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冰同眠

与冰同眠

价值结合量化

他的全部讨论

讨论

近年真没感觉到有啥科技变革,更多的是炒冷饭。

讨论

90年代后,日本的M2增长长期保持在5%以下,即使最高峰的时候也未超过10%,或许这才是日本长期通缩的根本原因。而国内的M2增长基本都能稳定在10%以上,所以中国应该不会走日本长期通缩的道路。$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标普500指数(.INX)$ #宏观经济# #通胀#

提前展望下明年

直接说结论吧。明年至少上半年有极大的概率实现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会加大刺激经济的力度,原因如下:
1、今年上半年由于出口强劲,经济高速增长,明年上半年若要持平,难度极大,不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几乎无法实现。
2、明年下半年有个什么,这会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就不方便在这里直...

讨论

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出100条看多与看空的理由

房价会大跌吗?

近期房企暴雷、土地流拍等事件频频出现,又有人热议房价是否会大跌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房地产的制度及现状。
从1998年开始,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中国开始借鉴香港的模式,将国有土地经营作为地方政府经营社会经营资源的核心。其主要做法就是用土地使用权做...

讨论

货币银行学难吗?我觉得一点都不难,但是所谓的专家们喜欢故作高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看到他们的文章就有云里雾里的感觉,我这人就喜欢用大白话来表达。

从基础货币投放看高层思路

了解金融的都知道,我们常提的广义货币M2是通过信贷派生出来的货币,不是实在的真金白银,基础货币才是银行体系真正的资本。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积为广义货币,基础货币是央行真正可以把控的数据,而货币乘数与广义货币难在央行可控范围内。由于货币乘数随经济的上下波动,基础货币不太被关注,但...

华融真的史无前例吗

望眼欲穿的业绩总算面世了,各种惊叹、谩骂的词汇铺天盖地,华融这种程度的巨亏是否算的上史无前例、前所未闻?其实只要我们稍作研究就知道,远远谈不上,甚至连两年不遇都达不到。
以最近大家并不陌生的一个案例:盐湖股份。在重组停牌期间,同样进行了大规模的减值亏损,亏损金额高达458.6亿...

讨论

$中国华融(02799)$ 客观的写两句吧,亏损一千亿以后。原来股东权益1442.16亿,目前股东权益1442-1030=412,华融当前市值398.5港币,大约0.8PB左右,而中信、信达等入股价格应该是高于净资产的,所以可以保证会高于现价20%。
为什么2020年出现如此巨亏,其原因就是为了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让...

我为什么依旧在地产股上坚持

这个时候如果还有谁表示看好地产股,估计真要被打上冥顽不灵SB的标签了,今天我就冒天下之大不韪聊聊为什么我依旧坚持地产股的原因。先说说我今年的投资概况,今年我一直持有60%的地产仓位,且全部是港股地产,除此之外还有基建和非银金融,整体收益大概在3%左右,并没有亏。我这么说难免五十步笑...

讨论

在发达国家,教育是分阶层的,阶层教育划分的结果就是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大相径庭,精英教育绝对不是完全凭兴趣靠天赋的“素质快乐教育”,而是和国内重点中学的教育体制类似,就是残酷的应试教育,同样少不了高强度超时间的学习。在美国,大部分精英私立中学都采用寄宿制,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制...

危机中的银行与地产

08年次贷危机以银行与地产为中心,多数欧美银行股至今未仍恢复到危机前的高点,仅有富国银行在危机爆发后展现出良好的韧性,仅用4年时间恢复到最高点。而地产则表现出来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美国地产ETF在次贷危机中跌幅小于银行,而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银行,只用3年时间得以恢复危机前高点,而地产龙...

讨论

深圳房地产总市值150万亿?目前整个深圳有1082套(间)住房,具体如下:城中村房(即小产权房)507万套,公寓97万套,单位自建房55万套,工业宿舍183万套,保障房51万套,商品住宅189万套。商品住宅仅189万套,二手商品房均价大概70000元/m²,如果以每套房100 m²估算的话,深圳商品房总价=189万...

通胀、加息与股市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从来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过多货币追逐有限商品时,就必会推高商品价格。从这个逻辑看,美国在新冠疫情中创造了3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外加4.8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赤字),而这些财政赤字迟早仍会被货币化。如此一来,货币大洪水势必通过美元环流冲击全球大宗...

由一位牛散的惊艳业绩所联想到的

今天我向我的球友和恰好看到这篇文章的投资者介绍一位牛散 @大草驴之01811 ,他有多牛呢?我们看看他的实盘业绩:
是不是特别的牛逼?他的组合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复制性非常强,以中线操作为主。不像某些高收益组合,超短操作过多,难以模仿。
2、组合时间长,将近6年时间,足以证...

一位傻逼的2020年感悟

我相信2020年的中国股市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场景,一面是抱团股、科技股的飞上云霄,一面是三傻、传统行业的18层地狱,这样的估值分化在资本市场历史中实为罕见。翻翻雪球,还能掂量性价比的已经凤毛麟角,看看那些2020年的经验教训总结,几乎都少不了“因为太在乎估值或性价比了...

讨论

证券市场20年经验以上的,有财务自由的,也有金盆洗手的,但没有一个认为股票稳定盈利是容易的事,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其子女继续从事股票的,也是凤毛麟角。这应该预示着股票有一些天性、人性方面的东西,不是单纯的说教就一定能上道的,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尽量让孩纸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即使不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