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还有三年三倍的机会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2喜欢:15

$隆基绿能(SH601012)$ $通威股份(SH600438)$ $晶科能源(SH688223)$

隆基交了一份巨难看的年报和一季报。市场对此的分歧在于巨额的存货计提的看法。但是这其实不重要,理由有两条:

1、隆基财务总监解释过计提,隆基计提是逐月计提,也就是说每个月月末按照存货货值和市场价对比差异,在价格下行期间计提累计数量会比较大。例如1月200亿存货,月末价格下滑5%,计提5%。二月存货200亿,价格下滑5%,计提5%。如此一个季度下来,存货基本维持不变,但是计提累计就是比较可观了。按照隆基CFO的解释,计提是不回冲的,假设计提后价格又出现上涨,那么会影响当期毛利,意思就是当期存货成本是按照计提后计算,价格上涨后毛利升高。所以隆基计提高是表象,毛利高也是表象。当然,大家都是一样的货,友商季度末没有计提对比隆基大额计提,也意味着后续季度毛利承压。

2、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都是亏损。如果大家都积极计提的话,一季度光伏主链全行业都是账面亏损。所以很多企业现在已经到了现金成本,价格近一步下滑的空间不大。存货计提这个差异对后续财报影响不大。直白点说就是跌价概率越来越低,存货减值不论按照什么周期计算发生概率都越来越小。

之前写过“三句话说清光伏行业”,主要观点就是1、光伏还保持中等增速增长;2、过剩不容易出清,价格战是常态;3、隆基成败在技术能否带来差异化

现在这个看法没有变。

当然,这一轮光伏过剩地方政府是最重要的推手。按照某研报的说法,100亿光伏投资,政府出资3,40亿建厂房,2,30亿付了首付设备款,企业真金白银的大概1,20亿设备款和流动资金。地方政府实际上是最大的出资人。地方政府的算法很简单,拿银行的低息贷款绑上自己的信用,去博10%以上的投资收益。按照地方政府的测算,7年的税收就足够补贴给企业的设备首付款,厂房租金是稳定现金流的生意。这一切的美好都是建立在产能顺利投产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基础之上。

否则地方政府拿什么去还本付息?对入局的企业来说,资本投资是减少了,但是这就是个吞金兽。只要产能移交投产,上游的设备尾款,厂房租金,税收一堆支付压力接踵而至。如果投产就亏现金,没有家底是撑不住的。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之下,一定会有非常强大的动力去实施并购重组恢复生产。

这种局面就意味着现金流枯竭之前,企业真不容易放弃生产,杠杆太高放弃就意味着血亏出局。这样产能出清会比较慢,一旦大规模亏现金后,后续的并购重组会非常激烈。

即便并购重组之后,真实的产能还是存在,无非市场向头部集中,大家产能利用率低一点,低利润维持生存。但是市场一旦略微好转,产能又会迅速释放。地方政府能接受企业认亏出局重组,但是很难接受厂子破产,因为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巨额投资成了坏账,这个窟窿太大了。

所以把光伏按照周期来投资,周期底部高PE买入,现在也还太早。

除非另一个逻辑成立。

这个逻辑就是差异化。隆基HPBC已经露出了苗头,只是这颗苗还太小了,在一地的韭菜地里显不出特别。

HPBC最基础款的溢价也有3-6分,在现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弥足珍贵。

HPBC二代相比TOPCON有5%的功率增益,参考TOPCON对perc的替代,一块组件的功率差异也就30W,在溢价4-6分左右还是实现完全替代。

推演行业发展,今年如果不出现政策面的激烈干预,全年大概还是延续过剩价格战的态势。目前仅仅算头部企业的产能,基本都能覆盖整个市场需求,简单瞄一眼现金储备,头部企业今年谁也耗不死谁。只能寄希望于产能释放节奏降低,然后明年市场增长一点来达成基本平衡。

这一轮下来,市场集中度会大大提高,价格陷入恶性竞争的概率降低,但是产能依旧过剩,指望超额利润并不现实。一线企业大概维持在5%左右的净利润,看各家本事能拉出2-3点差距。

25年隆基有超过50GW BC产能,销售额比24年有所增长,大概能有100亿上下利润。如果BC二代证明了盈利能力,给25倍估值,相比现在有1倍左右的空间。

到26年如果有100GW BC产能,200GW硅片,150-200亿利润,BC二代证明了盈利能力,届时其他光伏企业已经元气大伤,无力扩张。而隆基的市场份额仅仅取决于后续扩产速度,市场给30倍估值,市值在4500-6000亿之间。相比目前有3-4倍空间。

所有的一切,取决于BC二代这个隆基所谓的晶硅终极路线,是否能够兑现。这一点谁也不知道。

现在能知道的是:

1,隆基有Topcon Hjt BC量产线,HJT足有3GW,其他两种都有30GW,要说对未来技术路线的利弊得失,隆基最清楚;

2、隆基手里有一大堆现金,但是上面的技术路线没有扩产任何一种,隆基决策的依据一定是还有看得见的更优技术路线;

3、年报沟通会隆基说了BC二代发布后会有每月60MW的销售,这大概率就是中试线的产能规模。也就是说,隆基嘴里的BC二代已经跑通,剩下的是量产派坡;

4、越是独门技术,越是高度的设备定制,扩产不可能像TOPCON那么快。越快意味着技术扩散越快,意味着后续壁垒越低,所以扩产慢不是技术不行的理由,很可能是维持壁垒的必须选择;

5、经过24年消耗,明年整个光伏主链企业都比较虚弱。

@@千亿隆基新征程 @@加息首季 @@红红绿绿让人痴迷 @@轻神骨头

全部讨论

04-30 13:51

完全正确。另外有两个小点,一是23下半年乐叶美国已经盈利,与业绩会说法一致。二是这次效率冲刺是晶硅平台的最后一次,以后应该没有跨界了。

$隆基绿能(SH601012)$ 从市净率看,机构已经给隆基这块估值了,因为传统周期股在业绩亏损时,市净率通常都是在1左右或者以下,而隆基目前的市净率是2左右,说明机构认为隆基在技术上具有优势,只不过前几年股价涨的实在太多,股价跌去75%后,市净率还有2。这次光伏行业的产能出清时间会比2012年、2018年更长,而期待政策端要改变也很难,有背景的二三线企业,谁愿意做牺牲品?

04-30 19:52

24年利润100亿可真敢想,不亏就不错了还100亿利润。

04-30 23:43

有道理

剧本演绎的差不多了,就看新技术和真实需求的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