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转:关于港股减持过程中的些许经验
李刚强 2023-11-15 09:00 北京
市场从业者对于A股的减持相对来说更为熟悉,但对美港股的减持退出可能接触和熟悉的很少,笔者也是如此。
今年上半年,笔者负责了一个港股项目的减持退出工作,有了些许经验,将这些经验总结成本文,一是后续自己在港股减持时可以用到;二是市场关于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太少了,就像我刚开始做这个工作时,各种百度知乎、雪球查遍,没找到什么系统性的信息资料,当时也是两眼一抹黑;三是港股水太深了,鱼龙混杂,江湖骗子也很多,很容易上当受骗。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只是笔者个人基于一个港股项目的减持经验,远谈不上经验丰富,或者正确无误,写出来更多是供自己留存参考,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敬请各位指出。另外,离我们减持完该股票已经有半年多了,我也已经离开之前所在的单位,现在将相关信息总结出来应该也过了敏感期。
1.内部决策过会
我们内部所有项目的退出都需要写一个退出建议书,上市公司的减持也不例外。我们在该项目解禁前3个月就写完了该项目(为简单,后续称F项目)的退出建议书,并在内部推动了退出决策会,拿到了机构内部的授权,授权包括减持时间、减持策略、减持价格、减持方式等多方面。
2.券商开户
港股券商开户和国内券商开户差异还挺大的。这里面有不少小坑。
纸质股票要转换成电子股票。投资人持有的港股公司股票,在公司上市时有一个纸质股票证,券商开户时,需要将纸质股票转换成电子股票,将电子股票存在券商户中才能通过网络交易减持;
开股票账户和存入股票是两回事。开股票账户,是说你在券商那里开个户,但开户不等于你的股票就存在这个券商那里了。你可以多开几个券商的账户(为什么多开后续会说),但是用哪个券商交易,就将股票存在哪家券商那。这个问题有些券商会蒙你,欺负你不懂,尤其是公司的ipo券商。
不是一定要在IPO券商那开户。一般来说公司上市时,IPO券商都会将所有股东的股票账户开好,因为这样后面劝说这些股东在他们那交易就容易很多。但当你要存入股票时,你去联系IPO券商,券商会说,你的账户我已经帮你开好了,你不用再开了啊。甚至还会蒙你说,你的股票已经存在我们这了,实际上并不是,你只是在他那开了个户而已,电子股票并没有存入。而且如果要将股票从IPO券商那转出,手续费很高还不好商量。
电子股票不要一次性存在一个券商。因为如果你将电子股票存在一个券商那,如果你后续要转出,原券商会找你收一笔转出费,我没记错的话转出费可能会跟交易手续费差不多。所以你最好的方式是提前规划好,在哪几个券商那里分别要卖多少股票,卖多少股票就存多少股票。
多开几个券商的户,最好有四五个。为什么?因为港股交易量小,你在卖股票,但公司肯定不希望你卖,你和公司一定程度是对手方。如果你从一个券商户那里卖的交易量大,很容易就被上市公司顺藤摸瓜知道是你在卖,这个时候上市公司会通过各个层面跟你说,你别卖啊,我们维持股价压力大啊,老板继续支持我们啊,云云,反正搞得你压力挺大。卖,伤感情;不卖,伤钱。与其这样,不如狡兔三窟,让公司不知道是谁在卖最好。
交易佣金其实不是很重要:港股的交易佣金各家可能有一些差异,但个人觉得如果金额不是很大的话,其实佣金差异不大,一般来说,交易佣金都在千分之一不到,1000万交易额才1万块佣金,1亿交易额才10万佣金。所以如果不是几个亿的交易额,这个佣金相比下来其实很小。下面是笔者跟一些券商洽谈了解的他们当时给的佣金情况。
图片
