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表态,L3自动驾驶或加速推进,还有望带动AI应用创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2

近期,自动驾驶行业的相关消息接踵而至。

6月21日午间,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此外,近期有网友发现特斯拉FSD测试版软件里面隐藏了一个叫"埃隆模式(Elon Mode)"的秘密功能,可以允许车辆在脱手状态下驾驶。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认为,FSD会在今年或明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25年规模化开放。

资料显示,自动驾驶分为L1~L5,现阶段正处于L3的导入期,相比于L2,L3属于高阶的自动驾驶,将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操作,只需人类提供适当的应答。

政策方面,近年来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均对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从基础建设、测试标准、数据安全、高精地图、商业运营等方面进行完善,并通过特区立法、试点机制等形式持续探索L3落地的可能性。

东吴证券分析,目前国内有条件(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主要难点在于相关责任定义的缺失,在实际操作中较难界定驾驶员和车企的责任。但参考国外,2023年美国内华达州和加州先后批准了奔驰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上路运行,对于责任进行了清晰的划分,日韩及欧洲地区也在国家层面对L3立法。

其指出,国内相关的政策法规也有望加速落地,并明确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责任划分,在限定工况下责任由提供自动驾驶功能的车企或者第三方供应商承担。清晰的责任认定划分能够有效的区分车企在智能化维度的能力边界,有望推动智能化行业进程。

中信证券认为,若L3国家标准得以推出,将代表着国家政策对智能驾驶产业的重视和决心,有望为行业后续发展扫清障碍。更重要的是,乘用车智能驾驶的核心价值在于为驾驶员减轻驾驶疲劳。

另一方面,若L3国家标准出台后,驾驶员可实现脱手、脱脚乃至脱眼驾驶,同时与主机厂分担事故责任,消费者的高阶智驾体验将得到显著提升,对强化消费者认知、培养消费者需求亦将有助力,进而推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但具体仍取决于政策的支持力度几何。

市场规模有多大?

市场规模方面,据头豹研究院预计,对于自动驾驶软硬件市场,以商用车销量作为基准,再乘以软硬件成本测算得出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软硬件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6%;

对于商用车运营服务市场,其预计未来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将直接替代现有市场下的人力司机,2026年运营服务市场规模将达5.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6%。

此外,东吴证券还指出,国内L3智能驾驶落地具备里程碑意义,将加速本轮AI创新在汽车端的应用,并带动产业链新的机会。

分析认为,伴随着L3级别智能驾驶推动智能硬件渗透率提升,降本因素推动纯视觉方案成为主流,大算力域控制器+冗余执行单元+AI算法环节有望充分受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部讨论

2023-06-26 14:33

AI加速赋能,自动驾驶迎来拐点$上证指数(SH000001)$ $$数字经济ETF(SH560800)$

2023-06-23 11:25

等华为无图的l3自动驾驶量产,就可以出国卖了,不用采集高精地图,卖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