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上市银行:银行只分为邮储和其他!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6回复:115喜欢:166

先来说一个结论:邮储银行几乎就是中国版的富国银行

富国银行的logo是一辆马车,快递起家,最早主要服务于美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大西部,美国的诸多偏远地区也存在储蓄的刚性需求,银行业务应运而生。这与邮储银行的诞生历程如出一辙,并且这类由海量快递网点演化而来的银行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都比较罕见。

这就是我认为邮储银行几乎是中国版的富国银行的主要原因?非也。

邮储银行几乎就是中国版的富国银行,这要从银行业的本质去看,稍后细说。

【投资的核心要义:】成为一个另类,寻找几个另类。

【成为一个另类:】全仓贯穿熊市,谨慎看待牛市。

【寻找几个另类:】具备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一定是行业中非常特别的存在。越看越觉得特别,越看越让人感到兴奋,越看越上头。这种上头的感觉,足以使人扛住股价的长期剧烈波动,足以让我坦然无视权威机构的各类评级。

目前,A股上市银行大致呈现6+9+27的格局:6家国有大型银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7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这42家上市银行的存贷规模:

(截至2024H1,下同)

规模差别非常之大,因为并不是每家银行都拥有全国性经营牌照的。

从长期竞争优势来看,总的来说,地方性商业银行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因此,接下来我仅仅只将目光聚焦在规模相对较大的6家国有大型银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上面。

首先我将要展示的是一个非常平庸的邮储银行,然后我再给你展示一个非常特别的邮储银行。

一,平庸的邮储银行

1,成本收入比:

(截至2024H1,下同)

与其他上市银行相比,由于邮储银行需要额外负担一笔数额巨大的吸储网店代理费,邮储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是所有上市银行中最高的。

仅仅因为这一点,可能就会吓退一众投资者。然而,我想要说的是,待会儿我们换个视角来看,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可怕。

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截至2024H1,下同)

图中靠右侧,紫色就是邮储银行,相比之下,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比较低的。

这一点,可能又会吓退一众投资者。

图中比较靠近左侧的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均已实施高级法。总的来说,高级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表面上的资本充足率。

当前邮储银行采用的是权重法,高级法仍在推进中。如果邮储银行实施高级法,其资本充足率不会显得如此不堪。

3,拨备覆盖率:

图中紫色,就是邮储银行2024H1的拨备覆盖率。近几年,邮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下降得相对明显。

4,逾期覆盖率:

逾期覆盖率,是我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东西:逾期覆盖率 = 拨备覆盖率 X (不良率 / 逾期率)

并非所有的逾期都会计入不良。逾期中计入不良的比例越大,会计方式就越严格。所谓的逾期覆盖率,就是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拨备覆盖率。

图中紫色就是邮储银行,也没有看出来什么特别的。

5,李嘉诚减持邮储银行

百度一下当初最早李嘉诚是以何种方式买入的邮储银行(并不是传统的买入方式),我有这么一种猜测:李嘉诚或许原本就并没有很强的动力去长期持有邮储银行。这,仅仅只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猜测,有可能猜错。

如果以上这些方面还没有吓退你的话,接下来我给你展示一个非常特别的邮储银行

【重点:关于本文,请自行核对数据准确性,不保证观点客观性,切勿作为任何投资依据或企业评价依据!欢迎纠错~】

二,特别的邮储银行

1,零售存款占比:

邮储银行几乎所有的存款,都来自个人,而不是公司。邮储银行自我定位为零售银行,并不奇怪,邮储银行自身所天然具备的资源禀赋注定了邮储银行就是一家零售银行。

作为对比,招商银行只有44%的存款来自个人,平安银行只有36%的存款来自个人。

2,零售贷款占比:

邮储银行夹在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间,排在第二。也是相当高的比例。

结合零售存款占比、零售贷款占比来看,实际上,邮储银行才是名副其实的“零售之王”。

3,成本率:

并不是每家银行都拥有全国性经营牌照的。现在我们将目光聚焦在6家国有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身上。

无论是个人活期存款利率还是个人定期存款利率,邮储银行都是图中最低的。作为对比,无论是个人活期存款利率还是个人定期存款利率,招商银行都是图中明显偏高的。

注意了,对比邮储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无论是个人活期存款利率还是个人定期存款利率都大幅低于招商银行,但是为什么邮储银行个人存款合计利率几乎与招商银行持平呢(两者都很低)?

