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通|仁和药业6月14日获外资买入0.01%股份

发布于: 新闻转发:0回复:1喜欢:0
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2023年6月14日,仁和药业(000650)获外资买入17.29万股,占流通盘0.01%。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仁和药业1263.01万股,占流通股0.94%,累计持股成本1.00元,持股盈利513.99%。 仁和药业最近5个交易日下跌1.4...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3-06-16 21:30

【无底窟窿】
“互联网+”站上风口,时任仁和药业董事长杨文龙趁着这波O2O浪潮创立了叮当快药,彼时和叮当快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还有快方送药、药快好和药给力等一帮医药O2O平台。
但众所周知,O2O平台想要存活下来就得“烧钱换流量”。在一番“烧钱”大战后,药给力、药快好等平台因资金断裂黯然离场,而背靠着仁和药业的叮当快药则因为相对较强的融资能力而存活下来。
公开资料显示,叮当快药上市前完成了7轮融资,自2016年起,其融资节奏大约为每年一次,累计融资超过30亿元,投资机构包括软银中国、招银国际资本、中金智德、国药中金、泰康人寿、海尔医疗、TPG亚洲,股东阵容颇为豪华。
但存活下来的叮当快药日子也不好过,自成立以来公司的亏损在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叮当健康营收分别为5.84亿元、12.76亿元、22.29亿元、36.79亿元;亏损分别为1.03亿元、2.74亿元、9.2亿元、15.99亿元,5年时间合计亏损约57亿元。
2022年年报显示,叮当快药年内收入约43.29亿元,同比增长约17.7%;年内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8.42亿元,同比增长约77.8%;经调整年内净亏损约1.29亿元,同比收窄约60.9%。
业绩连年亏损背后,叮当快药依然未能跳出“烧钱换增长”的泥潭。2018年至2021年,叮当快药通过在线直营向用户的补贴总额直线上升,分别为8280万元、2.08亿元、4.12亿元、7.23亿元,在线直营的补贴比率分别为17.5%、18.7%、19.6%、21.9%。
虽然财务数据很难看,但去年9月叮当快药还是成功登上资本市场。不过结局可想而知,叮当快药很快就遭投资者“用脚投票”,上市首日平收发行价12港元/股,总市值161亿港元。但随后叮当快药股价大幅下跌,截至6月2日收盘只剩2.5港元/股,总市值仅为33.50亿元。
实际上,在上市之前,2021年5月,叮当快药经历了一次投资机构“逃离”事件。当时,包括泰康人寿等18名机构股东集体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