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发展多措并举降杠杆

发布于: 新闻转发:0回复:0喜欢:1

在楼市全面遇冷的大环境下,多数房企纷纷开启降本、求稳的模式,没有哪家房企,敢轻言可以轻松度过这个楼市寒冬。尤其是随着房地产行业整体流动性风险的加剧,回款、销售、融资、降负债,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成为了房企的考验。

去年年中,荣盛发展高管在2021年上半年业绩会上表示,当前荣盛发展的重点是去库存、抢回款,审慎投资,管好流动性。

去年下半年以来,荣盛发展也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理念。

半年报的时候,荣盛发展还在黄档一栏,到三季报时,荣盛已经成功转“绿”。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荣盛发展现金短债比为1.05,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 69.49%,净负债率为58.89%。均在“三条红线”内,而且下降幅度十分明显;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下降了 4.67 个百分点,净负债率更是下降了21.29 个百分点。

另外,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38.66亿元,这是荣盛发展连续四年及一期保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正,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的企业。

从销售业绩来看,荣盛发展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345.58亿元,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103.5%。

这个数据乍一看并无不出彩,但放在整个行业大环境下却也不错。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2021年32家代表房企的销售目标完成率总体明显低于去年,均值为90.1%;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研报也显示,从公布全年销售目标的房企年度销售完成率来看,2021年平均为88%,创下近5年来的最低值。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1年荣盛发展的权益销售额位列行业第20位。如往年一样,荣盛发展的权益销售额排名比全口径销售额高出了近10个位次,两个数据之间只有不到30亿元的差距,销售水分很低。

在房企融资性现金流受阻的情况下,依靠销售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是维持企业平稳运转的关键。荣盛发展全年销售目标达成,进一步巩固了其现金流。

据了解,荣盛发展仅存的2笔美元债,原定于2022年1月和4月分别到期,存续规模约为7.8亿美元。2021年12月中,荣盛发展提出对美元债进行交换要约,到12月底方案迅速获得实质进展,获得数百位投资者支持。

1月10日,荣盛发展于新交所公告称,美元债交换要约方案已获得合资格持有人支持,对现有债券的交换宣告成功。全部的现有债券将交换成为两只新债券:2023年债券以及2024年债券,票息均为每年9.5%。

此次交易的另一个亮点是新债券年期为2.5年,是近期地产美元债管理中最长年期的成功展期项目,为公司实现了境外债务存量的大幅优化和有序管理,不仅可以有效优化财务状况,也能强化现金流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荣盛发展在投资上也的确做到了谨慎、克制。据荣盛发展内部人士透露,今年1-2月,荣盛发展几乎没有拿地,始终将重点放在抓销售、抢回款上。

业内人士认为,以稳定的房地产销售为基础,面对市场变化,2021年荣盛发展积极变现、展期,多举措维护现金流的可持续性,保持企业长远稳健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荣盛发展未来整体负债率有望迎来持续下降。

进入新的一年,政策端不断吹来暖风。1月17日,央行同步下调了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利率各10个BP。

浙商证券认为,房地产行业供需两端信贷改善仍在推进,且力度和节奏逐步加大和加快,行业销售、购地、融资有望加速回归常态,行业基本面底部逐步构建,房地产资金面持续放松,这也让部分房企获得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