这就是招商银行的高明之处了:

招商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图中最左侧)仅为52%,远远超过邮储银行的27%(图中紫色)。虽然招商银行的个人活期、个人定期利率均大幅高于邮储银行,但招商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大幅高于邮储银行,这使得招商银行个人存款合计利率与邮储银行几乎持平(两者都很低)。

怎么做到的?

相比之下,招商银行的理财业务做得非常激进,而邮储银行在这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招商银行的高明之处:客户申购和赎回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等待期,这个等待期就形成了活期存款。而招商银行进一步通过高存款利率,提升了客户的留存率。

本质上,银行业务的差异化是非常小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在竞争加剧的宏观环境下,众多银行纷纷另辟蹊径,改善负债结构,提升盈利。招商银行通过业务创新(据说,最早推出该类业务创新的是光大银行),寻求业务结构的差异化,暂时避开竞争。

然而我要说的是,招商银行的这类商业模式并非不可复制,例如,紧随其后的建设银行等等。招商银行该类业务目前做得非常好,也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但该类业务并不具备所谓的护城河。其他银行紧随其后,只是需要时间而已。我不一定对,欢迎纠错。

反过来想,由于邮储银行是起步最晚的银行,邮储银行的该类业务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既然建设银行可以在这方面步步紧追招商银行,邮储银行有何不可?

并且,考虑新增营业网点的盈亏平衡点,邮储银行的海量网点,却是其他银行难以复制的。邮储银行甚至敢在悬崖上以及高海拔“生命的禁区”等等地区开设银行。邮储银行的诸多偏远地区网点,通常是其他银行所不敢涉足的,这就是邮储银行的护城河。

简言之,邮储银行拥有护城河,招商银行没有护城河。还是那句话,我不一定对,欢迎纠错。

【重点:关于本文,请自行核对数据准确性,不保证观点客观性,切勿作为任何投资依据或企业评价依据!欢迎纠错~】

4,存款占负债比、总计息负债成本率:

图中最左侧,从负债结构来看,邮储银行的几乎所有负债都是存款!这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都是罕见的。本质上,银行经营的是风险,而邮储银行如此这般的负债结构,大大保障了邮储银行的长期经营安全性。

本质上,银行做的就是简单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能不能源源不断地吸收低成本存款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是对银行最朴实的理解。某些银行别的什么花里胡哨的招数,没有必要太过在意。

从总计息负债成本率来看,邮储银行也是图中最低的。这不难理解,邮储银行吸储网点覆盖了中国最为偏远的地区,也就是处于一种近乎“与世无争”的环境中,根本不需要通过提升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

那么有人要说了,与其他银行相比,邮储银行需要额外负担一笔代理网点费用。

我现在将代理网点的费用加上去(以邮储银行最新的代理费用率计算),重新计算邮储银行的总计息负债成本率,如下:

考虑邮储银行的代理费用后,邮储银行的总计息负债成本率由1.51%大幅上升到了2.18%(粗略估算值),但2.18%这个数值,依然低于上图中大多数银行的总计息负债成本率。

邮储银行的代理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可怕,但实际上,如上图所示,并不是那么的可怕。

5,逾期贷款占比:

图中紫色,邮储银行的逾期贷款占比是很低的。

6,不良率 / 逾期率

逾期贷款不一定会全部计入不良贷款。

不良率与逾期率的比值越高,会计方式可能就更加严格。邮储银行的这一比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图中最右侧的西安银行,你是怎么回事?不懂。

7,贷存比:

贷存比,拉近来看,2024H1:

邮储银行是我国最为年轻的银行,由于起步晚,没有多少历史包袱。同时,其发放贷款及垫款占吸收存款总额的比例,也是所有上市银行中最低的!

