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香港地产大佬的警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266回复:208喜欢:502

驻香港,闯内地,看世界。

陈启宗,这位年过70的香港地产大佬又一次如约出现在了观点举办的2021博鳌房地产论坛上。

博鳌举办了21届,他出现了21次,可谓铁杆的博鳌迷。

在每年的博鳌论坛上,他总会语出惊人,大声疾呼行业的风险,而又善心劝导内地房企老板要理性,因而常被称作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人间清醒派”。

犹记得,几年前陈启宗在博鳌论坛上讲到,中国房地产商的疯子太多了,并警告他们疯子的前途大半就是两个,一个是进监牢,一个是破产。

不过,他也非常悲观的表示,人性是很难改变的。

时至今日,面对惨淡的行业,听着房企不断爆雷的声音,我们再谈陈启宗。

他似乎是行业先知,并提前告知了今天正在发生的一切。

但更准确的说他是一个见证香港地产60年兴衰历史的过来人,掌舵恒隆集团30年而屹立不倒的前辈。

历史不会倒退,但总是会重演,只是我们很少听得进前辈苦口婆心的警告。

在行业特别悲观,特别浮躁的时候,“人间清醒派”的陈启宗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给内地房企大佬们又上了清醒的一课:

 01

多年前我讲过一句话,中国住房房地产的黄金时期早就已经过去了,要是你是参与者,你就往往不愿意面对现实,所以你的反应就会晚。

当然你意识到情况,并不表示你立刻就要采取行动,但是你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不然市场改变的时候,你就会被放在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上。

今天我有好消息带给大家,也有坏消息带给大家。

好消息是,这个行业绝对会继续下去,不用担心,有些行业比如说某些高科技的行业,可能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我们这个行业是绝对不会的,恐怕还会维持几十年、几百年,因为住房乃是人类必须的一件事。

但是,它的持续发展并不表示你跟我能够在其中赚到钱、谋到福祉。

需求永远存在,市场也永远存在,不会因为今天我们行业面对的难处就消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是好消息。

坏消息是,赚大钱的机会基本上过去了,而且是机会越来越小。

我想问这个问题,要是你不是在这个行业,你会不会在今天这个环境进入这个行业?

比如说你刚大学毕业,你会不会想做一个住房房地产的开发商?如果你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我们已经在这个行业的人就会思考,我还要不要继续留在这个行业?

我问这个问题,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企业的朋友们来说,你可能给出的答案是,我没得选择,我一定要留在这个行业。至少你经过了一个理性的步骤去考虑这个问题,从而得出应该留下来的决定。

但是你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赚大钱的机会已经过去了。

赚大钱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我做的不多,但是附加价值很高,边际利润很大。我做一点点就可以赚很多钱。

另一个就是利润很低,所以我就要做好多好多,才能够赚到一点钱。我想我们这个行业绝对是已经进到后者。

所以这就是坏消息。

我告诉行业的朋友们,骗人是绝对不好的,但是骗自己是更不好的事。所以我们在行业内千万不要骗人,但也请求大家理性地思考一个问题,你也不要骗自己,要不然你的将来可能会不那么理想

 02

要研究房地产如何改变,首先要看一看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为什么我们会走到这一步?

老实说十几年前甚至于20年前,我们就应该知道住房房地产这个商业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当然我也理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你进到这个行业里,也不能否认在以往的20多年是很多赚大钱的机会,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你就只能继续玩这个游戏。

但是你玩这个游戏的同时,必须头脑冷静,知道这个模式是不可以持续的,总有一天会完结的,你就每天都要活在恐惧里面。

我常常讲一句话,凡是做生意的人,对市场要有相当的敬畏,活在危机感里面,知道有一天这个游戏会结束。要是你这样的话,最少你的心理上、管理上都能有充分的预备。

为什么我说它是不可持续的呢?

当然远古的不要讲,二三十年前,这个行业是非常不规范的,怎么拿地、怎么贷款、怎么卖房子,当时都非常不规范,所以十几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香港的大房地产企业没有一个能在中国内地住房房地产领域赚到好多钱。

因为这个市场太不规范。以往这20年来,也不能否认这个市场是越来越规范化,这是大势所趋,是一个市场慢慢成熟的表现。

对于我们行业,对于整个经济体,对于社会都是大好事。

但是在规范化的过程中,你就不能光是靠从前那些不规范的手法去赚钱,由一个不规范的竞争到一个比较规范的竞争,这里又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越规范化赚钱就越难。

所以我们这个行业就变成一个完全是量的较量,你拿地一年能拿多少,一年该完成多少、销售多少,完全是靠数量为主的行业,这也是我多年前就讲过的。

不止是量的较量,还是一个速度的较量,你要比别人快,所以你盖楼的标准很容易就会下降,因为是个速度的较量。

然后还是一个贷款的较量,你神通广大,能够找到钱或者找到比较便宜的钱,你就有优势,因为这样量的较量、速度的较量,贷款来源的较量,就产生了一帮成功者,但是这些成功者绝对是暂时的成功者,不可能是永远的成功者。

