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的产能扩张之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46喜欢:46

熟悉洋河的朋友们都知道,洋河有16万吨的基酒产能,我也知道这个数字,主要是从研报中看到的,也从老唐的公众号文章看到了这个数字。对中高端白酒企业来讲,产能就是酒企保障优质白酒的保障,有了大量优质基酒,以后才能有机会升级,才可能在中高端酒上持续放量。所以我对这16万吨产能很感兴趣,想了解洋河在产能上是如何扩建的,什么时候建起来的。这几天翻阅了历年的年报和相关公告与研报,梳理了一下洋河在产能的上布局情况,于是有了本篇文章。

一、上市前的产能情况

洋河在上市前,中高档白酒的年产能是2.6万吨,普通白酒的产能是6.1万吨,中高档白酒包括蓝色经典系列、洋河大曲系列,普通白酒包括洋河普优系列和敦煌古酿系列。

熟悉洋河的朋友都知道,洋河有从五粮液购买基酒的黑历史,在招股说明书就有写,2008年花费1.1亿元购买了调味酒,也就是基酒。为什么要购买基酒,一般的理解应该是基酒产能不足,销量又很旺导致的,但看上面的图,产量好像并没有达到产能的数值,也就是说洋河并没有满负荷生产,为什么自己能生产还要花钱去买呢,我的理解是:基酒不是生产出来就立即能用于销售的,而是需要经过陈化老熟,而洋河并没有这么多的陈化老熟的储存基地。所以为了应对销量的增长,购买基酒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当然,这也成股民朋友心中的黑历史。

其实购买基酒这事,仔细再推敲一下,发现真没有什么,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洋河采购的调味酒价格为18830元/吨,这个价格在当时的酒吨价里并不属于优质基酒,最多只能算上二级基酒,一级基酒都不是,更不提优级基酒了


二、上市后依靠募集资金提升产能

洋河在上市招股说明书里提到了四个募集资金使用项目,跟产能相关的有两个,一个是《名优酒酿造技改项目》,另一个是《名优酒陈化老熟和包装技改项目》,这两个技改项目,是真的技改项目,就是在原有项目上改造,不像后面的技改项目,后面的技改项目基本上都是新建项目,所以技改这两个字还是有一定迷惑性,我也理了几篇才弄清楚。

这两个项目,真正提升名优基酒产能的是第一个《名优酒酿造技改项目》,增加了9000吨的名优酒产能,但相应的也减少了9000吨的普通酒产能

《名优酒陈化老熟和包装技改项目》这个项目,并没有提升产能,招股说明书的描述是:对原有部分普通白酒包装能力实施技改,将其中 1.5 万吨普通白酒相关生产能力调整为 1.5 万吨中高档白酒相关生产能力。从字面上看,确实容易将“生产能力”误解成“酿造能力”,一些研报也将它归于产能,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个项目需要用基酒作为原材料来源。


这个项目,主要提供了1.8万吨的储存能力,每年可供9000吨名优基酒陈化老熟,1.5万吨中高档白酒包装入库。并没有增加新的产能,但着实提高了陈化老熟的能力,我想这是洋河那时更需要的能力。

洋河上市后,募集资金项目变更了一个,就是将《白酒酿造副产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变更成了《名优酒酿造技术改选工程(二期)》,这个虽说是技改项目,但实际是新建项目了,建设地点为:北厂区内部分区域及拟新增用地范围(洋河中大街向西延伸以北,宿淮铁路以东,古黄河以南,酒家北路以西)内实施,新增项目用地。新增产能为:年产名优基础酒20000吨,其中优级基础酒占60%,普优级基础酒占40,经3年以上陈化老熟。

三、并购双沟酒业提升产能

洋河并购双沟酒业时,并没有披露太多的信息,双沟的产能情况,我也没找到考证的地方,只能根据并购后的一些公告去推测。我在之前一篇文章《洋河股份的并购扩张之路》中讲过,宿迁国资委把双沟转让给洋河是让了利的。经过后面的分析,我才知道,宿迁市政府是为了做大做强苏酒才将双沟转让给了洋河,虽然双沟卖这么便宜,但增加了附加条款,如下图。

很明显,宿迁市政府就是为了宿迁白酒产业的发展,其中用于投资双沟资金不能低于10亿元。所以就有下面的委托贷款,就是洋河提供资金给双沟用于发展。

这笔贷款的目的也很清晰,就是给双沟用于4万吨名优酒的产能。

至于这个技改项目是真的技改还是新增产能,我还没办法证实,希望了解的朋友能告之一下,但双沟至少4万吨的名优酒产能是跑不了的。

四、自筹资金提升产能

在2011的8月13日的《重大投资》公告中,洋河通过《名优酒酿造技术改造工程(三期)》和《3万吨名优酒酿造技术改造工程》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新增产能,其中名优酒酿造技术改造工程(三期)》的建设地点为:老厂区及古黄河北侧,南邻古黄河,北邻卓玛河,东靠酒家路,西靠西环路。产能规模为:2.65万吨,其中27.5%采用陶坛存储,储存周期为5年,其余为不锈钢大罐储存,储存周期为3年。

《3万吨名优酒酿造技术改造工程》的建设地点为:泗阳经济开发区,北至淮海东路,南至众兴东路,东至未来路的区域内。产能规范为3万吨,全部用陶坛储存三年以上。

这两个项目,从储存方式和储存周期来讲,应该都是比较优质的基酒了。

综上,洋河原有的名优基酒产能为2.6万吨,募集资金提升的产能为2.9万吨,双沟技改带来的产能为4万吨,自筹资金提升的产能为5.65万吨。总共15.15万吨名优基酒的产能,把双沟技改前的名优产能算上,普通基酒中名优级的占比算上,宣称16万的产能是妥妥没问题的。最后,附上一个产能分布图。


$洋河股份(SZ002304)$ $五粮液(SZ000858)$ $贵州茅台(SH600519)$

——与作者交流请加同名公众号(淡月星微)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04-19 22:22

我跟其他投资者最大的不一样,我会把我所知道的教给别人,对亏损散户的指导与培训及学习, 为你分析建议及策略,做与不做取决你,让你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你的路才会走的更宽更广,不至于对自己的亏损原因很模糊。希望你们哪一天离开我,自己依然能赚钱,当然也可以教一些想学的散户朋友看盘分析图看数据,市场行情等等。

2022-01-14 18:09

16万吨是仅仅洋河,并不包括双沟

2020-04-19 23:01

半天没说到点子上,关键不在产能,而是没什么人喝洋河了!问问江苏人吧,比看死数字强

2020-04-19 22:59

16万吨包含了低端酒

2022-05-20 20:07

外购基酒我觉得真没啥,而且似乎是公司自己爆出来的吧,2009年报里有。杨廷栋当时说这部分基酒是用于中低端,我估计海之蓝及以下可能用到了。关键这基酒是五粮液提供的,这感觉比自己生产的都好吧,哈哈。

2022-05-20 20:00

商品酒总产量21w吨左右,其中蓝色经典约占1/3,7w吨左右。

2022-05-20 19:57

最后的图太赞了

2022-02-01 13:00

洋河产能

2020-04-20 19:56

调味酒和基酒是不同的……

2020-04-20 18:43

为什么我昨天写的这个贴子,在$洋河股份(SZ002304)$ 下面,不管是新贴还是热贴,翻到那个时间都找不到啊,这是啥情况,我好像也没有写什么敏感的词汇吧,哎,不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