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资人生的思考——写在创业板千点之际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3回复:103喜欢:154
前言:5月16日创业板终于再次突破了千点大关。目前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积极看多新兴产业(高成长的创业板为主),而在这“千点”时刻,一些话语始终在脑海挥之不去,对投资、人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于是就有了这篇长文。

    至今为止我仍不看好绝大多数成长股,在上一篇博文“支撑高成长股泡沫的逻辑将逐一破灭”写完之后,创业板指依旧创下新高,现在再写此文可能会有人会跳出来说博主踏空了行情,继续看空是葡萄酸的心态。

    先从市场博弈的角度看创业板,首先,我们要明白影响创业板指数走势的主要是一些市值较大的热门成长股(这些股票大多数都是前几批上市的企业,且连续几年都保持高成长状态)。这些全流通的热门股近期开始全流通,与此同时,大小非开始了疯狂的减持(少的几千万,多的十几亿),这些筹码大多数都被机构接走了。从一些机构增仓的数据来看,我的观点是:由于机构高度控盘,创业板指整体已经沦为一个大庄股,目前创业板整体就和冠豪高新、川润股份、海虹控股这些庄股票性质类似,可以说这一波成长股的泡沫,国内机构是主要动力。

    机构现阶段青睐创业板的原因之前分析过(见:支撑高成长股泡沫的逻辑将逐一破灭网页链接),主要逻辑就是:经济弱复苏机构从主板周期蓝筹出逃,创业板全流通提供了足够的筹码坐庄,同时部分龙头公司处以朝阳行业,高速成长的业绩有一定的价值(当然我认为价格已经严重偏离价值了,机构并不这样认为)。同时IPO停发导致供应量减少,一些成长股的稀缺性价值体现。另一方面,基金或有利益输送的嫌疑,解禁前拉高股价方便股东出逃(有部分基本面非常差的创业板疯涨,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为IPO的开闸的造势。

     PS.看几组数据,智飞生物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吴冠江合计减持5次,减持总股数3758万股,成交总金额超过10亿元;乐普医疗总经理兼董事蒲忠杰2011年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乐普医疗1500万股,成交总金额超过3.73亿元;碧水源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刘振国今年减持公司股份600万股,成交金额达到了3.2亿元。掌趣科技股东大量减持,但机构的青睐,跌停板那天4机构大量买入。创业板原始股东的大规模套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这是一场造富的盛宴。减持排行榜上碧水源掌趣科技蓝色光标 大华 海康 杰瑞股份华测检测数字政通等这些优质高成长股赫然在目,如果公司在未来几年真的为继续高速成长的话,为什么高管甚至董事长还要拼命的减持呢?因为他们非常明白,减持所带来的价值,远比公司未来几年甚至数十年发展的价值要大。

    现在也只有上帝知道成长股的钟摆会荡到多高。还记得在两千年互联网泡沫时,巴菲特看空一度都被媒体打到“地狱”认栽,老虎基金也一度爆仓。从历史上看,一些世界级的投资大师,一般只有20%多的收益率,而此波A股的成长股行情似乎塑造了一大批“股神”。市场价值趋势派的声音也成为主流:无论成长股有没有泡沫都不要抱有偏见,因为不管泡沫多高都是市场的选择,他们的投资重点不在于公司未来到底能不能长大,而是看短期谁更有想象力更有故事,谁才会有资金炒作。投资只要享受今天,对参与者(赌徒)来说,什么时候会见顶没有意义,估值更是没有意义,高成长的趋势终结了就切换思路再操作,涨的好也代表有“价值”。

     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什么市场,人性都从未改变,我一直认为不论是创业板还是大蓝筹,短期的涨跌并不改变价值,价值就在那里,变化的只是人们情绪。这一点不论是投资成长股还是价值股,没有区别。一个股票估值高不高,前景好不好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投资的意义在于读懂一个公司真正的内在价值。现在大部分人创业板中成长股的投资逻辑是只看趋势,只靠想象,可能都不了解公司的产品,更别说实地调研,分析行业,了解管理层等等,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做成长股就是投机,千万不要贴价值投资的标签。另外一些伪价值投资者只看估值而忽略一些真正伟大的公司。真正的投资者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看清一个公司的本质(三好原则,有空多去研究基本面,跑公司看上下游和同行业),只有这样,操作上才能做到sell high buy low,好公司大跌出现好价格我们应该高兴,涨多了反映价值的时候我们应该卖出,而不是像大部分人一样,追随大众的脚步和市场的趋势。我们必须承认市场短期会出现无效的情况,可能很多垃圾股会升天,好公司会低估,但市场长期绝对有效。但也正是这种短期的无效性,才缔造了真正的投资大师。

    当然也有很多人一口咬定现在的创业板成长股有价值,我们来看看创业板100只成分股的数据:总利润是126亿,对应的PE是48倍,按去年年末的净资产来算,ROE是9%。显然,在这个估值谈成长股的未来99%都是扯淡,很多人在“中国梦”里醒不来,泡沫过后必然是一地鸡毛,当然也会有1%的股票最后真正长大,成为伟大的公司。

    最近读了同在杭州做投资的B座12楼的一些博文,很是赞同。其中一段话是:能做到宗师的,往往而且反复验证了一个真理:坚持常识。越是常识,越不容易被坚守。因为常识看起来实在是太过于平淡无奇了。

    人生苦短,我们总想着在年轻的时候,就用奇巧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捷径,就像武侠小说中常常写到的那样,突遇高人、找到武功秘籍、喝到蛇血,等等。而宗师就是那些把人人都能理解的道理,化成自己的原则,持之以恒并最终大成的人。他们是上帝的守门人,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遵循统一原则并始终践行的人。上帝的原则,常常简单至极。