这边是胆子大,在过去20多年,这个行业胆小鬼赚不了钱,所以这个量的较量、速度的较量就变成胆子的较量。我也在这里说过一句很白的话,以往是看你“发疯”程度的较量。

这个行业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我见到有几位朋友非常理性地去看这个行业,他们都是行内人,他们就非常懊恼,因为他们理性,所以不能跟那些“疯子”去较劲,胆子也没他们大,但是那些人能做得长,其他人早晚会消失。

好多年前我就听说好多房地产商开始去做别的行业了,比如去做钢铁、水、电动汽车等等。那些大房地产企业做这些事的时候,就是你退出这个行业的时候。

因为房地产应该是一个相对来说能赚钱的行业,那些老大们都去做别的事了,去卖水了,去种菜了,去搞电动汽车了,去炼钢了,这就证明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他们从事的住房房地产行业不再是一个好赚钱的行业,要是仍然好赚钱,为什么要搞别的东西?

那些行业跟房地产行业完全没关系。所以你听到有些老大们去搞这个事的时候,就是你退出江湖的时候,最少是你要小心行事的时候。

03

我再说一件事,是你们很多人不喜欢听的,好多年前有一些词汇我没听过,比如说文旅地产、养老地产等等,一大堆这样的新名词,我一听我就说,不好。

为什么?

那些都是相对于住宅房地产很小的市场,也就是说好的市场、大的市场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所以有些人就去搞一些不值得我们花工夫去做的很小的领域。

不是说不可以赚钱,但是是很小的市场,多点人进去它就饱和了,所以你听到别人讲文旅地产、养老地产的时候,你心里要非常清楚,这是非常不好的时候。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住房房地产已经到了赚大钱的尾声,或者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两方面的复杂情况,第一是因为住房是民生所需,如果政府不干预、不规范,那就是不负责任的政府,如果来干预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所以他们的干预是应该的。

行业里不少人也真的是做得太过了,所以也不要埋怨政府,当然他们的手法怎么样,他们的方法怎么样,你可能不喜欢,你不喜欢是你的事,他们要负责市场的规范化、老百姓的福祉,所以他们要做他们就做了。

我也奉劝我的同行们,不要太多的埋怨政府,他们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是做住房房地产需要有准备的一些事情。

这个行业早年实在是赚了不少钱,所以那些参与者、老板们,他们有些自我膨胀,而且是自我膨胀到很严重的地步。

钱跟名,或者说名跟利,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对你的健康不好,当然没有这些东西也不好,所以你要如何地在赢得名跟利的同时,你的心里要平衡,要不然你很容易做出不理性的决定。

你做出不理性的决定,绝大部分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你回过头看都是错误的决定,你会有一种不是因为企业长远不好而做出一些短期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我感觉良好而做出的决定,这是屡见不鲜的事,在不同行业都有,但是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比较突出。

作为一个行业的参与者,作为一个在行业参与几十年的人,也是观察各地实践的人,都有同样的难处。

我膨胀,因为名和利,大家不再冷静,不能再理性地思考企业的发展,结果你的企业就变得非常的不稳健。

但要是一个行业里过多这样的不理性的人,过多这样不稳健的企业,整个行业就会变得不理性、不稳健。

这正是我们这个行业以往二三十年来的一个写照。

当然,我知道我的不少朋友是这个行业里理性的一帮人,以往这二三十年一方面在赚钱,但是另一方面也基本上是日子不好过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像那些“疯子”们那样去做一些发疯的事,所以他们赚的钱在以往几十年一直比别人少,但是他们绝对是比较理性、比较稳健的。

04

最后允许我讲讲我们这个行业里企业的三个选择:

第一是仍然留在本行。

因为反正这个行业不会消失,不过利润会变得非常低、非常薄,跟营建商差不多,但是你的风险比他们还要大,因为你要去买地。所以留在本行还可以赚钱,但是赚的不是大钱,而且你要比从前小心很多,因为你的盈利率会下降,你一不小心就会亏本。

第二,转去做商业房地产

这一块也是要非常小心的事情,商业房地产跟住宅房地产就像我们打乒乓球和打网球的分别,有相当类似之处,但是也有相当不同之处。

乒乓球和网球,你能打一个并不表示你就能打另外一个,两者都可以玩,但是所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做商业房地产你所需要的长线的资金是大头,而且你可能是不容易套现的,因为商业房地产,以往因为市场的需要,很多人盖了就卖。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都不是好事。

你这个中低档的商场太多了,所以你要在中低档行业赚钱不容易,供应太多利润就减少。你说往高端去走,做高端的商业,就像恒隆这种少数的企业,能在高档的做商场的企业里面算是成功的,但是我提醒大家一句话,到今天为止,在高档的商业房地产领域,成功的主要是香港的企业,内地的也有,但都不是民企,都是跟政府挂钩的企业。民企在这方面成功的几乎没有。

你说不做商场,去做写字楼。写字楼更离谱,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市场全是建高楼的,那个写字楼的空置率是很高的,在中国内地的一二线大城市都很高的空置率,写字楼市场的空置率30%、40%甚至更多,你凭什么本事能在那样的市场里赚钱?

