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拿上海莱士,谁是大冤种?

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31喜欢:26

有些事就是很荒谬,有人上岸,有人却急于跳坑,基立福这次是满载而归,赚了个大满贯。

基立福不仅把低附加值,没技术含量的血液检测甩给了海尔,又溢价变现了股权,可谓这次交易的大赢家,轻松通过资产置换,换回160多亿。

有人赚就有人亏,这笔买卖合算不合算,我们先不去探讨。就来说说血制品行业为啥埋葬了很多民企。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浆站不好拿,特别不好拿,中国血制品搞了几十年,现在存量浆站只有300个左右,只有天坛这些年大力扩张,才新批了一些。其他民营企业更不用说,不收回去就算好了。

前车之鉴,高特佳搞丹霞把自己陷进去,最后屈身华润,浙民投搞了几年,最后卖身陕煤,高瓴,大证私有化泰邦,现在还在煎熬。

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让民企大幅拿浆站,而有钱硬要拿,以前可以,现在不行,道理都懂。看看华兰,莱士这十年拿了几个站,看看区域国资控股的卫光为啥卖给天坛,很多事不是有钱就可以解决的。

这涉及到国家战略物资,生物安全。我举一个例子,新冠时候,大家抢静丙,如果没有国家控制价格,保证医院急救供应,那资本是不是可以肆无忌惮涨价,谁出价高卖给谁?

而且血制品也不是让你无限制进口,国家为啥除了重组8因子,白蛋白,其他都不批准进口,一方面是考虑到这东西以前确实很缺,外国人有艾滋病传染进入这些也要慎重,但我国血制品企业还处于成长期,不能被低价倾销搞死也是一个原因。因此批签发,都会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批签发节奏快慢也不是企业说了算。因此代理业务增量这块,我觉得会平稳,绝对不是可以无限制的进口。

这样看来,海尔掌控的莱士,比基立福掌控要差。第一,拿浆站这块。基立福拿不到,同样海尔也拿不到,不要说海尔多么有钱,效率管理多么好,这些都不搭边,没用,上面说了行业的特殊性所在。

第二,技术这块,血制品研发基立福要更好一点。至少在技术引进这块会好,毕竟是全球四大血制品之一,海尔血制品研发技术,视野,经验这块积累显然不够。

第三,基立福在,至少gds不会出问题,因为它的股权本来就不花一分钱,用gds换的。人家想要变现股权,gds就不能出问题。现在,呵呵,我股权都变现了,几年后,我还管gds死活?雷只要挂在天上,就可能落下来。

按照现在的溢价方案,多了二十亿,是不是可以认为,gds即使利润打不到,也可以用这二十亿补偿呢?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这次交易方案,对莱士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基立福是大赢家,谁是大冤种,显而易见。$天坛生物(SH600161)$ $博雅生物(SZ300294)$ $上海莱士(SZ002252)$

全部讨论

01-02 13:44

这个收购,我觉得:
1)基立福看清楚了外资在这行业受限太多,及时平稳退出,由于汇率原因虽没赚多少,但保留了股份,出口一途仍可赚钱。
2)上海莱士迎来有实力的新股东,打破僵局,标注了市场价格基准9.4元。
3)海尔125亿买的股份,仍属于行业内估值偏低的。无论今后,海尔资本运作还是深耕行业,都不失为一笔稳妥的好生意。
之前,央、国企收购的风吹大了,哪知来了个集体企业,变成了微风,高扬的旗帜降一降也正常。其实,算得上三赢,只不过赢得不多罢了。对我等小散户来说,深感意兴阑珊而已!
只要赢利的底色和前景的不变,终要回归行业平均估值!倾向于认为,好戏刚刚开始。

01-02 10:30

说的对,我前天也发表了同样文章,被一帮人怼的无话可说!

01-02 11:53

基立福和海尔比,哪个更难拿浆站?后者总比前者强一点点。

01-02 15:15

未来国内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科创100未来有望充分享受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时代机遇。。$科创100ETF(SH588190)$

01-02 12:56

如果是前两天发这个才证明你的远见

01-02 21:44

这里是博雅群,感觉凡人这篇文章有点为华润不甘心,想想华润这2年多时间,浆站问题、工厂问题,哪样不是浪费了时间,做的不好就该批评,华润没拿下莱士股权也说明央企不是万能,踏实点,也许还靠谱点。血制品公司里,博雅现在涨幅垫底,不能说资本都眼瞎吧

01-11 11:42

有没有可能是转移资金的问题?

未必 等着看 他这种收购是长跑,不是你理解的短线,并购市场本来机会就少,这种属于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是你理解的短线炒股票。要用战略的思维去看问题。

01-02 12:13

还以为卖给央企, 海尔进来,慢慢消化基立福的遗留问题吧,标准的大冤种。

01-03 10:03

把海尔的管理层想成无脑之辈了,海尔是因为冲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