服务和效率最重要。港股开户比较复杂,要提供的资料很多,要签字的地方也很多,不同的地方需要签字盖章的人还不一样,因此服务就非常重要。笔者对此有非常明显的体验。当时笔者同时在ZXJT和ZJ开户,ZJ是先开的,但是这家券商因为牌子大,一方面服务差很多,另一方面内部管理也很不灵活很不人性。举几个细节的例子来说,比如签字的地方,因为有很多问题,我就问,能不能微信视频一下,你直接指导我该怎么签字?答曰不行,你拍照发给我,我给你解答。于是我一张张拍照发给他们;还有签字弄完之后,我扫描给他们,文件过大,他们的邮箱收不了大文件,我就问,你们能不能登陆qq邮箱,或者百度网盘之类,我上传到那里。答曰不行,我们公司电脑不能登陆外网,只能你把文件压缩了发给我。光是搞这个扫描件,我给他们搞了两个小时,嘴都气歪了。而ZXJT的服务和效率相比来说就好很多。最终,我们的股票都已经减持完了,ZJ的户还没给我开好,大概在我减持完一个礼拜后,ZJ的人跟我说,你们再提供一个资料,开户就可以了。我当时心里一万匹马跑过……
3.股票存入:
前面说到,开户和股票存入是两个概念,两个不同的动作。股票存入也是有很多小的坑。
纸质股票什么时候拿到。一般来说,公司为了让你尽可能晚的卖股票,会有较强动力,尽可能晚的给你纸质股票。甚至如果你不说,纸质股票就不给你。从投资人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越早拿到纸质股票越好。纸质股票一般会在两个地方:一是公司那儿,二是IPO券商那儿。如果是在公司那,还需要在纸质股票转换成电子股票时,请公司寄到开户香港交易所股票过户处(卓佳公司)那儿。一般来说,由于股票证太重要了,我建议是人肉送到,否则一旦快递出问题,后果特别严重,补救特别麻烦。
提前拿到纸质股票不代表能提前转换成电子股票。比如说你在解禁前一个月拿到纸质股票,但不代表你在解禁前一个月就能转换成电子股票。因为股票开户处只会在解禁当天接收转换成电子股票的申请。
纸质股票转换成电子股票的时间可快可慢。在解禁当天,股票开户处接收你将纸质股票转换成电子股票的申请。但这个时间可快可慢,正常应该是7天左右甚至更长点,但付费是可以加快的,我们当时是付了3.3万港币加急费(rush transfer)(正规收费)当天就转换成电子股票,存入了开户券商的账户,当天就可以交易了。
加急费是可以由券商先垫付,后续在卖出股票后扣掉的。部分券商可以帮你垫付这个加急费,在你卖出股票后扣除这部分费用。但是一部分比较死板的券商是不会帮你垫付。如果券商不帮你垫付,你就会遇到一个麻烦。一是你的基金要付这部分费用,需要走基金付款流程;二是如果你基金是在境内的基金,怎么付钱到海外是个问题。所以说一个好券商还是很重要的,各种细节各种坑。
将电子股票从一个券商转入另一个券商需要付转出费。券商为了锁定你在他们这儿交易,如果你要将股票转到另一个券商,他们会收你一笔转出费,这笔转出费最高为交易的佣金,当然具体是可以谈的。所以你最好的方式是在选择这个券商开户时,就跟券商谈好,有两个方案:一是你只将部分电子股票存在这个券商;二是你跟这个券商谈好,将全部股票存在他这,但是后面有多少是要转到别的券商交易的,这部分转出的不能收费。我个人建议是第二种方式,因为你去跟股票开户处转换电子股票,一般是主开户券商帮你去跑的,你自己去跑一是费用也高,二是人头和流程也不熟,所以电子股票大概率会存在主开户券商那儿。
4.股票卖出:
股票存入之后就可以卖出股票了。股票卖出的方式其实跟A股基本差不多,就是你下达指令,每天卖多少,价格区间是多少,是采取交易量加权平均价格,还是交易时间加权平均价格等方式,下达指令之后,由券商的工作人员通过程序方式帮你拆单交易。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app上下单进行交易,只不过你自己下单就不会有算法拆单。比如说你一天想卖100万股,可能你就拆成10单,这样你每单就很大,在盘面上看起来很突兀;但是程序可能会帮你拆成1万单,每单只有100股,这样对盘面的影响就会很少。
5.大宗交易:
港股大宗交易的买家非常少,原因很简单,一是港股交易量小;二是港股股价波动太大。A股大宗交易多的原因在于交易量大,大宗的买家在第二天一开盘就能将前一天大宗吃的货全都在盘面卖掉。
所以港股大宗交易的买家,一般都是真正看好这家公司,愿意至少持有一段时间的,而不是那种今天大宗接下来明天就卖掉的大宗买家。
正因为如此,港股大宗交易十分不活跃,市场没有太多专门做大宗交易的买家。不像A股一个股票要减持了,能收到几十家大宗的人过来要合作。
但正因为港股交易量低、价格波动大,从卖方角度来说,大宗的需求又十分强烈。卖方需求强,买方寥寥无几,港股大宗是一个严重的买方市场。