还有一些是做酒店,我从来不喜欢酒店,酒店是个很不好的行业,所谓不好是赚钱不好的意思,它有社会的需求,但是要赚钱,我在别的地方赚了钱,我可以住任何的酒店,你让我拥有酒店,我是被逼的,我做个五六十万平米的项目,里面必须有一家酒店,但是那个绝对不是赚钱的主要方面。

所以转型做商业房地产不容易。

第三,退出房地产

我不是鼓励你退出,我不过是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正如我刚才说的,要是你从来没有进这个行业,你还进不进?要是你不进这个行业,为什么一定要留在这个行业?

当然我知道代价是很高的,但是却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不是说没有这个市场,但是不一定是一个从前想象的市场。所以可能退出住房房地产也是一个选项。

2017年的时候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大家讨论内地的大房地产商会在香港取代香港的房地产商吗,当年在台上所有人都认为5年之内会取代香港,我是当年唯一一个说不可能发生的,不到一年就证明我是对的,不是因为我比别人聪明,可能是因为我在行业里久一点,而且我参与度不如你们,所以可能冷静一点、理性一点,也希望我的小公司稳健一点。

结尾

听完陈启宗今年在博鳌房地产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想必给旭辉林中、上坤朱静等在座的内地房企老板们带来了非常多的启示。

正如我们开头所讲的那样,陈启宗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人间清醒派”,而非悲观派。

他认为从今以后,商品房的风险会相当程度上的降低。因为你的利润也会相对的降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有些人是好事,对有些人是不好的事。

最后一句话,看未来一年、五年、十年,未来一年比较难过,未来五年不一定,未来十年才可以稳健。

还没关注的,抓紧上车了

精彩讨论

管我财2021-09-17 14:01

反過來說,如果所有地產大佬都像他那麼保守和龜速,中國現在的發展要慢多了。大家可以不喜歡萬達老板的作風,但是無可否認,大家都是萬達廣場與文旅的受惠者,溜冰場、超大型滑雪場、兒童遊樂場、影院……這才多少年,已經遍佈中小城市了

管我财2021-09-17 14:07

我覺得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只去評價他負面的瘋狂行為,同時也不能忽略他帶來正面影響。比如中國嘅鐵路,如果不是遇到那樣的一個瘋子,會不會有今天這麼完善鐵路網?

子立小里2021-09-17 14:07

说的太对了,为发展付出时,没人说好,算账时,落井下石

还安好哈哈哈2021-09-17 14:10

财主中肯 难怪那么多大学生喜欢你

金风细雨红袖刀2021-09-17 14:29

你讲的是做生意,别人是搞诈骗的,不能同日而语。

全部讨论

反過來說,如果所有地產大佬都像他那麼保守和龜速,中國現在的發展要慢多了。大家可以不喜歡萬達老板的作風,但是無可否認,大家都是萬達廣場與文旅的受惠者,溜冰場、超大型滑雪場、兒童遊樂場、影院……這才多少年,已經遍佈中小城市了

2021-09-17 14:29

你讲的是做生意,别人是搞诈骗的,不能同日而语。

送给王晓松!$新城控股(SH601155)$ 我觉得王晓松应该会践行这样一个对企业,对股民,对人生负责的决策!感谢新城!

2021-09-17 00:49

他的恒隆广场做的很不错。

2021-09-16 23:25

他算是一流高手了

2021-09-17 10:55

凡是做生意的人,对市场要有相当的敬畏,活在危机感里面,知道有一天这个游戏会结束。要是你这样的话,最少你的心理上、管理上都能有充分的预备。
自我膨胀,因为名和利,大家不再冷静,不能再理性地思考企业的发展,结果你的企业就变得非常的不稳健。

所以留在本行还可以赚钱,但是赚的不是大钱,而且你要比从前小心很多,因为你的盈利率会下降,你一不小心就会亏本。

好消息是,这个行业绝对会继续下去,不用担心,有些行业比如说某些高科技的行业,可能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我们这个行业是绝对不会的,恐怕还会维持几十年、几百年,因为住房乃是人类必须的一件事。

2021-09-17 12:22

面包面粉我们早就知道了,但是李嘉诚走我们也会骂他,潘子抛我们也要拦着没办法,就这样啦,有的时候人间清醒会被骂叛徒的

陈总觉得很好:
1、房地产市场会持续存在
2、住宅开发以后赚钱更难了,风险更大。说明也是有门槛。(我个人理解,有门槛,微利,留下来的企业有品牌,有资金优势,有规模优势,可能能够有合理利润)
3、文旅市场规模比较小
4、酒店,写字楼赚钱更难。
5、他个人倾向于高端商业。(我个人理解是高端商业也是他们有先发优势,新城,万达和龙湖这种主要面对中产阶级消费的还是有很大的市场,而且他们有规模优势,可以迭代创新,可以全国推广,依然看好万达,龙湖和新城他们。)
$新城控股(SH601155)$ $新城发展(01030)$ $龙湖集团(00960)$

2021-09-17 12:08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2021-09-17 00:00

平实清晰的文章,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