论银行的发展空间谁最大?仅仅从这个指标来看,显然就是邮储银行。

将逾期率、贷存比拿到一起来看,如下:

为什么说邮储银行非常特别?

图中最左侧,邮储银行不仅贷存比最低,逾期率也是很低的!

邮储银行的成长性,并不是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已经在过往的业绩表现中部分地体现出来了。

注意了,这是邮储银行的增长潜力暂时还没有释放出来,就已经体现出来的成长性。在共同富裕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待邮储银行真正的增长潜力完全释放,我们可能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8,存款规模同比增幅、贷款及垫款规模同比增幅:

紫色粗线条即为邮储银行。总的来说,邮储银行的成长性表现并不逊色。

进一步细看:

(1)2011-2024H1,存款、贷款规模同比增幅平均值:

这里取的是近14年的同比增幅平均值。

从左往右,第四列,就是邮储银行。其贷款同比增幅长期平均值,排名第二。其存款同比增幅长期平均值,也是排名靠前的。

(2)2018-2024H1,存款、贷款规模同比增幅平均值:

从左往右,第三列,邮储银行。

(3)2020-2024H1,存款、贷款规模同比增幅平均值:

从左往右,第三列。

(4)2024H1,存款、贷款规模同比增幅:

图中最左侧,邮储银行。

图中最右侧,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银行。

在宏观经济相对不是那么景气的岁月,邮储银行的成长性表现,依然相对强劲!

存款、贷款的增长,最终落到实处,就是体现在表面上的收入和净利润上面。接下来,就看收入和净利润的长期表现。

9,收入、净利润同比增幅平均值:

(1)2011-2024H1,收入、净利润同比增幅平均值:

这里取的是近14年的同比增幅平均值。

从左往右,图中第五列,就是邮储银行。

无论是收入还是净利润的成长性表现,邮储银行都不逊色。

(2)2018-2024H1,收入、净利润同比增幅平均值:

从左往右,图中第三列。

(3)2020-2024H1,收入、净利润同比增幅平均值:

从左往右,图中第二列,就是邮储银行。

图中最右侧,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出现负增长的银行。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动荡。

那么,与房地产息息相关的银行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通过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情况,我们可以瞥见一些银行风控的情况。

邮储银行不仅特别,风控还做得很好。

【重点:关于本文,请自行核对数据准确性,不保证观点客观性,切勿作为任何投资依据或企业评价依据!欢迎纠错~】

10,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情况:

(1)2024H1,房地产企业贷款不良率、占总贷款比、占总资产比:

图中最左侧,邮储银行,不仅房地产企业贷款不良率偏低,而且其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投放规模也很小。邮储银行的风控意识还是很强的。

有人要说,只看2024H1,根本看不出来啥,毕竟过去几年发生了什么,这里是看不到的。

那么,我们就拉长时间来重新审视。

(2)2015-2024H1,房地产企业贷款不良率:

图中,靠近下方,紫色粗线条,就是邮储银行。邮储银行的房地产企业贷款不良率相对偏低。

总的来说,近几年房地产企业贷款不良率大幅攀升,这与我们的粗略印象应该是匹配的:房地产行业的确出现了一些动荡。

仅仅只看不良率是不够的,还得看到底有多大比例的资产配置到了房地产企业贷款上面。

(3)2015-2024H1,房地产企业贷款占总资产比:

图中最下侧,长期来看,邮储银行最低。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邮储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都显得比较谨慎。

如果以上这两张图的思路还不够清晰,我现在再创造一个指标,房地产不良贷款对银行的负面影响程度:

计算公式:

