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医药公司,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7

近两年时间以来,受多方因素的持续影响,整个医药板块的表现持续低迷,但从三季度以来,医药板块开始逆势反弹,尤其是10月份不少公司异常坚挺。

我认为,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基本面持续向好。上半年大部分药企的业绩已经出现了显著回升。据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创新药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73%,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16.04%,扣非净利润同比减亏11.76%。

另一方面,政策端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除。7月初,为期一年的医药领域反腐行动开启,整个医药板块一时风声鹤唳。但随着不久前卫健委强调,医药反腐是为了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对医药反腐的担忧开始消弭。

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政策面来看,现在都是布局医药板块的绝佳机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现在不少主流的机构都认为医药行业 “底部”已来,行业右侧布局机会在逐步显现。比如,宝盈基金医药基金经理姚艺日前就在看好医药,逻辑是医药板块估值足够低,且政策面在好转,叠加老龄化趋势增长需求非常明确。

既然种种迹象说明布局主流赛道创新药的绝佳时机来临了,那么在茫茫医药股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去筛选那些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医药公司呢?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充足的资金储备、颇具潜力的研发管线、管理层的进取心,这三者是决定一家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核心要素。

1) 安全边际

无论对于仍然在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企来说,还是对已经处于商业化阶段的药企来说,可持续的现金流都相当重要,尤其是在创新药企的融资窗口逐渐关闭的当下。

据民生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8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大幅度下降,融资金额为40.3亿元,同比下降46.48%。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金储备的重要性越发体现出来。资金储备越多的药企,越是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拥有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

总的来看,国内现金储备丰厚的药企倒是不在少数。通过对在A股、港股上市药企的2023年中报进行分析,现金储备总额排名前二十名的药企以及其拥有的现金储备量如下图所示。

在当前这个环境下,我认为手上的现金储备最起码能支撑自身过上3年苦日子,这样的药企才能算是现金流稳健。至于谁能有这个能力,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然,在关注现金储备的同时,还要关心的一个指标,就是造血能力。因为,造血能力决定了未来的现金储备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减少,这是一个动态的影响因素。

关于造血能力,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指标是“经营性现金流”,而不是净利润。因为,净利润是会计准则的体现,容易受到会计准则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经营性现金流”才是当期业务经营的根本。

这一点,上图中的四环医药,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过去几年因为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导致公司仿制药利润暂时无法覆盖研发开支,从利润表来看,四环医药上半年亏损额为1.19亿元;

但实际上,因为仿制药业务和医美业务的稳健,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为净流入2381万元。也就是说,虽然处于战略亏损阶段,但四环医药仍在创造现金流。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在过去几年每年都能有大手笔分红的原因。

这也说明,只要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那么公司业务依然是非常稳健的,受创新转型的影响也并不会太大。

所以,安全边际更高的药企,一定是那些现金储备丰厚加上自我造血能力强悍的企业。

2) 管线潜力

实际上,我关注药企的money储备,不仅是为了防守,更在于进攻。在药企研发之路上,没有钱寸步难行。弹药储备,往往决定了药企长期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研发管线的潜力。

可以看到,上述金钱储备最为丰厚的二十家药企,它们的管线储备都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就拿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来说吧,此前,百济神州在投资者开放日上披露,目前拥有在研管线涵盖23个开发项目和超过60个临床前项目。其中,包括BCL-2抑制剂、BTK CDAC、B7-H3 ADC、EGFR CDAC等潜力产品。

尤其是BCL-2抑制剂,更是直接头对头艾伯维的拳头产品,如果百济神州能够赢下这次头对头试验,BCL-2的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除了百济神州之外,复星医药恒瑞医药丽珠医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四环医药这些大药企的管线储备也都可圈可点,也都是2023年创新药企业的第一梯队。

如果细挖布局来看,你会发现这些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的豪门药企极具底蕴。像复星医药四环医药都是围绕创新药和医美两条腿走路,布局非常有特色。

就拿四环来说吧。在医药领域,资金实力雄厚让四环医药的布局呈现两大特色:技术的全方位覆盖、领域的全方位覆盖。

比如四环的子公司轩竹生物,拥有25款在研产品,涉及的技术既有传统的小分子化药、单抗,也有双抗、ADC、Fc融合蛋白这些新技术;而另一子公司惠升生物的40余款产品的产品管线,则是对糖尿病和并发症防治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

更重要的是,资本寒冬大部分创新药企节奏拉垮的时候,这些资金储备丰厚的药企,成果反而在加速落地。复星的溶脂针等一系列比较有前景的管线,都是在加速落地。

四环医药也是这样,今年轩竹生物的安奈拉坐钠肠溶片获批上市,吡罗西尼的上市申请也被受理了,包括司美格鲁肽等产品都处于加速推进临床的状态。

恒瑞医药更是如此。今年以来,恒瑞包括ADC的各项临床在寒冬下能够进展连连,速度远远超过biotech

很显然,正是充足的资金储备决定了,这些大药企能够在多个领域同时布局,即便铺子摊大,这些大药企也有着足够的实力支撑庞大的研发管线不断向前,从而将预期转化为现实。

3) 管理层的进取心

不管是资金储备还是管线布局,都属于药企的硬实力,而决定一家药企价值的除了这些可以量化的硬实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软实力:管理层的进取心。

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管理层究竟有没有很强的进取心,是决定一家药企能够持续做出成绩的关键之一。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阿斯利康的CEO Pascal Soriot在10年前接手公司后,拒绝了辉瑞的收购并立志要带领公司将营收在十年里翻一番。最终,在CEO的带领下,阿斯利康成功到达了这个当时看起来无法实现的目标。也是因此,在此前传出Pascal Soriot将离任CEO的消息后,阿斯利康的股价也一度下跌4%。

在国内,因为管理层的进取心,成就一家公司的例子,也并不少见。百济神州的大力出奇迹,必然与管理层的雄心壮志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烧钱出海的勇气,也必然不会有现在的百济神州。

恒瑞医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医药成长过程中不掉队,也是因为进取心。从2011年开始,公司的创新力度就开始加大;恒瑞医药老将孙总的再度出山,也代表了一家豪门药企锐意进取的决心。

四环医药新增长引擎的出现,也是因为进取心。如果不是公司在2012年开始布局创新药、2014年开始布局医美业务,必然不会有现在医美业务成为现金奶牛业务的可能。

如果说,管线储备、资金储备的厚度,决定了一家药企当下能否走出寒冬,那么有没有一个有决心、有野心、有远见的管理层,则决定了一家药企未来能走多远。$百济神州(BGNE)$ $四环医药(00460)$ $康方生物(09926)$

全部讨论

2023-10-20 12:19

四环医药医美海外引进的倒是挺多,不知道创新药这一块会不会也在出海领域发力$四环医药(00460)$

2023-10-20 13:41

我觉得投资药企,最起码要用10年甚至更长的目标去找公司,因为一款药的研发周期本来就很长,如果只是在乎短期的所谓利好,那就只会陷入大起大落的循环中

2023-10-20 13:35

去年10月份是最后一跌,今年看看情况会不会一样,11月份来个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