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真的没办法翻身了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4

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先举几个众所周知的数据。

1:总理说中国有6亿人收入不足一千(2019年)。

2:北京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8万元(2019年)。

3:全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2189(2020年)。

4:北京薪酬中位数6906(2020年)。

5:非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省份,多数省份的薪资中位数都是三千多,还有部分落后省份两千多(2020年全国各省份薪资统计表)。

以上国家统计的数据可以让我们跳出自己的生活圈,毕竟很多人可能都接触不到薪资不足两千的人,更可能连薪资不足三千的人都接触不到,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生活工作的年轻人。

       但生活的真相往往就被隐藏在一个个被平均之下。真正能反应群体之间差异的,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中位数。这个数字在我看来,代表了两种状态,一边是活着,一边是生活。很多一二线的年轻人,拿着1w+的薪水,却也在高房价和较高的基础消费里苦苦挣扎。

       换个角度,那些超过百分之五十工作薪资不足三四千的人,也就是年薪不足四五万,算他退休前工作四十年,如果薪资不涨,在退休之前的人生中,所能积累的财富,不吃不喝不生病不出意外不赡养任何人也不足两百万。而让他们真的不吃不喝不生病不出意外不赡养任何人的去完成家庭的原始积累,真的有点强人所难。

“当代年轻人如若没有原生家庭的资本积累,绝大多数这一生很难通过工作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哪怕他再努力,再节省。”

这个逻辑的出发点是,父母辈发迹的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有多么突出的能力,他们仅仅是站在时代的浪潮下踩住了红利。从最开始的作坊式工厂,股票,房地产,互联网。可以说短短二三十年中国爆发了好几轮大的产业红利,机会红利,人口红利等等。正是这一波波红利帮助大量刚好踩对位置的普通人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而这种好事,在当下,在未来,发生的概率只会越来越低,然后无限趋近于0。因为社会通路从过去的点状片状,到现在的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完全整体化。已经基本抹杀了单打独斗创业赚大钱的可能。不管未来的风口如何吸引人,其前提一定是有雄厚的资本做助推才行,而成功的概率基本等同于资本厚度,而没有掌握资本的人,终其一生也难有所大的作为。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我前面所说,很多人接触不到薪资低于两三千的人。是因为这个社会,多数人会选择性深入交往的只有和自己同层面的人,所以当你处在高薪资的段位时,你的社交圈基本都是和你薪资能力,甚至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人。而这种社会分层,从出生开始,在你的各个人生节点都会有一次。比如高考,找工作,结婚等。

       你也可能会说,薪资会长,但问题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国家收入水平的整体提升,连带着基本所有基础消费都会增长,小到米面油地铁,大到房子。就好比十年前的三千和现在的四千,所能带来的消费体验基本差不多。所以那两百万的实际购买力,我们要放到现在这个时间轴上,是可以做为有效参考的,而两百万,二线城市一套房(还要记得不吃不喝),这就是百分之五十的人劳苦一生的价值。

       而以上内容,基本可以找出很多问题的答案。

       比如:为什么中国父母会花大价钱培养孩子。

                  为什么一直努力都感觉没有希望。

                  为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

                  等等等等......

       可以这样说,学习确实能改变命运。因为学习能在人生的前几个节点起到关键作用,而优异的学习成绩,较高的学历,换来一份体面且薪水不错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选项,至少从薪资上脱离贫穷。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对于绝大多数走这条路的人而言,生活的压力和紧迫感依旧让人窒息,所以精神状态是否摆脱贫穷,只有自己知道。

        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教育被资本捆绑,学区房天价,课外优秀辅导班更是常人难以负担,而顶尖高中和一般高中的985,211升学率简直天壤之别,很有可能从根本上拉开贫富两极小孩的人生轨迹。

       而很多年轻人对贫富分化的愤怒真的不是因为工作待遇的不公,毕竟工作强度都有大小之分,待遇有差别是可以理解的。而是愤怒于资本本身的增值回报率远远超过普通人不眠不休的辛苦工作,比如一个人有一千万,按正常投资回报率应该在10%左右,而这就是躺赚的一百万,是很多人需要拼命半辈子的血汗钱。

       客观讲,如果这种社会资源的分配制度维系下去,贫富分化只会有增无减。而穷人翻身,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只适合停留在理论阶段,根本无法实操,或者实操风险过大。

        但,我想传递的并不是绝望的悲鸣。更不希望引起两极的对立。

  如果你没有改变时代的能力,那么就努力改变自己,在埋头苦干之余,多思考一些社会运行本质,试图去找到一些规律,然后跳出自己与生俱来觉得生活本来“就该如此”的窠臼,去多尝试,付出行动可能不会成功,但是不付出行动,肯定不会成功。

  说了这么多理论,那么对普通人来说,最容易变现而且合法的实践,或许理财投资是最佳选择的,资本就像鲨鱼,对血腥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哪里有机会,哪里有风险,资本是第一个知道的。年轻人早入市,早接触资本市场,即使不赚钱,也可以了解更多社会各个领域的新闻,关注世界运转的最新实时动态,你学到的,感知到的这些东西,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让你能超越周围的人,牢牢的把握住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你能在投资锻炼中克制住了贪婪,压制住了恐惧,那么资本市场的盛宴,总有一杯羹属于你。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以个体之力摆脱历史车轮的碾压。因为只有时代中的我们,没有我们中的时代。我们身处这种时代之中,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并坚定自己的理想,在浪头来时挺起胸膛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历史总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穷人和富人的思维差别#  

 #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  

 #穷人的自我修养#  

 #财富自由#   

 $贵州茅台(SH600519)$   

 $爱尔眼科(SZ300015)$   

 $恒瑞医药(SH600276)$  

全部讨论

2021-03-19 10:21

写得很有深度,以前我也写过类似的文章,阶层固化太可怕。但思想的真正阶层化才是真正要命的,所以改变要从自己开始,多思考,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