房地产不良贷款负面影响程度 = 房地产贷款不良率 X 房地产企业贷款占总资产比 X 10000

这就是把房地产企业贷款不良率、房地产企业贷款占总资产比,这两者拿到一起来进行综合评估。

图中最下侧,该指标,意料之中,邮储银行依然是明显偏低的。

时间拉近,2024H1:

图中最左侧,2024H1,房地产不良贷款负面影响程度最低的,就是邮储银行。

最后,给大家看一个很多人最为关心的一个指标。

11,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2024H1):

目前,仅有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实施了高级法。因此,其他银行在图中的数据,都是我非常主观地粗略估算出来的值。估算的依据,就是招商银行在某年年报中披露的权重法、高级法相关数据对比。这是一组非常粗放的数据,未必可以反映大致情况,权当自娱自乐,欢迎纠错。

图中最左侧,邮储银行,再一次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

【我写了一本书】

京东购买链接:京东自营店《价值成长周期股》

$邮储银行(SH601658)$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精彩讨论

摸索fhy2024-12-01 13:58

我也有同感,可看到作者费了那么大的心思,查了那么多的资料,做了那么多的对比图,不好意思说,看看邮储银行上市以来的业绩增速,资产质量变化情况,妥妥的在吃老本,走下坡路,在我的估值体系中,在6大行中邮储银行是最不能投的银行。

-糊涂虫-2024-12-01 05:02

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分析得很细,视角独特,花了非常多的精力,感谢分享。但是,对于邮储银行的地产投资比较少,有一些不同看法,邮储银行在地产投资少是它当下的优势之一,这在几年前可是缺乏竞争力的表现,这业务原是好业务,只是地产业进入衰退导致该业务众多银行开始回避。邮储银行缺乏一种主动迎接竞争、激流勇进、挑战同业奋勇争先的能力,显得有些暮气沉沉。投资首先要选择一家伟大的公司,邮储这企业能称得上伟大吗?请见谅我的直率,不当之处请大家纠错

六寸水果披萨2024-11-30 18:32

网点在很多银行观念中是负资产,在你这里变成护城河了

unite_zhao2024-12-12 10:37

好文章啊,确实的,邮储银行在资产负债端,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对邮储银行生意模式的进一步理解:不能简单定义为,中国广大农村乡域的个人零售银行。相对精确的定义是:中国广大农村乡域的涉及重大民生的个人零售银行,没有一飞冲天的可能性。
1)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广大农村乡域的农户,涉及县域的大量住房按揭贷款提供,涉及数百万两小普惠贷款提供,必须是重大民生工程,绝对不是个有利可图的生意,正因如此,邮储银行的净利润率低于招商银行是必须的,保守的估值原则是妥当的。但反过来,逆风周期+经营困难时期,D会大力扶持。
2)必须用市场化手段服务好民生:充分+有效的市场化竞争+经营,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D不会开历史倒车。反过来,如果采用行政式政府补贴或计划经济手段,最珍贵的资金不能低成本+高效的抵达最有能力的农户,最后依然是大面积寻租腐败+一地坏账。
3)个人零售+三农+两小的特色业务之周期性会越加显著:我曾经认为,民以食为天,涉农的行业周期性应该更加平稳?现在看,随着农业产业化,周期性与工商企业差不多。而且,两小贷款抵御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更差,例如:在2024年年中按产品类型划分的不良贷款生成率(1)分布情况中,个人小额贷款不良生成率明显提高。

杠杆狙击手2024-12-01 19:30

一个官僚体系银行说的这么高大上

全部讨论

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分析得很细,视角独特,花了非常多的精力,感谢分享。但是,对于邮储银行的地产投资比较少,有一些不同看法,邮储银行在地产投资少是它当下的优势之一,这在几年前可是缺乏竞争力的表现,这业务原是好业务,只是地产业进入衰退导致该业务众多银行开始回避。邮储银行缺乏一种主动迎接竞争、激流勇进、挑战同业奋勇争先的能力,显得有些暮气沉沉。投资首先要选择一家伟大的公司,邮储这企业能称得上伟大吗?请见谅我的直率,不当之处请大家纠错

