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有待修复 结构分化仍是主基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原油、农产品等资源品暴涨引发全球经济经济进入滞涨风险,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陆续进入加息通道。受此影响,以美股为首的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美国三大股指自高点以来的下跌幅度均超过20%,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跌幅超过30%,已明显进入了熊市通道。


        而国内,近期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各地散发疫情不断持续,经济形势面临较大负面压力,在内外负面因素的扰动下,国内资本市场也相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好在,在中央政府稳增长的主导方针指导下,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上马,而各地房地产政策也陆续松绑,尤其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宣布下调商业性房贷利率,首套房贷利率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近期A股市场相关基建、房地产板块开始活跃,给沉寂许久的A股助推一把力。总体上看,在政策持续利好的背景之下,进入5月以来,A股市场走出难得的独立反弹行情,经受住了外围市场大幅波动的负面冲击,政策底特征已趋明显。


       当然,在经过前期的大幅波动之后,虽然近期也抵挡住了美股等西方发达国家股市下跌的冲击,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目前国际、国内的形势仍不明朗,通胀压力之下,全球开始加息周期,人民币大幅贬值,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已经超过6%,这在一定程度下加大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压力。后期,央行货币政策可能更多的还是以结构性调整为主,比如对中小微企业、涉农、新基建等项目的信贷支持,大水漫灌的概率相对较低,虽然当前国内的CPI数据相对较低,但未来的通胀压力仍然不小,局部宽松之时,仍然要防范通胀抬头的风险,所以,不能过度奢求央行大幅放水,后期资金面趋紧的压力犹存,从4月的社融、人民币贷款等数据看,尤其是社融数据从2020年10月开始逐渐下降,2022 年 4 月社融增量 9102 亿元,同比少增 9468 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 2.03 万亿元。反映出当前宏观经济面信心严重不足,信心不足导致需求不足,影响后期的企业投资、居民消费,最终将影响宏观经济大盘。


        回到股市,经过前期的大幅下挫之后,市场风险进一步得到了较大的释放,目前市场各方对于筑底的看法基本是达成一致,但是这个筑底的过程如何演绎则分歧较大。尤其是近期的反弹能否持续,是普涨?还是结构性的行情?从当前的内外因素看,结构性的行情概率较大,普遍性的上涨因素并不具备,因此,结构分化仍是主基调,政策宽松背景下,市场信心修复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此时操作上不可盲目乐观,以轻仓快进快出为宜,不宜过度恋战,以反弹思维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