笔者最开始的时候也想着是要找大宗交易,在市场找朋友聊了一圈,越聊越不敢做,越聊越觉得这市场水太浑太深了。
一般来说,港股券商的交易系统能做的大宗交易价格最低到8折或者85折,低于这个价格,券商内部可能就要上到风控那边来审核才能做,这个就比较麻烦。
但是港股大宗8折以上,除非是腾讯美团等这类大股票,每天交易量比较大的,才可能交易;对那些百亿港币甚至几十亿港币市值的公司,想卖到8折几乎很难。
笔者在市场接触过一个报价,6折,最多65折。我跟这个大宗买家聊了聊交易方式,买家说的交易方式也吓了我一大跳,让我开了眼。
买家跟我说,我先去他指定的一个券商开户,将股票存在这个户头里,由于券商系统最多支持8折的交易,我们在券商系统就按照8折进行交易,但剩下的折扣,由我们将资金转入他们的银行账户。我说我们是基金账户,没法给你们转账,怎么办?他说,那你就将剩下折扣那部分的股票质押给我们。我听了之后后背直发凉,他说的这种方式,对于个人的股票也许能操作,但对于我们作为股权投资基金是不可能操作的,我们管的是LP的钱,我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这么玩的话,我担心我被玩进去。
总之,港股大宗交易的水特别深特别混,小市值股票别指望,管理规范的投资基金也几乎别指望。如果要做港股大宗交易,一定要在内部将价格、流程、风险都如实告知,获得授权后才可操作,要将自己的责任撇清。
6.关于交易量和市值管理
大多数中小市值的港股公司交易量都很低,每天几十万或者百来万的交易量,一旦你想多卖点股份,就会形成砸盘的效果,股价会被砸的很难看。
我个人观察,港股公司交易量要起来,进深港通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进了深港通,交易量可能就是数倍甚至10倍的增加。进深港通的门槛是市值不低于50亿元或每天交易额不低于3000万。
7.港股减持的对手方
笔者认为,港股减持的对手方至少包括两个:
一是公司方。公司方想要维持股价,当然不希望你卖股票,你卖的越多,他们维持股价的压力和成本越高。所以这个时候你从公司官方渠道了解的信息,都是正面的;公司希望你做的事情是一直持有,不断给你说新故事,说未来愿景,说未来股价往上涨。所以这个时候你最好通过私下渠道从公司了解更多真实信息,交叉验证官方渠道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二是其他股东方。一定程度上,我认为港股是一场比谁跑得快的游戏。因为交易量小,因为过去两年绝大多数公司的股价都往下跌。所以先跑为敬,先跑为王。问题是每天交易量就那么点,大家都想跑,哪能那么容易呢。于是就要比谁更快,谁更早开好户,谁更早将电子股票存入,谁更快抓住交易窗口减持。
就笔者这个交易案例来说,在解禁后的5个工作日,我们就将手头全部股票全部卖掉了(我们是投资人股东中的第三大股东)。在解禁后的第3个工作日,我在一个饭局上遇到了第二个投资人股东的朋友,就私下问了他们这支股票他们的减持情况,对方告诉我他们的团队连户都还没开好;就在笔者写本文的时间,笔者查了一下公司股东情况,第一大投资人股东依然赫然在列。
8.其他交易方式
港股减持还有一些别的交易方式,比如融资融券、质押、实物股票分配之类,因为我们作为基金,在操作方式上存在很多限制,这类交易我们也不熟悉,做好了没成绩,但一旦出问题那就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我们也基本没有去研究和尝试。
其实港股减持最大的痛点可能还是没交易量,想卖卖不掉。这个时候确实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也没啥好办法。
还有很多细节内容,有些记不太清楚了,有些也不太方便对外说,就私聊,或者去我知识星球看吧。
最后再说一句,经验有限,上面很多内容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权当参考吧。

全部讨论

03-31 12:02

减持后需要发公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