网点在很多银行观念中是负资产,在你这里变成护城河了

2024-12-12 10:37

好文章啊,确实的,邮储银行在资产负债端,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对邮储银行生意模式的进一步理解:不能简单定义为,中国广大农村乡域的个人零售银行。相对精确的定义是:中国广大农村乡域的涉及重大民生的个人零售银行,没有一飞冲天的可能性。
1)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广大农村乡域的农户,涉及县域的大量住房按揭贷款提供,涉及数百万两小普惠贷款提供,必须是重大民生工程,绝对不是个有利可图的生意,正因如此,邮储银行的净利润率低于招商银行是必须的,保守的估值原则是妥当的。但反过来,逆风周期+经营困难时期,D会大力扶持。
2)必须用市场化手段服务好民生:充分+有效的市场化竞争+经营,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D不会开历史倒车。反过来,如果采用行政式政府补贴或计划经济手段,最珍贵的资金不能低成本+高效的抵达最有能力的农户,最后依然是大面积寻租腐败+一地坏账。
3)个人零售+三农+两小的特色业务之周期性会越加显著:我曾经认为,民以食为天,涉农的行业周期性应该更加平稳?现在看,随着农业产业化,周期性与工商企业差不多。而且,两小贷款抵御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更差,例如:在2024年年中按产品类型划分的不良贷款生成率(1)分布情况中,个人小额贷款不良生成率明显提高。

2024-12-01 19:30

一个官僚体系银行说的这么高大上

终于看见认可邮储的了,我目前持有4个银行,汇丰、招商银行、建行h、以及邮储。
一般买大行分几个等级:
1级买工商,宇宙第一大行,和财政部站在一起
2级买老农,利润最好看
3级买建行h,财报上的6边形战士,利润稍低,但是核充和roe好
4级买招商,最好的roe,最好的服务,最好的利润,但估值也最高
5级买邮储,单看财报极为平庸,像是6大里最差的,但如果能透过财报那些数字去看资产质量,它就是最好的,困扰几大行的阴霾在邮储身上几乎都不存在。不过纵然在雪球,能看出邮储银行好的也极少

2024-12-01 11:28

有人在夸邮储银行,我说实在的没什么好夸的,就是不能倒,因为我们的退休金都在邮储银行领取,正因如此,2023年底中国移动才以邮储银行的净资产价每股6.68元独家定增巨额达450亿元,这可是上市以来从未摸到的历史天价了!如果不是国家意志哪一家民企愿意溢价这么多认购呢?

2024-11-30 18:55

记得大概五六年前吧去邮储办卡拿钱,结果说没有网银 不能银行转账,只能提现再去别的银行存。在网银作为最基础硬件银行业内,第一次遇到没有网银系统的银行,那是就看遍邮储,现在竟然是优秀生,这应该就是个笑话

2024-12-12 23:43

个人认为邮储和别的银行最大的不同是他和邮政(快递)密切相连。覆盖了中国最广泛的市场。邮政到哪里邮储就到哪里。不要忘了这些地方也是中国,银行对这些人的服务可能才刚刚开始。(过去没有财产当然也就不需要银行服务)。过去由于交通问题,中国很多地方非常穷,当地资源运不出去,形不成生产力。现在这些问题都在逐步解决。快递行业加速了物流,所以邮储和邮政是相辅相成的,希望邮储今后在这方面大大加强走出自己不同的道路。通过快递业务认真服务于自己的客户。和客户同成长。
不要看这些地方现在贫困,但70年代的中国哪里不贫困?那些富裕起来的地区今天也许就是他们的明天。不要忘了我国的国策是共同富裕。资本从过剩的地方流入需求的地方是自然现象。治理自己的山河,资金收益可能低点,但子孙后代全国人民受益。
招商银行很好,但服务对象有限。何况招商也不是生而优秀,也在培育自己的零售客户市场上花费了很长时间。

