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质疑当下的牛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牛市中的三个原认知

牛市已来,毋庸置疑。

牛市中,所有股票都会涨。

牛市中,所有人都会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当然,除了最后一波接盘的。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开喷,年初到现在已经亏的、被套的不在少数,何来牛市?!首先,大家不要忘记2019年开始的市场主题——结构性牛市,这个词已经被各家唱的烂大街,现在涛声依旧。即便面对本轮的大幅回调,结构性牛市还在,翻一翻近三年的市场,虽然很多个股创下历史新低(很多都是业绩平平的公司),但不要忘了还有几百家上市公司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时间周期拉长来看,本轮指数20%左右的调整属于正常现象。

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认知;你会做什么,取决于你对事物的认知是什么样的。

我来讲讲我认为在牛市中让你赚大钱的三个认知。当然,这里面有些也适用于熊市。

我不是股评老师,我谈这些,并不是为了教你什么,或者卖课,只是单纯的记录和分享。

分享给有缘来看的你,也分享给多年之后的自己。


三个认知:无知、无畏、无我

一、无知

股票价格的波动,本质是千万个市场参与者对海量信息的判断和决策。

我作为万千参与者中的一个,对个股相关信息的掌握,就好像九头毛发密盛的老牛身上的一根小棕毛,又像用高倍望远镜从5米以内看一只布满了斑点的豹子。

充满了偏见和自大。

但我的远古大脑并不会知道这些 《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我会觉得:

“你们这些反对我的都是SB,我才是最懂这支股票的人!

我买的票,一定是好票,唱反调的,都懂个P啊!

我不买的票,早晚都会跌,现在赚钱的这些SB们,你们会选票吗?以后就等着天天跌停了哭吧!”

接触了太多做证券二级的人,包括炒港股和美股的人。这里总结一个经典的观点:凡是交易在5年以上(中途暂停或者被市场打服的除外),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你懂什么?老子才是最牛B的。这就是为什么操盘的人宁可把钱亏在自己手里也不愿意去相信其他人。


承认自己的无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无知的,才能真正进步;

从市场先生这里,从市场上最聪明的这群人这里,学到真本事。


二、无畏

我们会害怕伤害过自己的东西,喜欢曾经让自己愉悦的东西。

如果我买了一支股票,而它让我赚钱了,我会越看越喜欢,越来越舍不得卖。

如果我买了一支股票,而它让我亏钱了,我会非常讨厌它,永远不愿再买它。

我们会害怕,是因为害怕让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可以远离伤害他的猛兽《人类简史》。

但股票,并不是猛兽,它没有思想,回避让我亏损过的股票,并不会远离伤害。只会让我远离市场的真相。

我害怕股票让我亏钱,甚至赚了一倍给我带来的快乐,也不及一个跌停板给我带来的痛苦。这是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我害怕别人都发财了,只有我还原地踏步,所以不停的去卖掉原来的股票,去追新的热点。这叫FOMO(害怕错失)。

但是,我需要知道,越害怕的事情就越会发生,这叫墨菲定律。


意识到情绪和激素变动对大脑的影响,有觉知的去观察和思考;

才能摆脱情绪对大脑的控制,打开清明眼,看清市场的真实动态。


三、无我

我买或不买,股票都在那里,自涨自跌。

我买了一支股票后,满眼就都是它的好消息,这是因为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

我买了之后,股票涨了,就是我牛逼,我股神;股票跌了,就是市场SB,庄家脑残;这叫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我买了一支股票后,看到说它不好的人,就烦,就想骂他,骂不过他,我就想拉黑他,这是因为我原始大脑里“要么干仗,要么逃跑(fight or flee)”的生物本能。

我评判一支股票贵还是便宜,往往是从我第一眼注意到它时候的价格开始算,算算这些天涨了多少,跌了多少。

“如果我当时买了,现在就翻10倍了,卧槽!我TM就能买法拉利了!”;“这SB票都TM涨5倍了,太JB高了!不买不买!”这叫心理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我亏了,我赚了,我翻倍了,我爆仓了,我牛逼啊,我SB了。

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


我的心里眼里全是我,就没了市场的位置。

忘了我,才能感受到市场。


有了这三个认知,我的策略是这样的:

1、买涨不买跌,最好是历史新高。要有机构参与的。信市场的认知,信聪明人。不信自己的认知。无知。

2、满仓轮动。无畏。

3、跟随市场最强的板块,最强的逻辑,最强的业绩预期,趋势最好最稳的票。忘记自己的票,自己的成本价,自己的盈亏。无我。


无知、无畏、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