所诠释,但一些物理学家仍然乐观地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最终大厦上空的两朵「乌云」,一朵催生出了「相对论」,另一朵催生出了「量子...

一家券商死在了自己的一百周年

从1995年起,每年年底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都会组织民众投票,选出最能代表这一年社会民情的「年度汉字」。在日本,这项评选大多数时候都反映了当年最水深火热的那一面——
1995年因阪神大地震而选出「震」字,2001年和2022年则分别因为9·11恐袭与俄乌战争选出「战」字,2014和2023年民众又因...

分歧中的港股,已和昨日作别

2024年即将过去一半,在起起伏伏的局势里,英伟达创下新高,日本股市收复1989年至今的全部失地,铺垫着一种「热闹都是他们的」氛围。
直到4月下旬,在史无前例地连跌3年之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者所遗忘的港股市场突然以「进入技术性牛市」的姿态重返投资者的视野——从红利股的延展到互联...

于时代的顺流,寻找价值投资的下一个春天

作者:金言
编辑:张婕妤
01
2004年前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彼时,资本市场表现低迷,社会融资严重依赖间接融资,并存在较大的股权分置问题。为优化融资结构,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4年1月31日,“国九条”应运而生。
第一次“国九条”的发布,标志着A股市场走向...

坐庄卷土重来时

2024年金融行业两部热播剧《城中之城》与《繁花》,片中对A股刻画的桥段,心照不宣地指向同一个地方——坐庄。
两部剧时间跨度近20年,编剧眼中的二级市场一点没变。直到今年,即便是倡导耐心资本的清朗氛围下,同花顺股吧里还是密集地出现了一批庄家。
中通客车1:20拉涨停,南京化纤2:34...

被垄断的信评

电影《国家破产之日》当中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韩国在和IMF进行谈判的过程当中,穆迪和标普进一步下调了韩国的信用等级至B-。韩国国债沦为垃圾债券,让本就困难的谈判雪上加霜。
电影虽然有艺术的成分,但信用评级机构对韩国评级的大规模下调却实实在在地吹响了国际...

困在内卷里的卖方分析师

公募降佣进入最后一个多月的倒计时。
根据证监会4月19日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公募基金的股票交易佣金费率以市场平均股票交易佣金率为基准进行调整。根据头部基金公司的测算,此举将使公募基金年度股票交易佣金总额降低38%[1]。
对以基...

一群放弃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基金经理

在一些语焉不详的离任疑云,或是一些职业道德与产品业绩的双杀里,一种过去二十多年在基金行业盛行的惯性叙事正在被明星基金经理们亲手瓦解。
对基金的全部关注聚焦于一人身上的思维习惯,来源于明星基金经理文化的泛滥,也将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建立在了人性的脆弱上。
当主动权益投资遭遇...

如何守住公募“固收+”的性价比?

4月23日,人行公布了“跨境理财通2.0”推出后的首份成绩单。3月,南下购买理财产品的新增个人投资者为23,237人,环比猛增11.78倍。而在这些内地投资者投资的香港产品中,高达98%都是最普通的银行存款。
个中原因并不复杂——香港的利率太诱人了。
以建行亚洲为例,美元1万以上10万以下,1...

潮水退去:量化T0是否已成过去时?

不知从何时起,基金圈每逢佳节总有文件要学,本次五一也不例外。
4月30日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颁布,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严格控制同日反向交易,严格禁止可能导致不公平交易或者利益输送的日内反向交易。确因投资策略或者流动性等需要发生同日反向交易的,私募...

低利率时代下,中欧固收团队如何「大象起舞」?

这是债券牛市的第七年,但对于债券基金经理来说,远不是一个值得开香槟的时刻。
开年以来30年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宏大叙事充斥市场,日本逻辑不绝于耳,投资者开始对零利率的未来充满遐想。
有人焦虑,现在每赚一个BP,都是透支职业生涯所得。也有人坚信,债券投资正在迎来做精做优的新时...

全市场都在等房地产

2023年以来, 占据标普500指数市值超过30%,全年贡献指数2/3涨幅的 Magnificent Seven (简称 M7)几乎成为了美股的代言人,巨大的涨幅也让科技七姐妹成为了投资机构心中的白月光。
富达(FMR)、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机构去年四季度的13F持仓报告中都将苹果...

被低估的公募量化

当360 创始人周鸿祎提出「不拥抱AI的公司,员工会被淘汰[1]」时,人工智能的浪潮早已席卷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基金行业。
早在2017年3月28日,贝莱德基金就宣布将裁掉超过40个主动型基金部门的员工岗位,其中包括7名投资组合经理,转而用算法代替[2]。
同年5月,量化对冲基金巨头Citadel...

为什么要发那么多ETF?

不知不觉间,公募基金行业已经换了一套叙事。
以2021年1季度主动权益明星们的规模巅峰为节点,公募ETF规模至今翻了一倍。
公募一哥张坤管理规模从1331亿规模掉落至647.32亿,而易方达 300ETF 从90.48亿飙升至1373.19亿,以一种略显尴尬的方式完成掉转。而300ETF这个赛道里真正的「一哥」—...

破晓时分,我们靠什么穿越迷惘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市场称为新「国九条」,实属十年一遇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就市场形态而言,大洋彼岸的美股早已自发形成了大盘股主导的市场格局——从2017年开始,美股基本由大型科技股引领上涨,尤其是2023年以来,由七...

公募的前路在哪里?

4月12日,继2004年和2014年的“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一次印发了新“国九条”,即《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此举也被视为资本市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起点。
三次国九条颁布的时代背景都各有不同,因而各自承载的历史任务或许也会略有差异,其最终目标却都相...

张坤的消费不降级

顶级的交易,常常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眼光,一个是实力。
尽管净值连跌了三年,但张坤仍然在定期报告里稳定地输出不必悲观的观点,光是「优质公司已经跌得私有化都合算」的话,就讲过好几次。但作为一个公募基金经理,张坤即便有私有化的心,也没有私有化的命。
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他...

橡树在狩猎什么?

2024年3月11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的一份声明将万科的窘境置于聚光灯之下。
在这份声明中,穆迪撤销了万科的‘Baa3’发行人评级,并授予了其Ba1评级,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垃圾级债券”。四天后,标准普尔将万科企业(02202)的“BBB+”发行人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评级下调意味着万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