不容易!能够把这么平庸的,员工素质低,客户群偏低端,业务种类单一的邮储银行吹得天花乱坠。

2024-12-01 18:04

感恩《run_rabbit_run》楼主好文分享:🌹
1. 高ROE(净资产收益率)
• 目前的ROE情况:邮储银行的ROE在大型银行中属于中等偏低水平。这与其业务模式和成本结构相关,比如代理费导致的高成本收入比和较低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 潜在提升空间:如果邮储银行未来顺利实施高级法,资本充足率将显著改善,从而优化资本效率,提升ROE。此外,其庞大的客户基础(偏远地区存款需求刚性)和零售业务的成长性为ROE提供了持续增长的潜力。
• 资产质量稳定:虽然拨备覆盖率和逾期覆盖率在行业中并不突出,但整体风险较为可控,其网点广泛分布进一步分散了信用风险。
结论:ROE目前偏平庸,但随着资本管理优化及业务扩展,具备提升空间。
2. 高成长性
• 存贷业务规模:作为六大国有银行之一,邮储银行拥有庞大的存贷基础。其零售存款在行业中独占优势,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成本高,但存款的稳定性极高,这种独特模式赋予其长期成长潜力。
• 零售业务扩展潜力:邮储银行依托中国邮政覆盖城乡的网络,具备强大的客户触达能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是其他银行难以直接竞争的领域。
• 未来科技投入:邮储银行近年来加大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资。随着智能化网点和线上服务的普及,其运营成本有望下降,助力成长。
结论:依托庞大的零售客户基础和乡镇覆盖,邮储银行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特别是在金融服务下沉和科技升级的趋势下。
3. 深度价值
• 估值吸引力:当前邮储银行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分红收益率高,是一个典型的低估值高股息标的。
• 独特竞争优势:邮储银行的商业模式与中国其他银行不同,依托邮政网络,专注服务偏远地区和零售市场,形成独特的护城河。这种另类定位使其在市场中具备稀缺性。
• 稳定现金流:即使面临经济周期波动,邮储银行凭借其稳固的存款基础和高息差业务模式,能够为股东提供持续的分红回报。
结论:邮储银行具有独特的商业模式与较高的分红收益率,在当前估值下具备明显的深度价值。
买入卖出策略:聚宝盆策略与长期买入策略结合
1. 聚宝盆策略:高出低进的动态调整
• 低估时买入:
• PB低于0.7或分红收益率高于7%时积极买入。
• 关注经济周期和零售业务扩展潜力,低估时逐步加仓。
• 高估时卖出:
• PB接近1.5或分红收益率低于4%时适当减仓,尤其在市场乐观情绪较高时锁定收益。
• 观察指标:持续关注资本充足率、成本收入比的改善,以及金融科技的推进速度。
2. 长期买入策略:稳健增值
• 红利再投资:将每年的分红再投资,用复利效应增厚持仓价值。
• 逐步建仓,拉低成本:即使短期内没有爆发性增长预期,长期持有邮储银行能够依靠分红和增长潜力获得稳健回报。
综合评估
邮储银行在「高ROE、高成长、深度价值」三因子中虽不显现全面优势,但其独特的竞争地位和较高的分红收益率,赋予了其深度价值和成长潜力。在买卖时机上,可结合聚宝盆策略捕捉波段机会,同时坚持长期红利再投资,逐步放大收益。
总结来说,邮储银行是一个“低调而特别”的投资标的,尽管目前看似平庸,但其独特性与成长潜力足以让投资者长期持有并受益。
#红利股# #高股息率精选# #高股息率投资# $沪深300ETF(SH510300)$ $科创50ETF(SH588000)$ $邮储银行(SH60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