    但是人性的贪婪又常常无处不在。一次股东大会上,一个年轻人问芒格如何过幸福的生活,常规的答案通常都是如何达到的,芒格的回答是“不要吸毒、不要飙车、不要酗酒等等”,我们最终的成功,不是一两次辉煌的战役,而是一系列的不败达到的,这就是复利的本质。

    格物致知,见微知著。没有失败,就是最大的成功。

    80岁的巴菲特,反复验证了一个真理:坚持常识。越是常识,越不容易被坚守。因为常识看起来实在是太过于平淡无奇了。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真正的常青树,通常是做着平淡乏味生意的公司,而不是让人想到就能激动的那些具有想象空间和看上去很有成长性的公司。

    我曾在我的博文多次写道,不论是基金经理,或是私募小散,A股的投资者风险偏好一直较高,价格和趋势比价值更重要,投资者追求成长股,伟大而短期无法证伪的故事容易将股价推至泡沫,对于那些股价在低位的大蓝筹总是怀有偏见,同时投资者的视野偏短,要求的回报率偏高,而机构相对排名的压力过大,有严重的博弈情结。国内的机构和散户显然都是希望在成功的道路上寻找捷径。我看到的是国内的大部分投资者不仅理念有问题,心态更有问题,或许大部分人最后通过学习能够完善理念上的知识,但是心态是很难改正的,就算坚持了但能到最后人更是几乎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寥寥无几。

    追求高估值泡沫的盛宴每天都在上演,个人实在不敢苟同,我也曾有过暴富梦想,但现在已经了然了,我深信真正的成功就是不断地坚持一些最简单的原则,而不是寻找武林秘籍。我认为做投资和做实业是一样的,做实业真正的价值在于永续经营能力,做投资的价值也是如此:不在于今天翻了几倍,明天翻了几倍,而在于长久稳定的收益。可惜人性弱点总是难以克服,不被短期的暴利诱惑非常难(逆向思维非常重要)。似乎世上除了投资外没有一个行当,与人性有着这么密切的关联。贪婪与恐惧几乎就涵盖了人性的全部,人在金钱面前,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就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论是做实业打工还是做投资,知行合一的坚持最简单的原则的人总是极少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什么领域成功者永远是少数。

    “成功无捷径”这句话最应该对广大的中国投资者说。

     写到这里肯定很多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巴菲特芒格保守价值派的忠实拥护者,但我给自己的定位是60%的【彼得林奇+费雪】,40%的【巴菲特+芒格】,要明白彼得林奇和费雪的成长股投资是建立在对企业非常熟悉的前提下的(反观现在A股创业板成长股的投资者),有几个能真正搞明白自己买的公司的?

    说实话,这半年来我也有过从坚信到怀疑的心理变化,但我从未动摇过我的理念,我深知越是简单的原则越是难以坚守,我会继续傻傻的坚持最简单的投资原则:不懂的不做,不便宜的不做,寻找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文章的最后,讲2个故事轻松一下。

   故事一(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作者不详@自由老木头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旅鼠主要分布于挪威北部和欧亚大陆的高纬度针叶林,旅鼠是北极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

    但是这样的动物为什么种群数量一直都大不起来呢?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有个特点。当旅鼠的数量急剧地膨胀,达到一定的密度,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一改往日胆小怕事,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为了千方百计地吸引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消耗它们,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驱使旅鼠前进的,不是求死的欲望,而是惊慌。包括对饥饿的惊慌,以及对方向迷失的恐慌。旅鼠效应的产生原因有两条,一是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二是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旅鼠效应在人类的投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正如投资者的突然增多,导致过多的钱追逐过多的股票,投资机会顿时减少;而当市场出现暴跌时,撤离市场的通道将非常狭窄,集体的恐慌导致了投资者的自杀性的抛售。人们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贪婪的疯狂而拼命追涨时,很少有投资者能冷静而理智地抵制购买的诱惑;而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恐惧之中而拼命杀跌时,也很少有投资者能抵制抛售的冲动。

    这种从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明智的投资决策往往是“预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决策,大家都看中的热点板块的投资价值通常已经提前透支了,而聪明的投资者一般会不断观察与跟踪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当它的股价下跌到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时(被大多数投资者忽视),就会果断买进。很显然,这样做不仅需要专业的价值评估水平,更需要抵制从众压力的坚定意志与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气。要从股市的情感漩涡中拔出来,要发现大多数投资者的不理智行为,他们购买股票不是基于逻辑,而是基于情感。

    巴菲特先生曾经把旅鼠拿来比喻证券机构,来说明股市的跟风效应,最后给我们的忠告是,不要相信市场而要相信自己。

    故事二:某卡车公司高薪招聘司机,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经验最好的。最后一题主考官问: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车去拿,能做到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想想看投资也是一样。悬崖边的金子不要捡,远离尘嚣,远离人群,远离风险,尼采说过:更聪明的人类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想孤独,而是在他们的周围找不到同类。成功伟大的价值投资者都是孤独的,他们找不到同类,你能找到同类,你也只能追随大众,跑输市场。

    张小娴说:孤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你真正爱上一个人那一刻开始的。我说:孤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你真正读懂了价值投资那一刻开始的。

                                                                                   2013年5月17日

全部讨论

耐心的土豆2015-04-14 07:37

老包_yx2015-04-13 16:48

我个人觉得这位兄台经常没啥干货,我还是重点关注他,总得有人唱空,不然不安心.

食三太饱2015-03-09 01:14

文采不错,后面的故事也很生动、在理,我同意,但是什么是内在价值?标准都没有说清楚,怎么就开始批评下结论了,有发展前景算有内在价值吗?创业板很多企业都发展前景广阔;高增长算吗?很多企业业绩都翻倍;如果即有业绩也有前景才算,那创业板中的企业也很多。我很困惑